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寿星骑狗——没路(没鹿)。

老寿星骑仙鹤——没路(没鹿)。

老太婆纳鞋底儿——千真万真(千针万针)。

老太太不认得仙鹤——高级(高鸡)。

老太太吃鸡子儿——不亏(补亏)。

老太太吃卤面——无耻下流(无齿下流)。

老太太打呵哧——一望无涯(一望无牙)。

老太太的鞋——钱紧(前紧)。

老太太端鸡窝——不简单(不拣蛋)。

老太太喝豆汁儿——好稀(好吸)。

老太太喝稀饭——无耻下流(无齿下流)。

老太太活八十——够受啦(够寿啦)。

老太太靠墙根儿——卑鄙无耻(背壁无齿)。

老太太捋胡子——假谦虚(假牵须)。

老太太摸鸡屁股(pièhuō)——终归有一旦(终归有一蛋)。

老太太纳鞋底——千真万真(千针万针)。

老太太梳头——一晚儿(一挽儿)。

老太太上鸡窝——笨蛋(奔蛋)。

老太太寻顶针儿——又忘带了(又忘戴了)。

老头儿牵瘦驴——顾不得(雇不得)。

老头儿捅马蜂窝——找辙(找蜇)。

老西儿拉胡弦儿——自顾自(吱咕吱)。

老爷坐马桶——赃官(脏官)。

老油嗦螺儿——练出来了(炼出来了)。

老鹰捕食儿——见机行事儿(见鸡行事儿)。

老蛛蛛的内脏——满肚子私(满肚子丝)。

老蛛蛛的内脏——一肚子私(一肚子丝)。

姥爷死儿子——没救了(没舅了)。

姥姥得了小儿子——有救了(有舅了)。

姥姥死儿子——没救了(没舅了)。

姥姥死儿子——没有有救了(没有舅了)。

楼顶上的警报器——事出有因(事出有音)。

馏两块儿豆腐搁一勺儿盐——贤惠(咸烩)。

流水滩头——有余(有鱼)。

琉璃瓶上安(nān)蜡扦儿——又奸又猾(又尖又滑)。

刘备夫人——没事(糜氏)。

蓟州歇后语之二(蓟州歇后语音歇)(1)

董邦达《田盘十六景》 贞观遗踪

六七八——缺酒(缺九)。

六七八九——少食(少十)。

六月儿吃生姜——服啦(伏辣)。

六月儿的山——清一色(shăi)儿(青一色儿)。

六月儿的鱼汤——不动(不冻)。

六月儿烘膏药——服贴(伏贴)。

六月儿结冰——宁夏(凝夏)。

六月儿结婚——不要面皮(不要棉被)。

六月儿六的炒面——正办(正拌)。

六月儿生孩子——孽障(热障)。

六月儿长疥疮——热闹(热挠)。

六月天儿吃薄荷——良心(凉心)。

六月天儿戴手巴掌——保守(保手)。

六月天儿晒瓦——坏胚子(坏坯子)。

六腊月儿生的——动手动脚的(冻手冻脚的)。

六辈生孩子——齐备了(七辈了)。

六八万在手儿——等吃饭(等七万)。

六九头儿刮春风——开动了(开冻了)。

六指儿挠鼻子——眼前就(dòu)是差儿(眼前就是岔儿)。

六指儿挖鼻子眼儿——净出岔子(净出杈子)。

碌碡打墙——实顶实儿(石顶石儿)。

碌碡碰碌碡——实打实儿(石打石儿)。

碌碡拴镜子——照常(照场)。

懒厨子办席——不想吵(不想炒)。

懒厨子做(zòu)席——不想给你吵(不想给你炒)。

懒木匠的锯——不错(不挫)。

懒老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烂泥下窑——不成气(不成器)。

烂屁股(pièhuo)蛛蛛——没私(没丝)。

烂袜子改背心——小人得志(小人得之)。

轮船开往亚非拉——外行(外航)。

狼啃青草——装样(装羊)。

狼头上插竹笋——装样(装羊)。

狼头上长角——装样(装羊)。

铃(léng)铛掉了舌头——不想(不响)。

铃(léng)铛掉了舌头——没想头了(没响头了)。

铃(léng)铛敲锣鼓——想在一块去了(响在一块去了)。

冷天戴棉巴掌——保守(保手)。

菱角碰粽子——奸对奸(尖对尖)。

聋子玩鸟儿——没听提(dī)(没听啼)。

聋子养鸡——提(dī)也不提(dī)(啼也不啼)。

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俩姑嫂骑马——公安(nān)(共鞍)。

俩槌儿敲一面锣——想到一块了(响到一块了)。

俩喇叭一个调儿——想到一块了(响到一块了)。

俩琵琶一个调儿——谈到一块儿去了(弹到一块儿去了)。

俩盘子三条鱼——多余(多鱼)。

俩钱儿的茶叶——充不起来(冲不起来)。

俩钱儿的茶壶——粗词(粗瓷)。

俩钱儿买个馒头——犯贱(饭贱)。

俩钱儿买个茶壶——要紧了(咬筋了)。

俩人儿打排球儿——互相推脱(互相推托)。

俩烧饼一果子——家儿吃去(夹儿吃去)。

俩手提(dī)篮儿——左难右也难(左篮右也篮)。

俩手进染缸儿——左也难右也难(左也蓝右也蓝)。

俩瞎子靠墙走——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你不扶我,我不扶你)。

两响儿炮铳升天——想到一块了(响到一块了)。

莲梗儿打人——思情不断(丝情不断)。

梁山泊的军师——无用(吴用)。

梁山好汉喝酒——大腕儿(大碗儿)。

梁山好汉九纹龙——使劲(史进)。

梁上挂猪胆——哭哭泣泣(苦苦滴滴)。

凉笳棒打兔子——不是腔(不是枪)。

凉水沏茶——硬充(硬冲)。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儿——想到一块了(响到一块了)。

两齿耙刮牛屎——捞了双份(捞了双粪)。

两代寡妇——没功夫(没公夫)。

两口子锄地——不顾别人儿(不雇别人儿)。

罗锅子上树——钱缺(前缺)。

罗锅子上山——钱紧(前紧)。

锣鼓两叉——想不到一块儿(响不到一块儿)。

骆驼安(nān)鼻子——装相(装象)。

骆驼摔个子——毁了俺(毁了鞍)。

蓟州歇后语之二(蓟州歇后语音歇)(2)

苏轼《多景楼》诗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