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世界足球先生(回顾踢球二十多年那些事之)(1)

足球是一门斗智斗勇的游戏,也是人类所有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运动)里,与我们的现实人生,最为高度相似的一种!

其中既有原始的对抗,又有智慧的角逐,既要审时度势,闪展腾挪,又要发现和把握转瞬即逝的时机。既有公平的较量,又有真挚的深情,有艰苦的挑战,也有无私的支持。人性中所有的喜怒哀乐,尽情释放。顺境中如何保持优势,逆境中如何准备逆袭,赢了不可忘形,输了也不气馁。犯错就要接受惩罚,玩不起了只能出局。场下有一份努力场上必有一份回报,只要有能力,永远都会闪闪发光,而不会被埋没————这种理想的足球,何尝不是理想的人生?

这正是大家热爱它的原因,也正是它一旦被权力和金钱所玷污,人们总是深恶痛决的原因。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被玷污的不仅仅是足球,而是我们人类的理想。

扯远了。从这一篇开始,我们分别从传控、过人、防守、跑位等角度,聊一聊个人技巧方面的一些注意问题,这也是许多小伙伴最关心的。前面的题外话,是想提醒大家,在场上简单的踢球固然没错,但当你视角不同,心态也会不同,你的思路越开阔,视野也就越开阔,这就是所谓的气质和大局观。一个优秀的球队,必然有它优秀的气质,西班牙的从容,法国的优雅,意大利的艺术,英格兰的力量,荷兰的气势,巴西的惊艳,阿根廷的犀利……所以当年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绝不是那些无聊记者们用世俗心态解读的那么简单,而是另有深意的。

近十年世界足球先生(回顾踢球二十多年那些事之)(2)

一、控球

1、首先控球有主动控球与被动控球之分。

主动控球也有两种,一是基于战术考虑的,比如为了控制节奏的后场倒脚、边线角旗禁区持球等。二是基于个人能力的,比如锋线为了射门的带球突破,中场为了破坏对手阵型扯动防线而做的盘带和配合。

被动控球,是指抢点或接球停球后,因超出预判或准备不足,无法有效出球,被迫做出的控球调整。

近十年世界足球先生(回顾踢球二十多年那些事之)(3)

2、战术的控球暂且不论,对于个人的控球,有几个基本的原则我们必须弄明白。

①除非前锋、边锋、中场组织者,尽量不要主动去控球和带球,因为球永远比人跑的快。特殊情形除外,比如对方前场盯人比较紧、位置站死时,后腰或中卫突然的带球插上,往往让对手措手不及。

②主动控球是一种担当,但不能蛮干。尤其整体实力弱于对手时,核心球员要勇于担当,敢于冒险,成功的控球可以提振队友士气。但能力弱的,尽量避免这种危险尝试。

③准备控球前提前预估场上形势,观察最近的对手、和空间最大的前场队友位置。

④防守紧逼时,会挤开对手或跨出一步,以制造和扩大自己的空间,并随时观察对手的反应和队友的跑位。

⑤尽量减少被动控球的次数。高空球尽量抢占第一落点。停球接球尽量用相对防守方的异侧脚。如果正面接球,接球时最好转身,把球与对手隔开,并适当使用身体对抗。如果背向接球,一定不要把球停在脚下,左右前方一步外比较好,或者直接向后挑高并迅速转身越过防守(这个难度有点大,活糙的慎用)。

⑥一旦丢球,第一时间反抢。

暂时想到这么多,欢迎大家补充。

近十年世界足球先生(回顾踢球二十多年那些事之)(4)

3、控球的训练。

一个是力量反应柔韧这些身体素质的练习,(深蹲、蛙跳、变速跑、变向跑、小碎步、大垮步、压腿、下腰、高踢腿、高抬腿等都是很好的练习,也可以踢球前当热身练习,时间最好半小时以上)。脚法方面的话,脚底的拉球、内外侧的扣球和拨球,是用的最多也最实用的(具体如双脚脚底交替后拉球、交叉拉球、脚内侧连续快拔、单脚前后左右拉球、单脚外侧扣球绕圈、外拨内扣、内拨外扣等)。控球出色的球员,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脚下频率快。②脚底的使用率高。③假动作多而小,且逼真。④连续动作时有节奏感,善于制造时间差。

近十年世界足球先生(回顾踢球二十多年那些事之)(5)

4、控球与脚法的关系

好的脚法是控好球的基础,这个不用多说。但并不是所有脚法好的都喜欢控球,这个跟位置有关,也跟个人习惯、对足球的理解有关。聪明的人善于根据自身的条件去选择最有利的踢法。比如小贝和因扎吉,都有精湛的脚法,但前者覆盖面积之大,举世无双,当然不满足于狭小空间的控球。后者速度并非强项,而作为前锋,如果没有一定的速度优势,盘带过人基本毫无意义。所以他们不喜欢控球,只是战略上的选择,而并非没有能力。尤其小贝,如果专注控球,凭他的球商和脚下功夫,绝不会比那些控球大师逊色,因为他控球的场面虽然不多,但我们见到过的几次,已经充分证明了其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