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对弈和人人对弈哪个效果好(历史上的人机对弈)(1)

人与计算机的首次对抗是在1963年。国际象棋大师兼教练大卫·布龙斯坦怀疑计算机的创造性能力,同意用自己的智慧与计算机较量。下棋的时候他有一个非常不利的条件:让一个后。但当对局进行到一半时,计算机就把布龙斯坦的一半兵力都吃掉了。这时,布龙斯坦要求再下一局,但这次却不再让子了!

计算机程序挑战跳棋冠军计算机程序“奇努克(Chinook)”,1992年,这款计算机程序向国际跳棋冠军马里恩·廷斯利发起挑战,此前这款计算机程序从未被击败过,但此次廷斯利战胜了它。

1995年9月21日,IBM公司为了庆祝IBM中国研究中心的建成,在落成庆典上,邀请国际象棋冠军谢军与挑战者--IBM公司生产的电脑对奕,经过两个小时的较量,谢军以1:1与电脑握手言和。而在2004年中国首届国象人机大战上,中国棋后诸宸连输两场,最终负于紫光之星。此后中国的国象人机大战上中国选手战败也是家常便饭。

1996年2月10日,超级电脑深蓝首次挑战西洋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但以2-4落败。比赛在2月17日结束。其後研究小组把深蓝加以改良。

1997年5月11日,在人与计算机之间挑战赛的历史上可以说是历史性的一天。计算机在正常时限的比赛中首次击败了等级分排名世界第一的棋手。加里·卡斯帕罗夫以2.5:3.5(1胜2负3平)输给IBM的计算机程序“深蓝”。机器的胜利标志着国际象棋历史的新时代。

在1997年之后人类似乎就没赢过了。1998年REBEL5:3战胜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二的维斯瓦纳坦?阿南德,自1997年至今著名的国际象棋大师与电脑对战,多是败局,或是平局。2009年PocketFritz4的棋力达到了特级大师级别,等级分2898。现在排名第一的马格努斯?卡尔森也才2882。

2004年6月12日19:00-21:00中国首届国际象棋“人机对弈”第二轮比赛再次拉开战幕,诸宸再次负于“紫光之星”。由于在6月8日的首轮比赛中,诸宸已经负于“紫光之星”。因此本次“人机对弈”,诸宸最终负于“紫光之星”。

2006年,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拼写公开赛上,“Quackle”计算机程序在决赛中以482比465成功击败了计算机程序员大卫·鲍伊斯。鲍伊斯曾于1995年获得了拼字比赛世界冠军。在与“Quackle”的决赛中,虽然前两局均战胜了,但后三局却被“Quackle”反击制胜,最终败给这款计算机程序。

“EARL”是一款单臂保龄球机器人,据称2010年8月份,曾获得300分的最高纪录。但当它与美国职业保龄球明星协会的克里斯·巴恩斯对决时,却以209比259大败。据分析,由于球道的磨损变化影响了机器人抛球的连贯性,从而最终输给了巴恩斯。

2010年,美式橄榄球运动员乔·内德尼与340磅重的机器人“Ziggy”进行了一场精彩的人机大战,最终内德尼战胜了机器人“Ziggy”。

IBM公司和美国智力竞赛节目《危险边缘》连续邀请IBM超级电脑“沃森”参加人机大赛。2011年2月16日,“沃森”战胜了该节目的两名“常胜将军”,勇夺100万美元大奖。

2012年3月,由日本研发的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围棋软件“ZEN”,在先后受五子和受四子的情况下,均击败日本武宫正树九段,这是电脑围棋首次被让四子战胜第一流职业棋手。

2013年3月,电脑围棋软件“Zen”与“CrazyStone”在受四子的情况下,均战胜日本石田芳夫九段。

2014年3月,日本依田纪基九段在均让四子的情况下,以1目的优势战胜“Zen”,以2目半的劣势不敌“CrazyStone”。

2015年3月,由韩国研发的电脑围棋软件“石子旋风”在受四子的情况下,击败日本赵治勋九段。

2015年11月,获得当年世界计算机围棋锦标赛冠军的“石子旋风”,受四子和受五子均不敌中国连笑七段,受六子取得胜利。

2016年1月28日谷歌DeepMind人工智能研究团队研究的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挑战了三度欧洲围棋冠军樊麾。在番棋赛中,AlphaGo以5:0击败了樊麾。这是软件首次在全尺寸棋盘对职业棋手的比赛中取得这样的成绩。

看完这些,杂君准备给自己脑子镶个电脑,以后请叫我智能机器人~~~哈哈

人机对弈和人人对弈哪个效果好(历史上的人机对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