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的张皇后,姓名不详,出生年月也不详,她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媳妇,明成祖朱棣的好儿媳,明仁宗朱高炽的好皇后,明宣宗朱瞻基的好母亲,明英宗朱祁镇的好奶奶。
看着这些是不是有些绕?
然而还不止这些,历经几代帝王的张皇后,实际上是明朝最有权势的女人,在朱祁镇登基的幼年时期,她领导了一个事实上的摄政团。
《大明风华》中的张皇后形象
提到“摄政”二字,让人不由想起吕后、武则天、慈禧等大权在握的女中强人,可是张氏与她们不同,翻遍史书,竟找不到她的任何负面评价。
蔡东藩在《明史演义》中对明仁宗的张皇后这样评价:“明多贤后。若太皇太后张氏者,其尤为女中人杰乎?”
张皇后的声誉极好,后人评价也极高。
可见她得到了官僚系统的认可,非常受人尊敬,在一些时候虽参与了政治的决策,却没有落下后宫干政的坏名声。
这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
张皇后究竟是怎样一个贤后?背后有哪些故事?
01 张氏拥立孙儿朱祁镇登基1435年,在位十年的明宣宗朱瞻基驾崩,留下两位皇子:朱祁镇和朱祁钰。时年,长子朱祁镇年仅九岁。
宣宗临终前,传诏皇太子朱祁镇即位,然而一个九岁孩童能担起治国重任吗?
这是明朝第一次面临“主少国疑”的危机。
宫中流言四起,有传言太子年幼,不宜当新皇帝,张太后取了金符,有意传给襄王朱瞻墡。
朱瞻墡是谁?
朱瞻墡画像
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胞弟,也是张太后喜爱的儿子。张太后生有三子一女,分别是明宣宗朱瞻基、越靖王朱瞻墉、襄宪王朱瞻墡、嘉兴公主。
这年,朱瞻墡30岁,年龄较大,素有贤明的名声。
朝廷重臣“三杨”之二的杨士奇和杨荣,此刻忧心忡忡,如果在此权力交替之际生出事端,该如何是好?怎么对得起先皇的厚恩?太子虽年幼,但却是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应该力保太子才是。
关键人物张太后是怎么打算的呢?真如传言所说要拥护朱瞻墡为皇帝?难道再上演一次叔叔夺侄子皇位的大戏?朝中政局又要动荡?
弄不好演变成两派惨斗,不知道多少人要丢官丢脑袋。
此时的张太后,对长子朱瞻基英年早逝早已哭红了双眼,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何等的悲哀,身心俱疲,她多想找个地方躲起来舔舐伤口,可是她不能。
都说“主少国疑”,太子年幼,朝臣们免不了欺负孤儿寡母,好在张太后历经几代帝王,早已磨练的精明能干,群臣们与她很熟络,也很尊敬她,尤其是几位重臣。
在权力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张太后自然深知群臣的心思,当务之急是稳定局势,力保皇太孙朱祁镇顺利登基,不然万一有唯恐天下不乱的朝臣想浑水摸鱼就不妙了。
于是,乾清宫上演了这一幕。
张太后当着百官的面,指着太子哭着说:“这就是新天子啊,如今九岁,今后全要仰仗诸卿调护!”
朱祁镇画像
群臣见张太后表态,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都高呼万岁,跪下朝拜新天子,因此流言得以平息,朱祁镇顺利登位。
有人不免要问,朱祁镇年龄这么小,为什么张太后不让朱瞻墡做皇帝?朱瞻墡难道不比一个九岁的孩童更适合做皇帝?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传位不合法。
明朝奉行嫡长子制,也就是立长不立贤,讲究长幼尊卑,只有皇后的儿子有资格,如果皇后有很多儿子,就传位给皇后的第一个儿子。
那么怎样才能轮到朱瞻墡呢,即“兄终弟及”。首先,朱瞻基要没有儿子;其次,朱瞻基的兄弟也没有儿子,不能过继给他;最后,朱瞻墡要在兄弟中处于第一顺位。
三个条件,朱瞻墡一条也不符合。
另外,朱瞻基在临终前,已经在遗诏中确立了朱祁镇的嗣君身份。即便没有遗诏,朱祁镇在两岁时就被立为太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
张太后即使真的想立朱瞻墡为新君,难度太大,毕竟朝廷重臣是拥护朱祁镇的。
另一个原因是朱瞻墡本人未必有做皇帝的野心。
朱瞻墡在兄弟十人中声誉最好,为人谨慎低调,在大明王朝的三次重大变故中,都作为皇位候选人出场。
第一次出场是在明仁宗驾崩之时,朱瞻基恰好不在京城,为了防止朱瞻基二叔朱高煦趁乱夺位,张太后密令朱瞻墡监国。
要知道监国一般是皇帝出巡,皇太子才能担任的职务,是皇位继承人的风向标。
第二次出场是朱高煦造反,朱瞻基亲自率军平叛,朱瞻墡再次奉命监国。
第三次出场是在土木堡之役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时,朱祁镇母亲孙氏想让朱瞻墡做皇帝,却被拒绝了。
朱瞻墡有几次机会,如果有野心,早就夺位了。
话说回来,不管怎样,张太后能当机立断、识大体,拥立朱祁镇为新君,还是起到了稳定朝局的作用。
朱祁镇登基后,张太后升级为张太皇太后。
02 张氏丰富的政治经验从小在安乐窝长大的朱祁镇,年龄又小,怎样顺利度过这段幼主继位的风雨飘摇期呢?
还得仰仗他的好奶奶给他撑腰,为他主政。
张氏画像
大臣们请求张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被婉言拒绝。
她说:“不要破坏祖宗立下的规矩,只需要停止一切不急需的事务,减少开支,加强对年幼皇帝的教育培养,并让前朝老臣处理国事就行了。”
可见,张太皇太后为人低调谨慎,对大臣十分信任,其实凭她的威望完全可以垂帘听政,把控朝政。
张太皇太后肯把国家大事放手给朝中重臣们去做,并不是没有处理政事的能力,而是出于信任。
在她做皇后时,史书上记载“对朝中内外政事,她莫不周知”,背后有什么深意呢?
这要从永乐时期说起。
那时,朱棣经常北巡,还忙着五出漠北、迁都等事,经常不在南京,留守南京监国的重任自然落在太子朱高炽头上。
朱高炽体形很胖,身体又不好,腿脚还有点残疾,每天忙于政务要比常人更吃不消,我估计朱高炽会经常把政务拿到寝宫找张氏商量,不然张氏怎么成为政事百事通呢?
《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形象
朱棣死后,朱高炽即位,然而在位仅九个多月,就突然去世。
短短九个多月里,能做到“对朝中内外政事,她莫不周知”,一定是有太子妃二十年政治经验的耳濡目染和积累,同时也可以看出张氏与朝臣素有交往,积累了很多人脉。
朱高炽死后,张氏长子朱瞻基即位,张氏成为张太后。
虽然明宣宗和明仁宗在位时期被称为“仁宣之治”,但背后也有张氏的功劳。
朱瞻基早年随爷爷朱棣出征历练,对朝中大事并不熟悉,又是一个喜爱游乐的天子,素有“蛐蛐皇帝”的称号。在他当政期间,军国大事经常要请母亲定夺,就有点不同寻常了。
按理说朱瞻基继位时也近三十岁了,应该能够独当一面,却还要“军国大议多禀听裁决”,可见张氏的执政能力非同一般。
《大明风华》中的朱瞻基形象
张氏与一帮老臣可算得上是老熟人,然而她涉足朝政,奇怪的是大臣们并没有说三道四,这并不是出于畏惧,事实上张氏口碑极佳,更重要的是张氏十分体恤尊重老臣。
再来说朱祁镇即位的正统年间,尽管张氏说不听政,委任以“三杨”为主的内阁,但内阁重臣们很聪明,为了方便执政,还是变相的把国事裁决权交到张氏手上,以求得更大的支持。
后来导致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宦官王振,在张氏在世时,不敢有丝毫轻举妄动。张氏曾当着几位重臣的面,要杀了行不法事的王振,后来因为朱祁镇和大臣求情才放过王振,但仍不时地敲打他。
张氏的观察是敏锐的,很早就预见了朱祁镇身边的大红人王振的危险性,可惜没有早点除掉他。
王振的是是非非很有争议,这里就不多说了,或许他真的是为朱祁镇背锅,但如果没有他怂恿朱祁镇亲征,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土木堡之变了。
03 张氏的其他事迹说过了张氏的从政经验,再来聊聊她的其他事。
张氏是河南永城人,出身并不显贵,父亲张麒因女儿做了燕王世子妃,才做了兵马副指挥,但死得很早。
她的老公朱高炽很胖,不被朱棣喜爱,可朱元璋很喜欢这个胖孙子,并封他为燕王世子。
朱棣做了皇上后,心中理想的接班人是老二朱高煦,常常看到老大朱高炽就气不打一处来,父子关系很不好。
好在朱高炽有个好老婆,她从中周旋,努力协调家庭关系,经常对公婆嘘寒问暖,带着朱棣喜欢的孙子朱瞻基去看望公婆。
据说朱高炽最终继位,还沾了儿子朱瞻基很大的光,因为朱棣十分疼爱这个“好圣孙”。
朱棣画像
话说回来,一次朱棣和徐皇后在内苑小宴,不知为了什么,对身旁随侍的朱高炽痛骂不已,但又指着张氏说:“要不是你有个好媳妇,早就想废掉你了!”
张氏连忙起身叩头谢恩。不久,她从宫廷厨房端出亲手做的汤饼,呈奉给公婆。朱棣不禁转怒为喜,感动不已,随即喊儿子媳妇一起吃。
朱高炽因肥胖惹怒了老爹,张氏便督促老公骑马射箭,控制饮食,努力减肥。
可以看出张氏真是朱高炽的贤内助,不仅是监国,还是协调家庭关系,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因此朱高炽后来感叹,“后故,得不废”,也就是说因为妻子张氏的缘故,太子位才得以保住。
当然保住他太子位的不只有张氏的帮助,但张氏的影响绝不能小觑。
此外,张氏教子有方。
长子朱瞻基登基后非常孝顺母亲,孝顺程度真没说的。出游西苑时,宣宗亲自扶着车,陪母亲登万岁山,并且奉酒拜寿。
张氏常常不失时机的劝谏朱瞻基体察民间疾苦,让百姓安居乐业,重用贤臣。
朱瞻基听从母亲的劝谏,有时在重臣面前提起母亲,所言处处显示张氏对大臣的尊重,所以文臣们对张氏很有好感。
故宫
张氏除了对自己的儿子注重教育,还很注重对皇孙的培养和教育。
她曾命户部尚书夏原吉陪朱祁镇到乡间行走,了解民间疾苦。夏原吉很称职,取来碎黍子请皇太孙吃,并说:“愿殿下食此,知民艰。”
另外,张氏和朱元璋的马皇后、朱棣的徐皇后有一点很相似,对家人非常严格,防止外戚干政,不许兄长和弟弟参加商议国家大事。
1442年,张太皇太后去世,历经六朝,从世子妃、太子妃,到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可谓达到人生巅峰。
她在明代历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女性,对明朝的历史功绩,丝毫不比朱元璋的马皇后和朱棣的徐皇后逊色,关键她还很长寿,历经六朝,对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几位帝王影响很深。
如果你觉得我写得还不错,请点个赞。
文:十里桂花(关注我,给你讲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