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颗谦卑的心做人(要有一颗谦卑心)(1)

谦卑,既“谦虚,不自高自大”之意,出自战国《尹文子·大道上》:“齐有黄公者,好谦卑”。

谦卑是一种高尚的品格,是我们人人都应该学习和具备的优秀品格。然而,现实社会中,谦虚的人太少,自大的人太多。

因为,这对一个人的人品是极大的考验。

世界之大,宇宙之大,浩瀚银河,到底有多大呢?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即使人类已经登上月球,也没有一个科学家可以明确的告诉我们这个答案。即便你走遍全世界,你也不敢说你知道世界有多大。

因为,总有你走不到的地方,总有你看不到的地方。

当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人类生存于地球上,是多么的渺小,渺小到可能只是宇宙空间里的一个小分子而已。

想明白这一点,你就不会盲目自大,口出狂言,目中无人。你会对世界产生一种敬畏心。

那些狂妄自大,嚣张跋扈,唯我独尊的人,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人缘,大家都不喜欢这样的人,都会远离他。

真正谦卑的人,会把别人放在重要的位置,把自己放在次要的位置。能够做到眼中有他人,不会目空一切。

因此,要学着低下头来,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甚至每天都用这句话拿来教育孩子。

可是,我们自己真正做到了吗?

我们总是用自己固有的认知和思维去评判别人,自以为是,对别人评头论足,指手画脚。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他说:“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纯无知,就像那些没有知识的人,比如农民。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变得有知,这些人是可救。另一种人就是无知自以为知,这种人是愚蠢的,是不可救的。”

有些人,可能在他擅长的某些领域,知道得多一些,但对于他不擅长的领域,他一无所知,却自以为知,而不自知。

知识的海洋如此之大,我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这时候,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遇到你不懂的领域,遇到比你优秀,比你有智慧的人,一定要虚心讨教。这样,别人才愿意跟你交谈,交流,你才能从别人身上学到更多。切不可一副目中无人,不懂装懂的样子。

在你不擅长的领域,一定要学会闭上嘴巴,虚心求教。切不可多言,妄言,那只会让自己无知的样子很难看。

要时时刻刻保持谦卑恭敬的态度!

谦卑心是要刻进骨子里的,而不是虚情假意,虚与委蛇,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有的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假惺惺的向人摆出一副求教的样子,当达到了他的目的之后,马上就变了一副嘴脸,背后指责谩骂他所求教的人。他并非真心求教,而只是为了达到他的目的而已。

这种人是丑陋的,是可耻的!

他骨子里没有谦卑恭敬的态度,没有道德约束,没有羞耻之心,目中无人,更没有谦卑之心。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警惕自己,严于律己,做到眼中有他人,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其次,要做到谦卑,还必须要能做到不耻下问。

向别人请教的时候,要放下面子,敢于张嘴,不要害怕被拒绝。但凡是一个有教养的人,都会很愿意帮你的,比如老师就特别喜欢爱问问题,虚心求教的孩子。

除非这个人也是狂妄自大的人,那我认为,也无需向他请教,因为他的修养还没有你高,那就换个人请教。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人格高尚的人都是谦虚低调的,愿意分享的人。

你不问,就失去了很多学习的机会。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当你沉浸在某个知识领域,钻研学习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任何知识都是越学越难,越学越深。你越深入地去学,就越会看到自己的无知。

因为知识的海洋太深奥了,你永远也不可能探到海底。

所以,我们更要保持谦卑心。

大文豪鲁迅,就是一个十分谦虚的人。当别人表扬他时,他不但没有骄傲,而且还自嘲自己,非常低调。

一次,有一个人问鲁迅:“请问您的文笔为什么这么好呀?是什么原因呢?您的习作真情得打动人心,写得真是太好了!”而鲁迅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我并不是天才,我只是把别的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了。”

后来鲁迅依然很虚心,没有骄傲,坚持写作,最终成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文学家。

伟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你谦卑的态度会为你赢得更多的好人缘,更多成功的机会,会让你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你高贵的人品就显现出来了。

现代社会,如果人人都能谦虚低调,人人都能保有一颗谦卑的心,那我们整个社会的氛围是不是就能更好了呢?整个社会是不是就会进步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