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自古以来,便作为引风纳凉、遮日蔽尘之物。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文化底蕴深厚。古往今来,关于各种扇面书画的故事也是举不胜举,一把普通的扇子,经名家题诗作画便身价百倍,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墨宝和艺术珍品。

一把扇子还是一个扇子(一把普通的扇子)(1)

王羲之书六角扇

王羲之是东晋的一位大书法家。有一次,他路过山阴城的一座桥,看见一位老婆婆拿着六角竹扇在叫卖。竹扇很简陋,也没什么装饰,引不起路人的兴趣,王羲之看这情形,很同情老婆婆,便在她卖的每把扇子上各写了五个字。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写的很潦草,起初有点生气。王羲之安慰她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字,(凭此)就可以卖到几百钱了。”老婆婆按照他的话做了,果真人人都争相购买,不一会,一箩筐的竹扇便全部都卖完了。

一把扇子还是一个扇子(一把普通的扇子)(2)

杨修误点成蝇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三国时,汉恒帝曾赐曹操一把“九华扇”,十分名贵,曹子建为此写了一篇《九华扇赋》,曹操请主簿杨修画扇。当时的杨修年轻气盛,在作画时,一不小心,掉了一个墨点,无奈之下,他便顺势画了一只苍蝇,栩栩如生。画完以后,交给丞相。曹操见了信画为真,急忙用手去拍赶这只“苍蝇”可是一连拍了几次,“苍蝇”却纹丝不动,曹操见后十分疑惑,俯身一看,原来是一个墨点。

一把扇子还是一个扇子(一把普通的扇子)(3)

唐伯虎画骆驼

明代大才子唐伯虎,扇面书画极为有名,有一个自称云山居士的人,为了证明其是否名副其实,故意刁难他,让唐伯虎在扇面上画一百只骆驼,唐伯虎点点头,便开始画了起来,他先画了一片沙漠,沙漠中间是一座孤峰兀立的大山,山下林茂路弯。随后,在山的左侧画了一只骆驼的后半身,它的前半身正被山壁挡住,在山的右侧,画了一只露出前半身的骆驼,正被主人牵着。画完后,唐伯虎便放下了笔。来人急忙说:你这,不够一百只骆驼啊!唐伯虎立即拿起笔来,在旁边题了一首打油诗:百只骆驼绕山走,九十八只在山后,尾驼露尾不见头,头驼露头出山沟。来人见了,哑口无言,怏怏离去。

一把扇子还是一个扇子(一把普通的扇子)(4)

郑板桥画扇

传说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一生只画过十把扇子。有一年,郑板桥回老家过年,腊月二十九,到了镇江,想找一个旅店住下来,可是他身上没有钱,接连找了好几家都被拒了,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小旅店,老板憨厚,肯收留他。第二天郑板桥让老板去街上买一些白纸面的扇子,并连夜在扇上作画。大年初一,让老板拿着扇子,坐在门口不停地扇,如果有人要买,想要多少银子就卖多少银子。于是老板就坐在门口扇啊扇啊,一会就聚集了好多好奇的人。有一个识画之人,一眼就看出来是郑板桥画的画,随后画便被抢购一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