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尿真有那么好吗(这个观念到底怎么来的)(1)

■文|孔如也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浙江东阳县的街头又漂浮着沸腾的尿味,又到了吃童子蛋的季节。

童子蛋就是用童子尿煮鸡蛋。当地人将童子蛋看做春季进补的良品,连汤一块喝效果更佳。当地人认为,吃了童子蛋夏天不会中暑,春天不会犯困没力气,他们打小就吃这玩意。因为童子尿需求旺盛,一些小学甚至摆上塑料桶收集低年级学生的尿。

童子尿真有那么好吗(这个观念到底怎么来的)(2)

童子蛋,童子蛋,关键在童子不在蛋。啥叫童子?你看过武侠小说就知道,练就某些绝世武功需要修炼者拥有“童子身”。“童子”就是一点元阳未泄的男孩——不仅没碰过女人,连梦遗都没有过。在我们熟悉的香港僵尸片里,童子尿被视为“正道法宝”:所泼之处,鬼邪退避。早在秦朝,秦始皇令徐福出海寻找不老药时,道士徐福带了一千名童男童女。

为什么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童子的力量如此之大,哪怕是他的一泡尿都有奇效?

童子的威力来自道家学说中对童子之身的崇拜。在道家典籍的记载中,将男女体液看作人之根本,而男性的精液是根本中的根本。精液是包含最多“精”的液体,许多道家的实践者们往往把精液与生命体重要的活动联系起来,精液中蕴含的“精”是生命体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过多的损耗会导致早衰、疾病和疲乏——这也是为什么百度戒撸吧这么多道友聚集的原因吧。

如果一个男人一点元阳(精液)未泄,那他就具备某种特殊“功力”,正所谓 “肾藏精,不可外泄”。所以,没有射过精的童子,他的身体各项机能必然是杠杠的。

我们很熟悉的一个词“无精打采”,一定程度上是指困倦,另一种程度上又何尝不是指身体脱精后的空虚?比如我今天看到袁榭脸色蜡黄、在办公室昏昏欲睡,我有理由怀疑他昨夜干了些说不出口的事。

因此,道家对肾脏之精格外看重,而男性发育之后,精液的丢失无可避免,道家学术者们特意研讨了数种方式,试图把根留住,降低或者避免精液的外流, 道家信徒们相信,通过履行这些有节制的性艺术,能预防早老、疾病和生殖器疲乏(简称阳痿或者不举),从而保持健康和实现长寿。或许,这将减缓人的衰老过程,并且实现“不朽”。他们发明了房中术来保护自己的身体。“房中术,古代方士所说房中节欲、养生保气之术。”

后世流传之房中术有多种形式,晋朝的方士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也有介绍:房中之法十余家,或以补救劳损,或以攻治众病,或以采阴补阳,或以增年延寿。

在大同小异的房中术里,归根结底就是控制或者避免射精。“精”太宝贵了!

最简单的方式,是在紧急关头忍住姑娘的诱惑,靠身心的定力把持住,对高潮说不。

另一种方式,则是压迫会阴,这样做的好处是,有一定几率导致精液逆行,道家信徒们相信,逆行的精液会上升至大脑,达到“还精补脑”的效果,道家学者们通常会将这种小概率事件视为中了“头彩”。不知道精虫上脑是不是就是说“中了头彩”?

中国历代研习房中术的实践者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前人不间断的实验,加之道家对升仙的执念,这是他们获得长生不老的关键之一。

童子尿是对童子崇拜的一种等而下之的体现,人们试图通过一种廉价的方式获得进补的机会,毕竟修炼房中术也并不轻松。野史中说,有位八十岁高龄的老妇,像个四十的美妇,而且倍有精神。询其缘由,老妇解释说,因为自己长期服用人尿,才有了这般光景。

童子尿的威力,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人尿为轮回酒、还元汤,童男者尤良。童子尿清热、性偏凉,主治寒热头痛、症积满腹,润肌肤、利大肠,去咳嗽肺痨,止劳渴、润心肺以及一些妇科疾病、跌打损伤和眼部疾病等,常服能祛病延年。

元代名医朱震亨在医案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小便(童子尿),降火甚速。

一句话,无论你是想治病、防病还是想延年益寿,都能“对症下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