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无战事》对中共地下党的编排让我感到失落和遗憾,编剧眼中的中共地下党犯错不断,不听从组织安排,违反组织纪律,犯个人英雄主义错误。
就连我们的主角之一崔中石也选择了自我暴露,没有接受组织的营救。不过好在我能理解他的选择,只是为他的无谓早逝感到悲伤。
崔中石,潜伏在北平分行的中共地下党,温润儒雅,有谋略有智慧,为了信仰坚定地走上了赴死之路。
无谓早逝,令人空生嗟叹
严春明的死是无谓的,崔中石的牺牲也是没有必要的。
毛主席在正面战场说过,“我们打仗,不在一城一池的得失”。同样道理,地下党的工作,是不是也不应该计较一时的金钱和些许利益的得失。
华北城工部已经拟好营救崔中石一家的方案,崔中石却早已选择了暴露自己,将20%股份的半年利润47万美金转到了共产党在香港的账号。虽然这也算一笔不小的钱,但为了这些,崔中石选择牺牲自己真的是没有必要!
用徐铁英的话来说,
“游刃于中央银行,财政部,中央党部,如入无人之境,如鱼得水啊,共产党内的高人像你这样的不多”。
“他们为什么为了区区这点钱,将你暴露了呢,得不偿失啊”。
来自你的对手,你的敌人的评价。
难道你不觉得你的价值远比你自己认为的要大?
我想,如果崔中石看到最终北平解放,国民党将老百姓的金银搜刮一空,而中央为了不伤一人不损一瓦,“让国民党把钱运走,把民心给我们留下”。他会不会对自己的死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和予以重新评价。
儒雅坚定,于淤泥中挺立的白荷
对于大家都觉得不值的自我暴露,为什么他会决然做出这种选择?
崔中石,北平分行金库副主任。若不是有着超强的业务能力,诚实可靠,那么想必精明的方行长不会如此重用与信任他。
方孟敖上军事法庭,他游走于中央银行、财政部、中央党部,闻变不惊,处危不乱。与徐铁英的谈判张弛有度,有礼有节,亦不卑不亢,儒雅冷静,按自己的节奏层层递进。
这样一个人,是断不会像严春明一样冲动行事的。他的抉择在他心中早已决然。我是在他和谢培东的那次谈话中感觉到的。
谢培东:“是担心我对付不了那几个国民党,还是担心经不起组织审查?”
崔中石:“。。。作为受您单线领导的下级,请您把我说的话记下来向组织汇报。”
看到这里时,我心中怪怨过谢培东,何以你要说这样的话?
后来却想着,或许谢培东的话不仅是对崔中石说的,也是对他自己说的。或许崔中石本人也对自己说过这样的话。
他们一直依靠着信仰而坚持,也因为信仰而担忧。
他心中早已厌恶自己一直身处泥塘,帮国民党高层黑老百姓的钱。盼望解脱的那份渴望,在曾可达对方孟敖诱导的时刻变得更为明晰和强烈。
他要斩断方孟敖对自己加入共产党的怀疑,斩断国民党拉拢方孟敖的企图,也让方孟敖的特别党员身份从此更为隐蔽。
他选择暴露和死亡,为向世人彰显自己心中的信仰。也为了坚定方孟敖的信仰和保护方孟敖的安全。
也许他将钱汇入香港的账户,他才感觉自己的信仰是干净的,是未沾染污泥的。
写到这里,我感到无比的悲伤。
斯文内敛,于无声处的温暖和光芒
因为方孟敖的飞行技术,共产党决定发展他。因为方孟敖的孤独,崔中石经常去看望他。
在方孟敖的心中,崔中石留给他的记忆,更多的是引领他走向共产主义的那份温暖,那份听着花好月圆陪伴的力量。
温暖带给了别人,自己奉献给了党。
家中的儿女和妻子疏于陪伴与照顾。那一份歉疚亦或就是他爱与温暖的光芒。
娇女平阳,小儿伯禽,李白之口似在表达他不能常伴儿女的那份爱与挂念,于无声处的那份温暖与光芒。
祖峰扮演的崔中石斯文儒雅,让人感觉温暖又有点冷冷的小傲娇。温润正直却又似乎满腹谋略的他,让人物形象显得饱满又充满张力。他是清风处的明月,映射着温暖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