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首日豆瓣6.5,时隔3天直降0.5,今日豆瓣定格在6.0分,形势岌岌可危:再降下去及格线就保不住了。

有人评:囧系列最差的一部。

真有如此不堪吗?新刷之后发现,是观影角度不同引发的“恶评事件”。

囧妈  徐峥和妈妈吵架(换视角解读囧妈)(1)

01,囧妈不囧,真实我妈

妈妈对儿子以爱之名行控制之举,无间歇投喂,催生管吃肉等语言行为,一点儿都不囧,完全真实如“我妈”。

8小时的飞机再快再省钱,喜欢坐6天6夜的火车有什么问题?妈妈又不缺那点钱与时间。比起省时省力省点钱,正常人出行本就更注重旅途的愉悦感。

儿子说自己忙没时间陪她去参加演出,一拖再拖。妈妈就理解的自己买了火车票出行,因知道儿子不会抽出6天6夜来陪她,所以没告知也不打扰。

囧妈  徐峥和妈妈吵架(换视角解读囧妈)(2)

儿子给妈妈装了高级密码锁,但高科技的东西老年人哪能一时半会儿理解与信任,显然她顾及儿子的一片心意,便聪慧的折中再加一道大铁锁保险,既安了儿子的心又安自己的心。

四十多岁的儿子结婚多年没有孩子,眼看着就要过了生育年纪,自己也越来越老迈,老母催生人之常情。

何况这位妈妈的催生简直不要太温和,仅仅是口头上的善意提醒。比现实里的很多母亲搬去儿子家监督儿媳,翻找抽屉不打招呼扔掉收缴夫妻的计生工具与药品,逼迫夫妻喝各种莫名助生草药……妈妈简直太懂尊重太善良了!

囧妈  徐峥和妈妈吵架(换视角解读囧妈)(3)

火车上妈妈自己不舍得吃,却想法设法的照顾儿子吃喝,仔细看妈妈的投喂并非胡乱野蛮的狂塞乱填,而是非常有策略均衡式的营养搭。

泡面不吃给水果,水果拒绝给饼干……小西红柿、红豆绿豆黑豆浆换着花样交替,连吃饭点的菜都是荤素搭配有红有绿……如此细致周到、煞费苦心不就是现实里的亲妈模样吗?

囧妈  徐峥和妈妈吵架(换视角解读囧妈)(4)

妈妈为儿子劳心劳力,对儿子的意见尽可能的妥协让步;反观儿子对母亲一直嗤之以鼻,自认为比妈妈精明于世。

02,作儿太作,偏见傲慢

影片中,“老来乐”公众号一共被提到两次,一次是母亲拿出的邀请函是公众号的宣传单;另一次是手机掉水里了,母亲说公众号文章教过她,把手机放在大米中吸水36小时就行。

儿子无奈冷笑,心里腹诽“我不跟你一般见识,但时候一到你就知道自己有多愚蠢!”

两人对待公众号迥然不同的态度上,折射出母子水火不容的立足点:母亲对生活敞开胸怀,全然接受充满信心。

儿子在生活面前,则全然封闭自己抵触一切,冷漠的旁观、无奈的凝视。

囧妈  徐峥和妈妈吵架(换视角解读囧妈)(5)

他自以为这样才是真我本色,到最后才发现“活得自我”只是他逃避现实的保护色。

明明不想离婚却说不出口,只一味地找借口胡搅蛮缠。

明明担心母亲却嘴不饶人,一路像个逆子一样顶撞打压母亲。

他活得拧巴,完全不像个四十多岁人该有的成熟稳重样子,全是幼稚低能的做派。

事实证明:大米真的可以解救掉进水里的手机,2万块买来的廉价邀请函也真能在红星大剧院的演出。

母亲没错,错的是过分解读生活的儿子。

分歧一触即发,徐伊万冲母亲大声宣泄,”我受够了你的教导,受够了你的疑心病,受够了你的强迫症。”

局外的我分明看到:他太偏见、他太傲慢、他妄想又无理取闹。

囧妈  徐峥和妈妈吵架(换视角解读囧妈)(6)

年轻时,徐妈妈定是才华横溢,美貌无双,要不然也不会引得父亲见色起意一见钟情,单独为她多放了一遍电影,老了也是乐队主唱。

大好的年华里,她的人生有无限美好的可能。

但为了小小的伊万,甘愿忍受不幸的婚姻,牺牲钟爱的事业;儿子毕业了结婚了,依然改变不了总为他操心的习惯。

有多少人活成了徐伊万?小时候骄傲地跟妈妈承诺,“长大后我来保护你”,谁知若干年后,依然拒绝“长大”。

对妈妈,从小是依赖与索取,现在是挑剔与索取。

囧妈  徐峥和妈妈吵架(换视角解读囧妈)(7)

对比《都挺好》里的作爹苏大强,《囧妈》赫然是“作儿”的范本。儿女自以为是的“作”风,现实里俯首即是。

我想这也是影片给观众另一层的思考:有时候,不是爸爸妈妈盲目短浅,而是我们自己自视甚高。

欣喜的是,再拒绝长大的徐伊万,影片的最后也长大了。

03,取错名字,调错档期

当然,我也十分理解那些对《囧妈》打低分差评的人,因为《囧妈》确实存在最大的硬伤:取错名字,布错档。

不应该叫《囧妈》,也不应该作为囧系列,更不应该放春节档。

一旦片名带了囧,观众自然而然去联想对照《泰囧》,观看的期待成了“好不好笑,哪个更好笑?”

囧妈  徐峥和妈妈吵架(换视角解读囧妈)(8)

不够好笑,差评。

哪会管你“立意更深刻?”

影片着墨点是“中国家庭式关系”,这种选题若想拍的直击人心引发全网共鸣,根本不能简单的将之弱化为搞笑煽情。

比如另一部解读中国式家庭关系,备受认可的作品《都挺好》,它真实的发烫,一点儿都不好笑。

其实,想拍好搞笑的《*囧》一点儿也不难,带上王宝强和黄渤就行。但要拍好既不能太搞笑又不能不搞笑,自相矛盾的《囧妈》真太难了。

还选择在春节档上映,合家欢的好时候,影片又不能真给大家添堵,只好尽量往喜剧上堆。

囧妈  徐峥和妈妈吵架(换视角解读囧妈)(9)

于是,好好的一个严肃选题,大有可为的点,被名字与时间双双设限,进退两难。只能加点酸甜,草草结案。

而在如此大限之下,背负商业片的高压,作品有泪点但不悲、有笑点但不喜,保证了表达的完整。不得不说,徐峥是名优秀的演员与导演。

徐导说,这是最后一部囧。

大约他终于明白,走出“囧”境,才能斩获新生,真正大刀阔斧的纵横未来电影市场。

同样的,如果抛开一切只留选题,徐导一定可以拍出更好的《我妈》或《老娘》。

亦或《我不是妈宝》。

最后,唯一遗憾:没给高以翔正脸特写镜头。

囧妈  徐峥和妈妈吵架(换视角解读囧妈)(10)


文/C宝,图来自西瓜视频截图,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