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时光仍然有其生机,在黄河岸边诞生出的智慧火种,经过沧海桑田的变迁仍然不灭,甚至呈现出燎原之势。

七不出门八不还家什么意思(七不出门八不归家)(1)

盛世大唐所留下的千古诗篇被世代传唱,明清时期的小说家们用文字来刻画社会百态,这些留有历史痕迹的文化经典都值得现当下的人去揣摩体会,其中深意仍然足以影响一个人的心智。

七不出门八不还家什么意思(七不出门八不归家)(2)

有荣登大雅之堂的文学瑰宝,也有流传于寻常百姓之间的简短俗语,这些句子看似简单,但却隐藏着古人的生活经验。在以前交通并不便利,古人们出行常常会尊崇“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规矩,流传至今很多人都浅显地认为这其中说的就是日期,甚至盲目的迷信,但其实古人的原意并不是如此,其中暗含着更深的道理。

七不出门,照料家庭

说道这“七不出门”,相信定会有人认为“七”是不好的数字,所以逢七便不宜出门,但这句话本意和“七”并没有什么联系,而是指的七件事。这七件事事关家庭的安稳,所以这古人才格外重视。而这些事,谁人都知,但却容易忽略,这就是生活之中最常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七不出门八不还家什么意思(七不出门八不归家)(3)

在古代很多出门远行的人,势必是亲属之间发生了什么急事,急需人照应,所以当家的长辈便会急着赶赴。出一趟远门不方便,一路上拖家带口反而会有拖累,所以常常主事的大人在料理好家中大小事宜后会独自前往。而这家中最重要的事当属“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样的七个字更代表了一个家庭的生存状况。

七不出门八不还家什么意思(七不出门八不归家)(4)

单看这七件事,会发现其都与“食”有关,代表着一个家的温饱,倘若一个家中连这七件事都无法处理得当,那说明这个家食不果腹,只是在艰难度日。即使再情深义重,冒然前往远处,那家中的存活都是难事。此一行内忧外患,有可能无法成事反而家中还会招致祸端,所以古人才说“七不出门”。

七不出门八不还家什么意思(七不出门八不归家)(5)

这样的话语与古人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谋而合,人生在世,即使忧心国家大事,但无法看清自身的现状,这样的远水是救不了近火的。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虽然即位时明朝已至暮年,但这位立志重振大明的皇帝,却在实处屡次犯错,亲小人远贤臣,在他人的谄媚中逐渐自以为是,最终兵败自尽。

八不归家,违反人伦

与之相对的,这“八不归家”与带八的日期并没有关系,而是指的在外远游的游子,如果违反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那将不用归家,这不仅对家族无益,反而会让本家蒙羞,在邻里之间抬不起头来。

七不出门八不还家什么意思(七不出门八不归家)(6)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格外重视道德修养,一个人可以没有才,但却不能没有品行,不然将无法在社会中立足。自周朝而完善的礼仪制度,经过儒家千百年的润化,已经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内心。

七不出门八不还家什么意思(七不出门八不归家)(7)

古时候的人们更重视名声流言蜚语足以害人于非命,所以那时的人们认为,如果家中的人在外违背了伦理道德,那将会令人不齿,冒然的返回家中也只会令家人无地自容,所以即使切断亲情,也不许归家。

七不出门八不还家什么意思(七不出门八不归家)(8)

祢衡是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无礼狂人。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群雄而起,祢衡虽有才华但却恃才傲物,在经人举荐拜入曹操门下后,他狂傲不肯前去,随后便赤身裸体的羞辱曹操。之后曹操便将此人推给刘表,但是他仍然不知悔改,最终被人杀害,年仅二十六岁。本可以在乱世之中有所作为,但是却因为这“礼”而将自己的一生白白葬送。

小结

古人常说的“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并不是日子上的禁忌,相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重视家庭与礼教的体现。这些自古流传的道理,看似简单,但却实实在在地困住了许多人。

七不出门八不还家什么意思(七不出门八不归家)(9)

在社会上立足,即使关系非常亲近,也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然一时的好心反而会对生活导致大的灾祸。其次与人相交,要懂得礼数,华夏自古崇尚礼仪之道,为人狂傲,丝毫不反省自身的缺点,哪怕是自己的家人都会避之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