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解析搜罗(正义回廊番外中篇)(1)

第一部分详见:《正义回廊》深度解析(上):“香港名媛碎尸案”背后的奇案文化

【一】 三级片诞生

接上章。

电影解析搜罗(正义回廊番外中篇)(2)

三级片就是色情片,最多再包括几成血腥、暴力的无脑电影。

这是大部分人对三级片的误解,好像它是一种没有道德底线的视觉商品,是电影行业的“耻辱”。

其实三级片作为香港特色,跟这座城市的社会进程,文化底色,无不关联。

三级片既是香港电影工业蓬勃发展的一个产物,也是“97前”社会转型前期,市场规范化的一个尝试,更成为港味电影的独特一类。

回溯上世纪,香港(电影)的重要转型期,始于1960年代后期

当时,香港在政治方面,受到以内地“文革”为代表的全球左倾政治风潮的影响,本土民众思想觉醒,左派暴动和工人罢工事件屡屡发生,公民和殖民地政府的矛盾加深;

经济方面,香港地区开始面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所遇的问题,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固化加重,社会矛盾逐渐明显。

由此,观众的观影趣味发生了变化,他们把电影看作一种“娱乐模式”,通过消费进行消遣;另外,还把电影看作一种“社会阅读模式”,通过银幕上的社会现实来认识社会。

1970年代是香港崛起的年代,香港由原本以轻工业为主导,转型为以电子工业、金融业和商业为重心,一跃而成“亚洲四小龙”之一。

而对于电影工业的经济环境,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地区,像香港电影这样高度商业化。包含情色、犯罪、暴力等等“禁忌”元素的电影,恰巧因为低俗而博人眼球,收获了越来越好的商业效益。带有“三级”元素的电影,此时已经大行其道。

1980年代,港英政府为了应对国际上“以政治影响电影检查”的声音,以及规范“怪片乱出”的电影行业,香港行政局和立法局草拟了《电影检查条例草案》,并于1988年11月10日颁布了《香港电影检查条例》,将影片分为三级,后在1995年修正后将香港电影划分为四个等级:

I 级:核准对任何年龄的人上映;

IIA级:核准对任何年龄的人上映,但属“儿童不宜”影片,建议家长指导;

IIB级:核准对任何年龄的人上映,但属“青少年及儿童不宜”影片,强烈建议家长给予指导;

III级:核准对年满十八岁的人上映。

电影解析搜罗(正义回廊番外中篇)(3)

该分级制度在香港沿用至今,它为色情暴力之类的影片,提供了更规范的发行渠道,保障影视从业人员获得更广泛且合法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能避免未成年观众过早接触一些“精神污染”。

所以,三级片并非审美、文化抑或商业的产物,而是政治所核定的一种标准

香港分级制度往前十几年,奇案电影就出现了。而检查条例肯定了色情暴力等元素的合法性,由此,奇案电影开始走向创作高峰。

【二】奇案电影的流变

1970年代,香港电视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期,电视节目的创作有了更多自由和创意空间。

1975年,丽的电视台实验性出品了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电视《十大奇案》,因其猎奇惊人的故事和视觉,火爆一时。

电影解析搜罗(正义回廊番外中篇)(4)

该剧由麦当雄编导,每集一小时,包含二至四个独立的故事,号称皆改编自真实案件,但电视台为了迎合小市民的观影趣味,剧情不乏胡编乱造,场面也有不少低俗内容。时长和质量都支撑不起一部电影的常规标准。同时,《十大奇案》又反映了香港本土的底层图景和社会罪恶,被视作香港奇案电影的雏形

电影解析搜罗(正义回廊番外中篇)(5)

该剧的成功引起了邵氏电影公司的注意。1976年,邵氏影业参考该类型出品了《香港奇案》,并获得不俗的商业成绩。而后,又连续推出“香港奇案”系列的其他部分:《凶杀》(1976),《老爷车纵火谋杀案》(1977),《庙街皇后》(1977),《妖魔》(1977)。邵氏影业如此高效出品这种“新兴类别”的商业电影,就是依靠其成熟的制片厂制度,以及香港电影工业的厚实基础。

电影解析搜罗(正义回廊番外中篇)(6)

1970年代末,一些曾在电视台磨练编导技术的海归电影青年,凭借他们进步、先锋的艺术眼界,转身投入电影行业,拍摄了不少风格独特,观念新颖的影视作品,汇聚成香港电影史重要的“新浪潮”之风。

而香港新浪潮的开山之作之一,许鞍华执导的《疯劫》(1979),也是一部奇案电影。《疯劫》改编自1970年5月17日发生在龙虎山的“双尸命案”,但影片不仅是对猎奇内容的展示,电影叙事非常现代化,同时兼顾了现实主义美学的设计,是一部兼具实验性和艺术性的奇案电影。

电影解析搜罗(正义回廊番外中篇)(7)

故事取材自“龙虎山双尸命案”,据说是一个傻子残忍杀死一对情侣的恶径,却因智力问题,至今未被查明动机

1980年代的香港电影,在新浪潮导演们的创作引领之下,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电影不仅文艺价值突出,而且也反哺各种类型片大放异彩。香港制造繁荣了整个东南亚电影市场。

经过了市场和文艺的双重考量,加之1988年分级制度的政策规整,被学者和媒体称作第一部三级奇案片的《三狼奇案》(1989),确定了奇案电影的类型模式。

电影解析搜罗(正义回廊番外中篇)(8)

嘉禾影业与麦当雄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改编自1960年代“三狼案”,三恶人绑架富商父子的谋财害命案件

但在1990年初,“创作力枯竭、人才不继、类型电影偏于单调和由于市场版图的缩小而导致资金链不足”,香港电影突然陷入了衰落期。此时奇案电影异常活跃,而且被制片方发现它们的商业表现不俗。

奇案电影的制作成本低,模式化创作又出片快,而且能够极大满足大众的猎奇心与窥视欲。1992年,奇案电影《羔羊医生》竟然位居当年香港电影票房前十,一度拉开90年代港产三级奇案片的热映潮流。

电影解析搜罗(正义回廊番外中篇)(9)

电影改编自1980年代“雨夜屠夫”连环杀人案,凶手借的士司机身份之便,谋杀四位女性,并肢解尸体做标本收藏

奇案电影在1990年代迎来了创作的鼎盛时期,很多经典奇案片都出自那段时期,如《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1993)、《溶尸奇案》(1993)、《纸盒藏尸之公审》(1993)、《郎心如铁》(1993)、《香港奇案之屯门色魔》(1994)等等。而邱礼涛执导,黄秋生主演的《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1993)更创造了香港影史的新维度,黄秋生以此片荣获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成为香港首位三级片影帝。

电影解析搜罗(正义回廊番外中篇)(10)

电影取材自1980年代“八仙饭店灭门案”,凶手连杀数人,据说身为饭店老板,他更将尸体做成人肉叉烧包出售

由于奇案片票房的高回报和业内大奖的艺术肯定,引来越来越多的跟风之作,质量参差不齐,对香港电影的创作风气带来了恶劣影响,市场情况也随之低迷。

而1997年香港即将回归的这一政治变化,让本土民众陷入了不明未来的恐慌。正处市场低潮期的香港电影人,更加焦虑,1995年11月的香港《明报月刊》上甚至赫然出现“香港电影之死”的大标题。

电影解析搜罗(正义回廊番外中篇)(11)

但是回归之后,香港电影迎来了转机,又走出了一番新的天地。

【三】千禧之后,重拾港味

2003年,中央政府与香港联合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刺激了香港经济的重振。而其中关于电影发展的细则,对今后的香港电影工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CEPA对本土电影工作者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很多从业人员北上,与内地电影方合作、磨合,创作了很多合拍电影,而银幕上的香港特色元素,随之减少

电影解析搜罗(正义回廊番外中篇)(12)

《无间道3:终极无间》(2003)是内地与香港的著名合拍片之一

同时,有香港电影人担忧合拍之潮会完全掩盖香港的本土创作,让香港电影丢失其本土气质,于是更加深刻地反思香港社会,挖掘香港文化

2009年,新浪潮主将许鞍华带着“天水围”系列第二部作品《天水围的夜与雾》,让“消失”了六年的奇案电影,重回香港银幕。

电影解析搜罗(正义回廊番外中篇)(13)

取材自2004年的“天水围灭门惨案”,无能家暴男杀死妻女的惨剧

故事改编自2004年的天水围灭门惨案,又穷又暴戾的香港底层男杀死大陆妻子和他们的女儿。电影试图摆脱以往三级片的“血腥”、“低俗”等元素,形式代之写实的基调,更以这样一出极端事件,关注大陆与香港跨境婚姻内含的两岸关系,颇具人文情怀与现实意义

2015年,新锐导演翁子光以2008年王嘉梅命案为原型创作的《踏血寻梅》,一举拿下第35届香港金像奖七项大奖,成就新时期的奇案电影之光。

电影解析搜罗(正义回廊番外中篇)(14)

取材自2008年“王嘉梅命案”,大陆少女随父母移民香港,误入援交歧途,并因此被杀害肢解的惨案

同样,这部电影虽然改编自惨绝人寰的凶杀案,主创却没有聚焦那些残忍、猎奇的镜头,而是用诗意的摄影风格,去倒叙一个早知真相的故事,一点点剖开香港底层青年和大陆新移民女性的孤独心境

千禧年之后,香港奇案电影不断突破既有模式,不仅立足本土奇情凶案的展示,而且结合更具审美价值,更有风格的艺术手法,对大陆情结和两岸诸多现象,展开深度思考,也进行着更为深刻的香港本土文化反思

基于自身的曲折历史与艺术探索,终于在2022年,奇案电影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正义回廊》的成就,不仅限于得到多少商业回报和艺术奖项,它更大的价值,在于对香港电影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它以艺术的形式创新与内涵的深度挖掘,重拾港味;凭借这一本土类型的不俗成绩,宣告“港片不死”

电影解析搜罗(正义回廊番外中篇)(15)

【四】在《正义回廊》里,寻找香港的文化自觉

《正义回廊》所代表的奇案文化,在香港文化里独树一帜,让观众看到香港社会各阶层,无论光鲜还是阴暗角落,都可能存在极端矛盾。

但是香港的犯罪率,实际几乎全球最低,它是亚洲最安全的地区之一。

也就是说,这些凶案虽然可怖,但并不多见。那为何由此改编的奇案电影可以形成一股潮流,甚至成为香港影史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分支?

奇案电影对香港文化有何意义?

香港人又为何如此重视奇案文化?

……

下一章,我们将继续讨论《正义回廊》,去体会香港的文化自觉

并透过奇案电影,直视香港的罪与恶。

• 未完待续……•

原创文章,侵权必究

参考文献

《香港电影史》,电影周末,2015年11月

《香港电影80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蔡洪声,宋家玲,刘桂清,2000年11月

《“亚洲四小龙”,70年代香港崛起》,好奇组长,2020年7月

《单边主义让香港电影固步自封——香港电影陷入低谷探究》,电影艺术,列孚,2007年04期

《香港奇案电影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李春燕,2017年3月

《1970年代以来香港奇案改编电影与本土文化自觉》,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徐雪亮,2018年6月

(图源网络,侵权立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