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弹爆炸,万物不生!被评价为末日武器的钴弹,真有那么厉害吗?世界上真的存在钴弹吗?一旦有人投放钴弹破坏地球环境,哪个国家最有可能短时间清除污染呢?相信大家心里也有自己的答案。如果说原子弹是第一代核武器,氢弹是第二代核武器,中子弹是第三代核武器,反物质武器是第四代核武器,大家可以猜一猜钴弹属于第几代核武器呢? 我是东城观星,给大家讲讲最可怕的核武器之一,钴弹。

钴弹是不是一颗就可以摧毁世界(比中子弹还厉害的钴弹)(1)

一、钴弹是第几代核武器呢

很多人都听说过,钴弹是一种概念核武器,目前没有任何国家声称已经研发成功钴弹,甚至近些年也没有国家再公开研发这种核武器。一方面显示出,这种核武器的研发难度之大,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核武器一旦使用危害太大,一般国家不愿意背负危害全人类的骂名。一个还没有研发成功的核武器,应该归类为第几代核武器呢?

其实,钴弹和中子弹一样是第三代核武器,中子弹是贯穿辐射增强的核武器,钴弹是核污染增强的核武器,都是增强核武器某种特定性能的新型核武器。不管杀伤性多强,威力多大,它们的引爆方式还是传统的核武器引爆方式,跟第四代核武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第四代核武器的粒子束武器、同质异能素武器、反物质武器等等,其引爆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前三代核武器了。

第三代核武器中,中子弹爆炸威力小,但杀伤作用强,是设计出来对付装甲车和建筑物内人员的核武器,属于战术核武器范畴。钴弹则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属于一旦使用玉石俱焚、同归于尽的战略核武器,也被称为末日武器。但是,严格来说,钴弹的爆炸威力不见得比普通氢弹强多少,直接杀伤力也不见得比中子弹更恐怖,但是它爆炸以后的后劲太强了。

钴弹是不是一颗就可以摧毁世界(比中子弹还厉害的钴弹)(2)

中子弹,主要通过贯穿辐射杀死生物,因为爆炸威力不太大,一般不会对大量建筑物造成损伤,短时间内辐射危害就会消失,核污染比较少,特别适合攻占领地。氢弹爆炸,惊天动地,威力强大,杀伤力强,是典型的摧毁性武器,能对付整个城市。早期的原子弹,核燃料多,爆炸当量小,燃料利用率低,爆炸后核污染物质比较多,不仅爆炸时杀伤力比较大,爆炸后的核污染也比较严重,给当地居民带来持久的伤害。

钴弹的主要危害不是爆炸威力,也不是贯穿辐射,而是爆炸后的核污染,是比原子弹和三相弹污染更强的肮脏炸弹。广岛在原子弹爆炸几年后就开始重新安排居民生活了,现在的核污染水平已经恢复正常了。但是,钴弹爆炸造成的核污染,能够维持一百多年的杀伤力,即使躲进防空洞,也熬不过钴弹核污染的杀伤周期。只要钴弹能把污染覆盖到全球,足以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杀死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生物。

二、钴弹的原理

严格意义上来说,钴弹跟中子弹一样,是一种特殊的氢弹,属于热核武器。简单点说,钴弹是利用核聚变产生大量自由中子,自由中子轰击用钴59制作的钴弹外壳,把钴59变成钴60,爆炸后含有钴60的尘埃具有非常强的放射性,给地面造成严重的核污染,从而长时间不利于生物生存。

其工作原理是让钴弹内部的炸药引发原子弹,通过原子弹再引发核聚变,核聚变产生大量的高能中子,这些中子本来应该穿过外壳进入环境,但由于钴弹的外壳很厚,阻挡了中子的释放,这些中子速度很快,虽然有一部分会被弹回去,也会有相当一部分攻入钴弹外壳的原子内部,与原子核发生反应。

很多元素的原子核都可以跟中子发生反应,有的同位素原子核会被中子给打碎,发生裂变,比如U235和Pu239就会被炸裂释放能量,从而可以制造原子弹;也有的原子核会直接吸收掉中子,变成原子量加一的同位素,比如钴59在中子轰击下就会变成钴60,再比如U238也可以吸收中子变成U239;还有的同位素原子核会吸收中子,同时被中子打掉一个质子,比如氮14会被中子轰击成碳14,我们体内的碳14最初都是这么来的。

钴弹是不是一颗就可以摧毁世界(比中子弹还厉害的钴弹)(3)

吸收中子产生的新同位素往往都是放射性同位素,多数半衰期很短,不到一天甚至不到一秒,短时间内就会变成其他同位素,比如U239短时间内就会全部变成Pu239,造核武器的国家往往通过这个反应来制造Pu239;也有一些同位素半衰期很长,达到千年以上,甚至上亿年,半衰期越长核辐射能力越差,对生物的辐射危害也就越小;还有一些同位素半衰期居中,放射性还非常强,比如日本福岛核事故产生的氚,半衰期是12.5年,核事故中常见的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钴弹使用的钴60半衰期为5.27年,这几种核素的放射性都很强,对生命的威胁性非常大。

当然,也还有其他一些放射性很强的同位素,对生命威胁极大。为什么非要选择钴60呢?

三、为什么要选择钴60做炸弹

首先,钴60的放射性比较强,杀伤力够大。据测算,每平方公里土地上如果有2克的钴60,其放射性强度足以在30分钟内杀死没有防护的人类。每平方公里土地上如果有1克钴60,也能在1小时内给人类提供致死辐射剂量。所以有人假设一个产生510吨钴60的钴弹在高空爆炸,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每平方公里产生1克左右钴60沉降,从而让整个地球不适合生存。当然,现实中一枚钴弹可能做不到这么均匀的污染,有可能有些地方辐射量特别大,也有些地方辐射量很小。但这510吨也可以由很多枚钴弹提供,大多数都集中在陆地上方爆炸,其后果可想而知。

其次,钴60更容易沉降。氚和碘131都是放射性非常强的物质,但是它们很容易发生扩散。比如氚往往以水的形式存在,一倒进大海,浓度就会被稀释得非常小,扩散到全球以后,海水的放射强度不会增加很多,当然倒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的,毕竟局部海水放射性还是会增加比较快的。碘131可以随着空气扩散,虽然短时间内会对附近人群造成严重伤害,但随着在空气中扩散,再加上本身半衰期比较短,其危害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但是钴60不一样,它可以被氧化成难溶于水的氧化物,在空气中以颗粒物的形式扩散,比如PM2.5、PM10这些,这些颗粒物最终会沉降到地面上,并长期留在原地,沉降的过程,就是钴60集中的过程,跟氚和碘131刚好相反,钴60会在地面上越积累越多。

钴弹是不是一颗就可以摧毁世界(比中子弹还厉害的钴弹)(4)

此外,钴60的半衰期不长不短,刚好用来对付人类。5.27年的半衰期,也就是每过5.27年辐射强度降低一半。假设如前面所说,钴弹给每平方公里带来含2g钴60的尘埃,需要经过25个半衰期,也就是130年的时间,剩余钴60的放射水平才能减少到低于现在的背景辐射水平。20个半衰期也就是105年左右的时候,辐射水平依然会明显增加人类患癌症的概率。所以,就算人类能躲进地下掩体,一百多年也很难熬过去。

最后,钴60的核辐射是贝塔射线和伽马射线,其中伽马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不仅可以轻松穿透人体的皮肤和骨骼,就连钢铁也可以穿过去。一般的防护服很难防住伽马射线的穿透,钴弹早期辐射阶段,就算人类穿上专用防护服,也难以长时间户外活动。长时间的伽马射线照射,别说人类,就算是植物和细菌也会被统统杀死。可谓寸草不生啊。

四,如何应对钴弹

钴弹的原理并不复杂,如果不是有难以克服的困难,早就生产出来了。这里提到的难以克服的困难就是反应效率的问题。设计的时候,希望钴弹在爆炸的过程中,所有的钴59全部变成钴60。但实际上,这个转化效率可能会很低。医学上有个伽马刀技术,其实就是利用钴60来产生伽马射线,用伽马射线聚焦来完成手术。这个产生伽马射线的设备,就是在核电站里面生产的钴棒。把钴59做成的钴棒放到反应堆里面充当核反应的调节棒,同时用来生产钴60。钴棒需要在反应堆里放两年的时间,才能把不到三分之一的钴59变成钴60,而且越到后来增加越慢。

钴弹是不是一颗就可以摧毁世界(比中子弹还厉害的钴弹)(5)

钴弹从核聚变被点燃到弹壳被炸开,时间可能连一秒都不到,这么短的时间内,很厚的钴弹壳完全被转化成钴60的可能性是极低的,就算理想推测,也应该小于核电站里两年累计的转化率。此外,核聚变产生的热中子,能量极高,不仅可以把钴59转化成钴60,也有一定的机会把钴60进一步转化成其他同位素。总结下来,厚厚的钴外壳,外层转化的效率会非常低,内层转化率较高,但被进一步转化为其他同位素的机会也比较大。所以,钴弹并不能如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实现,就算造出来,实际使用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钴60造成的污染,也绝不是无解的。实际的钴弹爆炸,就算在高空进行,也做不到全球均匀分布,不同地区的污染程度是不一样的,总会给生物留下一些轻污染区。另外,钴弹爆炸是在高空完成,尘埃落地还有一段时间。人类可以及时进入地下防空洞进行躲避,放射性灰尘虽然厉害,但还不至于直接钻到地底下去。只要人类保护好水源,储备足够多的粮食,还是可以在地下生存很长时间的。

至于地面上,只要人类穿好了防护服,还是可以在地面进行短时间活动的。因为钴灰尘几乎是不溶于水的,只要进行有组织地清理活动,地面的污染大部分还是可以清除的,水经过适当的净化处理,也是可以放心饮用的。当然要想恢复环境,需要一个长时间、有组织的地面清理,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力量,需要有奉献精神的工作人员,需要全民团结。这样的组织能力,这样的人员素质,目前我们在中国的抗击疫情活动中已经见证了。事实证明,中国是最有能力对抗各种天灾人祸的国家。生活在中国的百姓,一旦面对末日炸弹,很有可能是最早集体走出地下掩体的。

总之,我们不希望钴弹这种极不人道的武器被研发和生产出来,更不希望这类武器被用于实战。同时,我们也相信,生活在中国,是最有安全感的。也希望其他国家能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不要动不动就搞战争威胁,一些地区也不要动不动就挑衅强国,在强大的人造武器面前,人类真的很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