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又拓展出来一个黄芪建中汤。
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上黄芪一两半就是黄芪建中汤。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八味肾气丸也出现了。
八味肾气丸,也就是我们现在中成药里的桂附地黄丸,再加味成金匮肾气丸。后世还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等。都是从八味肾气丸老子这儿演化出来的儿子、还有孙子一大堆。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肚子凉了,有八味肾气丸了。小建中汤是虚劳里急,黄芪建中汤是虚劳里急诸不足。都是虚劳里急,小建中汤中有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这儿又来了一个诸不足,虚劳里急诸不足。什么叫诸不足呢?所有的不足,很多不足,反正就虚,还有寒。好像没营养,这个人更廋。不管老人还是儿童,这样的人都是瘦子。抵抗力特别弱,也不爱吃饭,老闹肚子,大便也不好,不是拉肚子,就是大便干燥。尤其大便干燥,可能还不大便。不大便能吃什么饭呢?也不爱吃。一看这个小孩的肚子这儿,就是个大肚子,你看好多儿童肚子大,我们老人也是,就剩下小肚子大了、肥肉多了。手足烦热,先吃吃小建中汤。
如果我手脚冷,怎么办呢?
手脚冷也可以用它,反正把营养送进去,手脚是不是不冷了,但是在手脚冷的时候,我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黄芪,是不是也可以加点干姜啊?对了,可以加干姜。也可以加大生姜的量,让气化的力量增强,让往四肢散的劲儿大一点儿,它就通到四肢去了,我们手脚可能就暖和了。那有的时候我更冷,再加点儿附子也可以,所以这都是加出来的,我们看看这个原文儿里头有一些加减法。
在小建中汤条文里,后边儿有一个《千金》方,疗男女因积冷气滞,或大病后不复常,虚劳苦,四肢沉重,骨肉酸疼,呼吸少气,行动喘乏,胸满气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色,小白脸儿的形象。一看脸,不管是男女,脸缺少血色,不是那种红润的,一看血少。芍药干什么的?芍药就是和营的,补充血浆的。面体少色,一看全是一种虚劳的像,又没劲儿又白面书生,或者骨肉酸疼,经常怕冷,呼吸少气,或者短气,稍微动一动,走几步就开始喘啦,就开始累了,行动喘乏,胸满气急,胸里满也不舒服,腰背强痛,心中虚悸。
或饮食无味,不想吃饭,胁肋腹胀,这个肚子也胀,肚子大,小肚子硬邦邦的,这种胀不是虚胀,虚胀的肚子胀,一按,它不硬,那是另外的,那可能叫气胀。我们用胃四味,就是用生姜也好,干姜也好,姜、人参、甘草、半夏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厚朴, 叫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姜半甘参汤,治虚胀的,有气胀,气鼓鼓的,用这个方子。这儿不是气胀,就是肚子硬硬满满的,这叫做胁肋胀满。
总之呢,这个地方腹胀、硬邦邦的。
头重不举,头沉抬不起头来。看着就是懒洋洋的样子。孙思邈的千金方描述的真好,头沉抬不起来。
多卧少起,经常愿意懒洋洋的躺着,还不仅仅是懒洋洋的躺着,有的时候一回家就躺在沙发上了,然后就玩手机。你就动动呗,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哎,我就是不愿意动,哎呀!我没劲儿,懒洋洋的样子,多卧少起。
甚者积年,轻者百日,渐致瘦弱,五脏气竭,则难可复常,六脉俱不足,虚寒乏气,少腹拘急,赢瘠百病,名曰黄芪建中汤,又有人参二两。
这就是虚劳里急诸不足,这么多不足,谁知道多少不足呢,黄芪建中汤主之。
下边儿有一些加减法,若气短胸满要加生姜。实际上有的气上逆,它就胸满了,我们加生姜。生姜是止呕的,让气往下走的。你别看吃生姜,生姜这个东西,它虽然是辛温,辛者能散,温者能通,但是由于它辣的这个辣劲儿,它往下走。
我们经常晕车的人,你就含上一块儿生姜,它止呕。肚子或胃不舒服,觉得有气上逆的时候,我们就用点儿生姜片就行了。腹满者去枣儿,经常肚子胀的特别厉害的人,我们可以把大枣儿去掉,因为大枣儿比较滋腻。腹满去枣加茯苓一两半,茯苓是去水的。就是肚子大,这种腹满不是气胀的那种,气胀的我们用厚姜半甘参汤,这可能就是肚子大、水多,就加茯苓,当然也可以加白术,我们刚才说了加白术茯苓。
肺虚损不足,加半夏三两就成了和胃的了,给邪以出路。
学习伤寒论,请关注系列文章,首页私信留言,学习更多!(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