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项羽最后不渡乌江(何以成败论英雄)(1)

其实,项羽在乱军中,是有活命的机会的,但他脸皮薄,太爱面子,经不起重创,感觉败了,没有脸一人独活,他无法逾越“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心理局限。

悲剧的性格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

乌江亭长若载他而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许十年后,他又率众而起,继续和刘邦PK.

为什么项羽最后不渡乌江(何以成败论英雄)(2)

象杜牧的《乌江亭》写的那样:

为什么项羽最后不渡乌江(何以成败论英雄)(3)

李清照的诗《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胡曾有诗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为什么项羽最后不渡乌江(何以成败论英雄)(4)

项羽在垓下被刘邦的军队大包围,四面楚歌里,军心已经涣散,他和虞姬上演了一场千古生死离别之后,率800余骑称夜冲出重围,刘邦接到报告,派灌婴率5千骑追赶。淮河挡住了去路,800军士全打马过河,过河后,项羽身后只剩下100多人了。他不敢耽搁,率兵向彭城方向逃去。

虎落平原被犬欺,问路时那个老农骗了他,他和他最后的军士误入沼泽,只好向来路折回。又被汉军挡住去路,项羽只好奋力拼杀,混乱中撕开一道口子,一路向东而去。

为什么项羽最后不渡乌江(何以成败论英雄)(5)

我的个人gongziliuiqi

打到今安徽定远县东南时,身边仅剩下28人了。汉军重重包围,杀红了眼的项羽迸发出最后的力量,他调动这28人,在做最后的厮杀。

最后逃到了乌江边上。

乌江亭长撑船来接应,告诉他:“江东虽弹丸之地,但也方圆好几千里,好几十万人口中,您过去称王…… 不然汉军追上来就没法过江了。”

为什么项羽最后不渡乌江(何以成败论英雄)(6)

项羽凄然一笑:“天要亡我,还过江做什么?当年率江东8千弟子渡江向西,现在无人一生还,纵然江东父老怜我,我又有何脸面对面他们……”

项羽拒绝了最后的机会。

命令军士下马,和汉军短兵相接。

为什么项羽最后不渡乌江(何以成败论英雄)(7)

在生命的最后激战中,项羽又斩杀汉军100余人。吕马童认出了他。项羽仰天大笑:“听说刘邦悬赏千金万户要我的人头,我就让你立这一功吧。”

剑气凛凛,项羽拔剑自刎,滔滔乌江见证壮烈。

汉军蜂涌而上,王翳砍下了项羽的人头,一群汉军厮杀过后,杨喜、吕胜、吕马童、杨武四人分别抢了项羽的尸身。

刘邦兑现承诺,这5人全部封侯。

为什么项羽最后不渡乌江(何以成败论英雄)(8)

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有首歌词真的很适合项羽,

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旗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

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

为什么项羽最后不渡乌江(何以成败论英雄)(9)


大家好,欢迎支持原创,积极订阅、评论,阅读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