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项心理学的调查,向100多个司机询问他的驾驶水平如何,收到的反馈,是将近80%的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属于中高水准,要比一般人好很多。

而实际上,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群体里水平特别好或特别差的,只占群体的极小比例,一般在15-20%左右,大多数人都是普通水平。

这也是社会学上著名的二八定律,只有20%的少数人身上,集中了别人80%的聪明才智,他们很可能一出生就已经鹤立鸡群。

当你怀才不遇时你会如何面对(你不是怀才不遇)(1)

可是实际上,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打工被老板屈才,处处被生活冷待?

记得韩寒说过一句话:在互联网时代,基本没有怀才不遇的人了。

在人人用手机的年代,手机里各种内容创作平台,微博,微信、B站、抖音等等,都可以让你施展才华。

讲真,怀才不遇,已经成为稀罕品。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普通人。

普通人,都很爱高估自己,低估别人;普通人,还常常习惯于宽于律己,严以待人。

这世上,自古都有待价而沽的道理。到底是怀才不遇,还是才疏学浅、能力不够,取决于你的实力。

“才”用错了地方,

没发挥好自己真正的特长

我的一位朋友,现在是一个大公司的技术总监。不仅本人技术能力过硬,还很会培养选拔人才,为人也踏实可靠,深得老板喜欢。

但他在进入这个公司之前,一度混得并不好。他本身喜欢也擅长技术,之前却入错了行,一直在销售领域任职。虽然沟通能力过关,但他却发自内心地抗拒应酬、喝酒等社交活动,自己的生活方式简单,下班后常常废寝忘食地继续深钻技术,也不觉得累

因此在销售职位上,他做得不不开心,心力交瘁,更没有成就感。

痛定思痛,他决定放弃从事了好几年的销售类经验,重新找和自己技术背景相关的工作,从基础职位开始做起。

技术方面的工作,他从一开始就做得很是得心应手,干得很卖力,再加上责任感强,很快就被老板赏识重用。在五六年的时间里,一路升迁至今,成为公司里真正的不可或缺型人才。

对于很多没有准确定位的职场人来说,如果一开始就没规划好职业方向,最容易出现怀才不遇的境况。

比如,有人喜欢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不喜欢站在聚光灯下,他却去做了需要抛头露面的公关,怎么可能会如鱼得水?

或者有人很擅长传业授道解惑,不喜欢天天坐在电脑前面对数据报表,却在一开始就选择了会计,而不是培训和沟通方向的职位,他自然找不到工作的乐趣所在。

世界很大,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当你怀才不遇时你会如何面对(你不是怀才不遇)(2)

在这个分工日益细化的时代,不需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面面俱到的全才,反而应该培养自己的精专能力。

然后在这个领域内深耕,找准了方向,挖好属于你的那口井。

怀“才”不够,

你并没有百分百努力

前几天,朋友圈里一位自媒体朋友晒了自己的房产证,她刚刚按揭买下了一套大两居。

要知道,几年前,她还是某商城的一位化妆品专柜的BA。而如今,短短两三年内,她依靠自己的力量,买了车,又按揭了房子,人生实现逆转。

她虽然只是职高毕业,却很懂护肤和化妆,刚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美妆心得,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然后她就注册了微博微信,每天一篇文章或者视频,开始教妹子们怎么识货,怎么化妆和打扮自己。

很快她就成了很有带货能力的的美妆博主,自媒体经营得越来越好,并开了工作室,组建了自己的公司和团队。

刚开始,其实她是和柜台的另一个同事一起做的,坚持了不到一个月后,那个同事就放弃了,嫌这个工作太累人。

可是,这世上哪件事情不是看起来毫不费力,但其实背后都拼劲了全力呢?

当你怀才不遇时你会如何面对(你不是怀才不遇)(3)

这位美妆号主为了一篇文章或者视频,往往要花费数小时甚至好几天的时间,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一遍遍试妆,拿自己当实验品,成功后还需要耐心地分解操作步骤,配图编辑,剪辑等等,一整套流程下来,最后才能呈现完美效果。

这个过程的确辛苦,尤其是很多人刚开始是把它当做副业来做的,更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了。

老天不会薄待任何一个努力的人。

如今,她的那位同事依然在同一个商城里做着柜姐,拿着几千块月薪的收入,而她却已经年入上百万。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当我们在抱怨时运不济,怀才不遇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到,只有自己足够优秀,才能熠熠发光让别人瞩目。

每一个行业都是如此。门槛再高也有能够进去的人,与其自怨自艾,怀抱着受害者心态,不如在各方面努力改进自己。

更何况,现在有数不清的平台、资源、流量以及潜在的机会在等着你,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说怀才不遇。

以前看过一句话,“一个没才的人,往往会有自己怀才不遇的错觉,所以怀才不遇只是因为你并没有才。”

这话很扎心,却道出了实情。

这世界从来没有那么多的怀才不遇,其实归根到底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怀的“才”到底够不够。

“有才”才能“有用”,变现为竞争力。

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当做不下去或者进展不顺的时候,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不要抱怨这个时代不给你机会,而是要弄清楚自己有没有准备好。

还是那句话:这是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个最好的时代。

好还是坏,取决于你口袋里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