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性问题往往背景复杂,涉及知识广泛,是中考数学中的一类常见的综合性问题.这类问题不仅仅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还对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提取信息、作图、分析、设计方案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于点的存在性问题经常在函数型和几何型压轴题中出现,探讨是否存在点,使其满足某种特殊关系或图形状态的问题.常以函数为背景,结合动点、动线,考查分类、画图、建等式计算。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1)

A.问题探究:

1. 已知线段AB=2,借助三角板画△ABP ,使∠APB=90°,并思考下列问题: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2)

(1)你能画出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吗?

(2)这样的三角形能画多少个?

(3)满足条件的P点有什么特点?

(4)你能画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点吗?

简析:因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因此这样的点P不仅能找到,而且可以画出无数个,它们都集中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A、B两点除外)。其实看起来较为复杂的问题,一个"圆"就可以圆满解决。动态演绎如下: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3)

2.已知线段AB=2,借助三角板画△ABP , 使 ∠APB=60°, 并思考下列问题: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4)

(1)你能画出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吗?

(2) 这样的三角形能画多少个?

(3) 满足条件的P点有什么特点?

类比后,我们利用"圆"也可以解决这个的问题。因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以满足条件的点P集中在"以AB为弦,其所对的圆周角等于60°的两段弧上"。动态演绎如下: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5)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6)

B.建立模型: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知识点: 定边、"定角"圆上找。

具体来说: 当边长一定,其所对角度也一定时,该角顶点在两段弧上。动态演绎如下: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7)

C.典型问题举例

类型1 确定存在点可能情形,求解涉及特殊角的有关量

例1.如图,矩形ABCD中,AB=6,AD=4√3,点E是BC的中点,点F在AB上,FB=2,P是矩形上一动点.若点P从点F出发,沿F→A→D→C的路线运动,当∠FPE=30°时,FP的长为_____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8)

【分析】如图,连接DF,AE,DE,取DF的中点O,连接OA、OE.以O为圆心画⊙O交CD于P₃.只要证明∠EP₁F=∠FP₂F=∠FP₃E=30°,即可推出FP₁=4,FP₂=8,FP₃=4√3解决问题.

【解答】如图,连接DF,AE,DE,取DF的中点O,连接OA、OE.以O为圆心画⊙O交CD于P₃.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9)

∵四边形ABCD是矩形,∴∠BAD=∠B=90°,

∵BF=2,BE=2√3,AF=4,AD=4√3,

∴tan∠FEB=tan∠ADF=√3/3,∴∠ADF=∠FEB=30°,

易知EF=OF=OD=4,∴△OEF是等边三角形,

∴∠EP₁F=∠FP₂F=∠FP₃E=30°,∴FP₁=4,FP₂=8,FP₂=4√3,

故答案为4或8或4√3.

【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圆的有关知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特殊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10)

2.问题探究

(1)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AB=3,BC=4,如果BC边上存在点P,使△APD为等腰三角形,那么请画出满足条件的一个等腰三角形△APD,并求出此时BP的长;

(2)如图②,在△ABC中,∠ABC=60°,BC=12,AD是BC边上的高,E、F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当AD=6时,BC边上存在一点Q,使∠EQF=90°,求此时BQ的长;

问题解决

(3)有一山庄,它的平面图为如图③的五边形ABCDE,山庄保卫人员想在线段CD上选一点M安装监控装置,用来监视边AB,现只要使∠AMB大约为60°,就可以让监控装置的效果达到最佳,已知∠A=∠E=∠D=90°,AB=270m,AE=400m,ED=285m,CD=340m,问在线段CD上是否存在点M,使∠AMB=60°?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DM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11)

【分析】(1)由于△PAD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不定,需三种情况讨论,运用三角形全等、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即可解决问题.

(2)以EF为直径作⊙O,易证⊙O与BC相切,从而得到符合条件的点Q唯一,然后通过添加辅助线,借助于正方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知识即可求出BQ长.

(3)要满足∠AMB=60°,可构造以AB为边的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该圆与线段CD的交点就是满足条件的点,然后借助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知识,就可算出符合条件的DM长.

【解答】(1)①作AD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P,如图①,则PA=PD.

∴△PAD是等腰三角形.

∵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B=∠C=90°.

∵PA=PD,AB=DC,

∴Rt△ABP≌Rt△DCP(HL).∴BP=CP.

∵BC=4,∴BP=CP=2.

②以点D为圆心,AD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P′,如图①,

则DA=DP′.∴△P′AD是等腰三角形.

∵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B=DC,∠C=90°.

∵AB=3,BC=4,∴DC=3,DP′=4.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CP′=√7.∴BP′=4﹣√7.

③点A为圆心,AD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P″,如图①,则AD=AP″.

∴△P″AD是等腰三角形.同理可得:BP″=√7.

综上所述:在等腰三角形△ADP中,若PA=PD,则BP=2;

若DP=DA,则BP=4﹣√7;若AP=AD,则BP=√7.

(2)∵E、F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EF∥BC,EF=1/2BC.

∵BC=12,∴EF=6.

以EF为直径作⊙O,过点O作OQ⊥BC,垂足为Q,连接EQ、FQ,如图②.∵AD⊥BC,AD=6,∴EF与BC之间的距离为3.

∴OQ=3∴OQ=OE=3.∴⊙O与BC相切,切点为Q.

∵EF为⊙O的直径,∴∠EQF=90°.

过点E作EG⊥BC,垂足为G,如图②.

∵EG⊥BC,OQ⊥BC,∴EG∥OQ.

∵EO∥GQ,EG∥OQ,∠EGQ=90°,OE=OQ,∴四边形OEGQ是正方形.

∴GQ=EO=3,EG=OQ=3.

∵∠B=60°,∠EGB=90°,EG=3,

∴BG=√3.∴BQ=GQ BG=3 √3.∴当∠EQF=90°时,BQ的长为3 √3.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12)

(3)在线段CD上存在点M,使∠AMB=60°.

理由如下:

以AB为边,在AB的右侧作等边三角形ABG,作GP⊥AB,垂足为P,作AK⊥BG,垂足为K.设GP与AK交于点O,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作⊙O,

过点O作OH⊥CD,垂足为H,如图③.则⊙O是△ABG的外接圆,

∵△ABG是等边三角形,GP⊥AB,∴AP=PB=1/2AB.

∵AB=270,∴AP=135.

∵ED=285,∴OH=285﹣135=150.

∵△ABG是等边三角形,AK⊥BG,∴∠BAK=∠GAK=30°.

∴OP=AP•tan30°=135×√3/3=45√3.∴OA=2OP=90√3.

∴OH<OA.∴⊙O与CD相交,设交点为M,连接MA、MB,如图③.

∴∠AMB=∠AGB=60°,OM=OA=90√3.

∵OH⊥CD,OH=150,OM=90√3,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HM=30√2.

∵AE=400,OP=45√3,∴DH=400﹣45√3.

若点M在点H的左边,则DM=DH HM=400﹣45√3 30√2.

∵400﹣45√3 30√2>340,∴DM>CD.∴点M不在线段CD上,应舍去.

若点M在点H的右边,则DM=DH﹣HM=400﹣45√3﹣30√2.

∵400﹣45√3﹣30√2<340,∴DM<CD.∴点M在线段CD上.

综上所述:在线段CD上存在唯一的点M,使∠AMB=60°,

此时DM的长为(400﹣45√3﹣30√2)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周角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知识,考查了操作、探究等能力,综合性非常强.而构造等边三角形及其外接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13)

类型2 确定存在点可能情形,求解涉及特殊角的最值量

例3.【操作体验】

如图①,已知线段AB和直线l,用直尺和圆规在l上作出所有的点P,使得∠APB=30°,如图②,小明的作图方法如下:

第一步:分别以点A,B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B上方交于点O;

第二步:连接OA,OB;

第三步:以O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O,交l于P1,P2;

所以图中P1,P2即为所求的点.

(1)在图②中,连接P₁A,P₁B,说明∠AP₁B=30°;

【方法迁移】

(2)如图③,用直尺和圆规在矩形ABCD内作出所有的点P,使得∠BPC=45°,(不写做法,保留作图痕迹).

【深入探究】

(3)已知矩形ABCD,BC=2.AB=m,P为AD边上的点,若满足∠BPC=45°的点P恰有两个,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

(4)已知矩形ABCD,AB=3,BC=2,P为矩形ABCD内一点,且∠BPC=135°,若点P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到点Q,则PQ的最小值为_______ .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14)

【分析】(1)先根据等边三角形得:∠AOB=60°,则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P1B=30°;

(2)先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EC、BFC,再作△EBC的外接圆,可得圆心角∠BOC=90°,则弧BC所对的圆周角都是45°;

(3)先确定⊙O,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得AD在四边形GEFH内部时符合条件;

(4)先确定⊙O,根据圆周角定理正确画出∠BPC=135°,利用勾股定理求OF的长,知道A、P、O在同一直线上时,AP最小,则PQ的值最小,求AE的长,即是AP的长,可得PQ的最小值.

【解答】(1)∵OA=OB=AB,∴△OAB是等边三角形,∴∠AOB=60°,

由图②得:∠AP1B=1/2∠AOB=30°;

(2)如图③,①以B、C为圆心,以BC为半径作圆,交AB、DC于E、F,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15)

②作BC的中垂线,连接EC,交于O,

③以O为圆心,OE为半径作圆,

则上所有的点(不包括E、F两点)即为所求;

(3)如图④,同理作⊙O,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16)

∵BE=BC=2,∴CE=2√2,∴⊙O的半径为√2,即OE=OG=√2,

∵OG⊥EF,∴EH=1,∴OH=1,∴GH=√2﹣1,∴BE≤AD<MN,

∴2≤m<2 √2﹣1,即2≤m<√2 1,

故答案为:2≤m<√2 1;

(4)如图⑤,构建⊙O,使∠COB=90°,在优弧BC上取一点H,则∠CHB=45°∴∠CPB=135°,由旋转得:△A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Q=√2AP,

∴PQ取最小值时,就是AP取最小值,

当P与E重合时,即A、P、O在同一直线上时,AP最小,则PQ的值最小,

在Rt△AFO中,AF=1,OF=3 1=4,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O=√17,∴AE=√17﹣√2=AP,

∴PQ=√2AP=√2(√17﹣√2)=√34﹣2.故答案为:√34﹣2.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17)

【点评】本题是圆的综合题,也是阅读材料问题,运用类比的思想依次解决问题,本题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关键,是一道不错的几何压轴题.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18)

例4.问题提出

(1)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AB=2AD,E为CD的中点,则∠AEB_____∠ACB(填">""<""=");

问题探究

(2)如图②,在正方形ABCD中,P为CD边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位于何处时,∠APB最大?并说明理由;

问题解决

(3)如图③,在一幢大楼AD上装有一块矩形广告牌,其侧面上、下边沿相距6米(即AB=6米),下边沿到地面的距离BD=11.6米.如果小刚的睛睛距离地面的高度EF为1.6米,他从远处正对广告牌走近时,在P处看广告效果最好(视角最大),请你在图③中找到点P的位置,并计算此时小刚与大楼AD之间的距离.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19)

【分析】(1)过点E作EF⊥AB于点F,由矩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到:△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易证∠AEB=90°,而∠ACB<90°,由此可以比较∠AEB与∠ACB的大小.

(2)当点P位于CD的中点时,利用外角性质解答即可;

(3)过点E作CE∥DF交AD于点C,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点Q,并在垂直平分线上取点O,使OA=CQ,根据线段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

【解答】(1)∠AEB>∠ACB,理由如下:

如图1,过点E作EF⊥AB于点F,

∵在矩形ABCD中,AB=2AD,E为CD中点,∴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AEF=45°,同理,∠BEF=45°,∴∠AEB=90°.

而在直角△ABC中,∠ABC=90°,∴∠ACB<90°,∴∠AEB>∠ACB.

故答案为:>;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20)

(2)当点P位于CD的中点时,∠APB最大,理由如下:

假设P为CD的中点,如图2,作△APB的外接圆⊙O,则此时CD切⊙O于点P,

在CD上取任意异于P点的点E,连接AE,与⊙O交于点F,连接BE,BF,

∵∠AFB是△EFB的外角,∴∠AFB>∠AEB,

∵∠AFB=∠APB,∴∠APB>∠AEB,故点P位于CD的中点时,∠APB最大:

(3)如图3,过点E作CE∥DF交AD于点C,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点Q,并在垂直平分线上取点O,使OA=CQ,

以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圆,则⊙O切CE于点G,连接OG,并延长交DF于点P,此时点P即为小刚所站的位置.

中考十大模型数学题(创建模型威力大)(21)

【点评】此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关键是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