爱,是一个跌宕迷离的世界
文/孟琢 南书
爱情的热烈与迷茫,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十分相似。今天有“520”的浪漫,古人也有自己的狂欢之地,燕之有祖,郑之有溱洧,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这份热烈恣肆的爱欲与多情,在广袤的原野与林莽中,本不分节日与寻常。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汉语和汉字中,爱的情愫与特点亦绵延相传,跨越了古今的维度。
什么是爱情?这个问题困惑了古往今来的哲人、学者,这实在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我们能体会到这份情感的幸福与焦灼,却很难为它下一个精准的定义。有意思的是,在古代的训诂传统中,爱正是解释为“隐”的。《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毛传》:“爱,隐也。”《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说文》作“僾”,解释为“仿佛也”。
什么是“隐”?有人说是恻隐,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怜惜。是的,你爱一个人,便会由衷生起一种怜悯般的柔情。《尔雅·释诂》:“怜,爱也。”《方言》:“怜,爱也。”《说文》:“怜,哀也。”哀,伤也。它和爱是同源的,你在爱人面前,总会泛起一种担心她受到损害的伤感。爱是一种柔软的保护,《列子·杨朱》:“古语有之:‘生相怜,死相捐。’”在短暂的生命中,总有你想要不惜一切代价去保护的人。《孔雀东南飞》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也就是可爱。再看一看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吧,“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谁说他们的友情,不是一种“真爱”呢?
怜是垂首的悲悯,但在爱情中,更多的是一种仰望吧。“慕”是一个很传神的词,《玉篇》:“慕,思也。”
什么是“慕”呢?《说文》:“慕,习也”。慕的词义特点是“复现”,在词源中,“慕”和模、摹是同源的,有了模具,就可以不断地重复制造;摹是描摹,真实被复现到纸卷之上。你所倾慕的那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生命的复现吧,在彼此的身上,看到了心灵留下的、令人惊讶的投影。这种投影,往复不息,她会不断地出现在你的脑海中,哪怕是瞬间闪现,却也炫目难忘。慕,当然不是机械枯燥的模仿,而是灵动的跳跃。许慎用“习”来解释“慕”,乍一看,会觉得他把“慕”庸俗为“习惯成自然”,段玉裁似乎就是这样理解的,因此他说“习其事者,中心必好之”。但你看“习”的本义,“数飞也”——鸟儿学飞,在布满斑驳的枝头叶底叽叽喳喳,奋力地拍击翅膀,这个状态,不正是“慕”的兴奋与迷离吗?每一次的“复现”,都让人恍惚,让人从心底涌出波澜。当然,“慕”最终也会归结于“习”,就像爱情最终会回到生活一样。你所习惯的、就像空气与水一样,充盈在你的目光与气息中的人,才是“慕”的归宿。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由“慕”到“习”,这是爱的沉淀?还是爱的苍白?这一点,我始终没有想明白。许慎用一个训释,抛出了惊心动魄的问题,让人沉思。也许,许慎是真正懂得爱情的人,不懂的只是段玉裁而已。
在相思的情愫中,你会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张爱玲的这句话,把“慕”的心态描摹得惟妙惟肖。无论是英雄还是凡人,无论是青衿还是红颜,都逃不开慕的诱惑。《韩非子·难二篇》记载“昔者晋文公慕于齐女而亡归。”如果你读过《左传》《国语》的话,就会明白这位山东姑娘的魅力:高大、美艳、狠辣,熟读诗书,深情无限,那份雍容大气的贵族之美,难怪让重耳依依难舍。曹植在《美女篇》里描绘了一位罗衣飘飘、顾盼神飞的美女,感慨“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具象化的人生至爱,与抽象的高洁理想交织起来,让你在仰望之中,神摇不已。
和“慕”相似的,还有一个“宠”字。在我们的语感中,宠是垂怜、溺爱,很多人小时候没有在家人那里得到充分的爱,长大后便加倍地向爱人索取宠溺,这实在是生活悲剧的重要源泉。但在古汉语中,“宠”和“辱”对立,指的是尊显与荣耀。《说文》:“宠,尊居也。”既解释了宠和宀的关系,也说明了它的词义特点。在宫廷无声无息的刀光剑影中,无论是宠妃、宠臣,还是争宠、失宠,都与地位权势的跌宕变化密不可分,这也是爱情的一种异化吧。但我们也看到,在情感的世界中,把你抬高了,宠在心头,把你放低了,怜在膝间,都是爱的表现。
爱,就是这样一种跌宕起伏、幽隐难辨的情感。像坐过山车一样,在剧烈的起伏变动中,在远近往复的张力撕扯中,体验到生命的热烈与质感。史杰鹏君曾把“爱,隐也”解释为暧昧、朦胧、不可捉摸:
从训诂学的角度阐发,说“爱”为什么训为隐呢?是因为爱是一种非常朦胧、不可捉摸的心理状态,像夏天的夜晚,天际只留一抹晚霞,蝙蝠在空中捉蚊子,恋人们在树下呢喃,只有趁着这若有若无的霞光,心中的委曲委曲才敢向恋人吐露。而且有趣的是,古汉语里面“隐”字本身也有“爱”的意思,《诗经》里说“爱而不见”,又是隐蔽而不见的意思。这说明,古代人精确地把握了爱这种情感的特点,爱就是隐约朦胧的心思。
这个解释,更为切当。爱如此,恋亦然。“恋”和“乱”同源,有彼此联结、千丝万缕的词义特点,恋人,就是心相系、情相牵,灵魂相连。“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牵连挂念,说不清,理还乱,这就是爱。
爱是隐约朦胧、丝缕牵连的,却又是真实迫近的,就像刮骨的小刀。说起来,爱情这个词也很有意思,“爱”是最隐晦的,“情”是最真切的——在训诂传统中,“情,实也”,情的特点正在真实不虚。
爱情,不仅是迷离的,更是真实的,不仅是当下的,更是历史的,不仅是个体的,更是普遍的。“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美人如花隔云端,太白用这样一个惝恍迷离的意象,把爱的感觉抒写到极致。
我有一个名字里面也有玉字的好朋友,有着非常丰富的感情经历。我见到他,每每会想到这首古风。佛家讲“求不得”为人生八苦,逼迫相煎,但在爱情的惶惑中,似乎常态人生的价值都被颠覆,越是得不到,越是美的,越让人有一种自虐中的跃跃欲试。越看不清,就越爱,以至于他始终说不清到底爱在哪里。也许,他爱的是自己心中永远“求不得”的神子吧。他曾告诉我,在他爱过的那些人中,她们最美的时分,竟都是离自己最远的时候。那时,他忆不起她们的脸孔,回味不到她们的声音,只有一个淡淡的发光的影子不断飘过心头。但如何证明他爱上了一个人呢?也许,他会不断幻想着和她在一起时的情景。但在这些情景中,她们仿佛晨雾沾花,湿漉漉地贴着他的灵魂,却又从不让人把捉到。雾散去了,当他抚着她们的发梢,嗅着她们的清香,感受着她们的温度时,这种清晨未醒的美,又杳然无迹了……
在你的爱情世界中,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痛苦彷徨的单身狗们。
文章作者: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从事训诂学、《说文》学研究,章黄国学主编。
特别鸣谢: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
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美术编辑:张臻 孙雯 高佳玉
责任编辑:高铭婉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