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明明有机会,却因为不会说话让机会溜走。想想你的周围,是否有些人是只听他讲话就觉得累呢?

有一天,我在星巴克听到刚结束工作的两位女性聊天,其中一人抱怨说:“那个人啊,怎么说呢,她说的话真的很不中听呀。”另一人附和道:“真的。只要听她讲话,我都觉得很烦躁!”

看来在她们的同事中,就有这种人存在。说真的,被人在背后这么议论,是很容易让人伤心的。

为了避免变得像上面那个人一样,首先我们来确认会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三种对话模式,你一定要注意。

看完学会高情商对话(三个令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对话模式)(1)

①本来想要炒热话题,却说了不在场人士的坏话

在谈论别人的事情时,一定要小心。毕竟所谓茶余饭后的话题,几乎就是这种感觉:“你知道吗?那个人啊,好小气呀……”

虽然有时候别人这样说未必有什么坏心思,但你必须了解有些人对谈论不在现场之人会感到不愉快。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那是因为:当眼前的人在议论那些不在现场的人之时,会让人有一种隐隐作痛的厌恶感。虽然谈论不在现场的人可能很有趣,但也必须要自觉认识到,这种行为就是在降低自己的价值。

②不小心变成“对话小偷”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有些人会把别人的话题,一不小心就转移到自己的事情上,这就是所谓的“对话小偷”,举例来说就像下面这样。

不好的范例:

你:“好希望以后能住在美国啊。”

他:“美国?明明将来会是亚洲的时代,为什么不住在亚洲呢?”

你:“因为可以直接讲英文,而且文化差异也不大。”

他:“亚洲有些地方也可以讲英文啊。例如,菲律宾、新加坡,都是以英文为母语的国家。不是吗?”

明明可以关心地询问:“为什么想要住在美国呢?”却因为自以为对人家好的心态,不小心强迫别人听他的想法。不但错失关心的良机,还可能引人不悦。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话小偷”本人大多不会察觉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所以需要特别留心,因为在你身上也很可能会发生。

看完学会高情商对话(三个令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对话模式)(2)

③过度展现自我性格,反而像怪人

有时候,被称为“天然呆”或“怪人”的人,也会让人觉得很难聊。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性格“天然呆”的人,在互动时经常会让人感觉完全不关心对方,而只会一头栽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里。请看下面的案例。

不好的范例:

你:“周末你都在做什么呢?”

他:“我其实是动漫宅呦,喜欢拍角色扮演的照片,最近就变身成红猪。唉,结果很难摆出动作啊,那个招牌动作有很多种……”

这种状况在不感兴趣的人眼里,完全是这个人自顾自地说了起来。如果你根本不知道他说的动漫,可能会有点提不起劲,甚至觉得有些不愉快。无论是音乐、电影、戏剧、搞笑梗都一样,若你认为将喜欢的事物拼命地传达出去,对方也会喜欢,那就得多加留意了,至少也要先确认对方到底感不感兴趣。

看完学会高情商对话(三个令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对话模式)(3)

以上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错误对话模式,是每个人一不小心就会使用的,应注意避免,大前提是配合对方的兴趣。因此,务必首先扮演“聆听的一方”,不要抢话。

• 要点 •

你聊得开心,别人不感兴趣,就是白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