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日前,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从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潘向黎处了解到,今年她将提交一份有关高校设置间隔年的建议。建议认为,在12年应试教育和高考冲刺压力下,许多青少年来不及对自己的天赋才能和兴趣爱好形成清晰认识,就必须作出大学专业选择甚至就业选择。在她看来,通过设置间隔年,可以帮助青年学子明晰自己的天赋和志向,了解社会的情况和需要,为将来的发展选定方向。

生活在继续而我们却要向青春告别(间隔年不是浪费青春)(1)

所谓间隔年,译自英语中的“gap year”,虽然未在国内普及,但对许多学生而言不是陌生的概念。从时间上看,间隔年除了包括潘向黎代表提出的高中毕业被大学录取而延后一年入学的空档期,也包括大学生本科毕业后,研究生入学前的一段空档期。更宽泛地说,间隔年也代指毕业后、工作前并不急于踏入社会、稍作停顿休息的一段时间。在间隔年里,学生可以暂时脱离既定轨道,通过游学旅行、志愿服务、校外实习等方式切换生活状态,在“放空”中认清自我。简单来说,就是搞清楚下一步的人生到底要怎么走。

间隔年为年轻人制订人生规划提供了缓冲期。建议高校设置间隔年,能解决青年学子在学校遇到的棘手问题。每年高考过后,不少学生家长和学生都会为选择学校和专业感到焦虑,对刚刚走出高考状态的学生来说,一时间也很难拿准自己适合什么专业,所以转专业才会在大学蔚然成风。间隔年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作出权衡。此外,大学毕业后的间隔年,同样可以让重重压力中的学生获得喘息时间。借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段,学生也能开阔自己的视野,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间隔年的好处显而易见,实施起来却不会简单。对确需为学业按下“暂停键”的学生或家庭来说,间隔年是利好举措,但主流社会观念不见得就能包容参与间隔年的学生。“间隔年”可能会被认为是浪费青春,很多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完成学业后,能早日开始读研或工作,唯恐子女落于人后。对在校生来说,选择间隔年,甚至可能被周围的同学、朋友认为是有身心问题。由于不可避免地要延长学业,用人单位也可能将其作为学生能力欠缺、无法如期毕业的表现,造成就业歧视。

和间隔年较为普遍的国家不同,我国高校学生众多,在高校设置间隔年,现行大学制度要进行相应调整,如何做好录取、培养和管理等环节的顺畅衔接,需要整体筹划,也要克服各种机制障碍和现实困难。因此,如要落实潘向黎代表的建议,高校还需要大量的论证和尝试。但这并不妨碍社会认识到间隔年对学生成长的正向作用,并给予青年学子更多的关怀和支持,让他们有更宽广的成长空间。

对年轻人而言,认清自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在每个人生阶段都被别人“推着走”,无法让年轻人形成健全的人格,也无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除了设置间隔年以外,学校、家庭和社会仍有不小的作为空间。近期热播的教育题材纪录片《真实生长》,就展现了北京市十一学校的例子。这所学校奉行“把成长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就学期间,学生不仅在不断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也在探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谁又能说学生们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呢?

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所爱,有时间和精力拓展个人爱好,而不是径直把他们框进按部就班的规划表中,青少年反而会更有活力与韧性,在面临人生抉择时,也不会盲目而迷茫。在这一点上,大学也可以通过完善职业教育、开展心理辅导、举办多样的课外活动等,给予学生相对宽松的心理缓冲区,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坚持自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