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心的理解简单一句话(学者们这样读解)(1)

“七一”前后,沪上学习读书会、行知读书会都把话题聚焦于党的光荣历史与当下使命,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原馆长、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黎明分别为读者带来“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初心’和‘使命’”“我们的伟大事业——感受的初心和共产党人的使命”主题讲座。

李君如谈到,为什么要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解决我们党再往前走的动力问题。”他提出,这次的主题教育至少有三个意义:意义之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可以让我们在取得成绩时,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清醒的头脑。意义之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可以让我们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精神。意义之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可以让我们在面向未来,完成艰苦历史使命时,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对初心的理解简单一句话(学者们这样读解)(2)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认识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意义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懂得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及这些初心和使命是怎样形成的。李君如说,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来看,我们初心和使命是什么?这个初心和使命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主观设定的,而是反映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承担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幸福;顺应了中华大地激荡交汇的两大时代潮流,一是民族救亡的大潮,二是社会主义大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两个先锋队独特性质的客观要求。这三个“两”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了解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怎么来的,就能体会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于共产党来说,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在李君如看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非常好的重温党的历史、重温党的初心和使命、增强党性的机会。共产党和别的政党不一样,它不应该有自己的利益,不断要进行自我革命、自我进化,我们在这方面一定要保持清醒。”

对初心的理解简单一句话(学者们这样读解)(3)

张黎明的主题讲座围绕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进程、一大会址的由来及一大与会代表等主题展开。“一大会址虽小,意义非凡,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这里开始。馆内几乎每件文物,都能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这小小的18平方米石库门厅堂里,是中国共产党人梦开始的地方。”他说,上海这一红色地标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一大会址作为革命的圣地,不仅是共产党人初心的源头,也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象征着使命与担当。

回顾一大历史,与会先驱无一不是为了中国之前途、人民之福祉、民族之复兴而革命,并将个人的生计抛诸脑后。党的革命历程是艰难的,但起点却是伟大的,一大所通过的党的《纲领》及《决议》表明,我们党在一百年前已经要求以无产阶级政权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它摒弃了现实的、狭隘的、实用的理念,而将党的目标指向了共产主义、指向了全人类的命运。

对初心的理解简单一句话(学者们这样读解)(4)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3名代表汇聚在此,探讨中国的前途与命运,掀开历史新的一页。“一大13位代表是当时50多位党员的代表,他们从上海出发,不畏艰险,大浪淘沙,流血牺牲,走过了一条极其不平凡的道路。28年后的1949年,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一幅伟大的作品,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张黎明说,我们共同回忆党的历史,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共产党人的使命,回头看,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走。

党的历程充满挫折与困难,无数先烈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它的颜色。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城市,这里是党的历史上诸多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的发生地,有党史上的多个“第一”,也留下了许多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这些丰厚的红色资源,值得好好利用挖掘。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推出一系列红色衍生开发品,引人注目。比如,“树德里”笔记本为朱红封皮,用压纹形式勾勒中共一大会址“树德里”石库门的造型,匾额用烫金工艺,显得简约雅致。翻开内页,20多张手绘描绘出“树德里”的建筑细节与内饰。“初心红”笔记本封面的红色来自于一大会址的红砖,蕴含着共和国的颜色是红色的,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红色的含义。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项建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