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评审专家劳务报酬是招标代理机构一项主要成本费用开支,尤其对于开展集团化采购的招标代理机构,由于涉及资金量大、劳务报酬发放频率高,如何处理好资金安全与发放效率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从分析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应用数字化手段实现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资金安全与发放效率兼顾。

在采购实践中,评审专家作为采购活动中的一方,对于帮助采购人从众多投标供应商中筛选出最贴合实际需求的标的、实现采购物有所值产品或服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评审专家参与采购项目评审,付出了专业劳动,应获得相应报酬。评审专家劳务报酬作为招标代理机构一项主要成本费用开支,需兼顾好资金安全和发放效率,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提升评审专家获得感,激励评审专家积极主动参与到评标活动中,有效提升项目评审质量和效率。

代理机构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普遍存在问题

当前代理机构在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时,通常采用两种方式;现金发放或银行转账。不管采用哪种方式,似乎都存在要提升发放效率就要牺牲资金安全的问题,鱼和熊掌无法兼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采用现金发放资金安全风险较高

大多数采购代理机构普遍采用现金方式发放评审专家劳务报酬,评完标拿钱走人,发放很及时,评审专家很满意,但存在较高资金风险。由于现金流动性很高,现金交易无痕迹可查,是舞弊的最好手段。如果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频繁,资金量较大,资金风险会陡然增加,如出现资金挪用行为一时不容易被发现,为确保资金安全,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现金管理和发放,按照资金管理职务分离原则,需配备现金管理人员两人及以上,且《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商业银行法》《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对现金管理和操作有严格要求,手续也比较麻烦,现金发放模式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和较高资金安全风险。

(二)采用转账发放手续烦琐

转账方式发放需要评审专家提供姓名、银行账号,跨行转账还需要提供银行开户网点信息,而且为了代扣个人所得税还需要收集评审专家身份证号码。由于笔误原因时常出现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出错;在跨行转账时因开户网点信息不全或错误导致银行转账不成功,又得联系评审专家完善相关信息,再重新发起付款流程,手续烦琐。

(三)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效率低

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人员需根据评审专家评标时间编制劳务报酬发放表,代为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还要办理付款审批手续。经办人从提升个人劳动效率的角度出发,通常喜欢将一个月的单据收集齐全才办理相关发放手续,造成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时间较长。由于评标专家劳务报酬计算不及时,计算错漏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时接到评审专家投诉才发现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出现遗漏发放情况。评审专家大多超过1个月才能收到劳务报酬,有的甚至超过两三个月才收到评审劳务报酬,严重影响评审专家获得感。

提升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效率思路

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数字化进程加快,日常生活中一些业务场景如能应用到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上,势必能有效提升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效率。比如入住酒店,只要出示身份证即可完成入住登记;到银行出示银行卡就可办理各项银行业务;在个人手机银行办理跨行转账只要输入银行账号就可直接办理转账。基于上述生活场景,能否将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各业务环节用数字化手段穿插在一起,统筹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实现业务数字化和数字业务化,从而提升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效率。为此笔者探索通过搭建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管理模块,实现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全过程通过系统自动完成(见图1),并提出以下解决思路。

评审专家劳务报酬标准由谁来制定(实务解析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方式探索)(1)

一是在评审专家报到时通过信息化手段读取身份证信息、银行卡账号信息,并与抽取评审专家信息进行比对,完成专家报到和相关信息收集。

二是评审专家完成项目评审后,办理评审专家离场登记,由系统实时完成评审专家评标时长统计,根据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标准,完成评审专家劳务报酬计算。

三是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管理模块自动将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数据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推送,经财务审批流程,直接将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数据推送到银行完成劳务报酬发放。

四是财务部门完成劳务报酬发放后,通过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管理模块,以短信形式告知劳务报酬发放情况,提醒评审专家查收,如未收到劳务报酬提示该如何处理。

五是财务部门将发放失败信息转交经办人,由经办人提醒评审专家补充完善信息,重新办理转账手续。

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管理成效

云南电网物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经过市场调研完成身份证信息、银行卡信息读取机选型购买。与银行商讨通过“姓名 银行账号”即可直接转账事项,经过与多家银行的商讨,最终找到满足需求的银行,实现了“姓名 银行账号”转账模式,同时银行能及时将转账失败事项及失败原因反馈到公司财务部门。完成评审专家劳务报酬管理模块开发与上线运行,实现劳务报酬全程自动化发放,打通了管理中的“堵点”,公司在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管理上取得显著成效。

(一)资金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全部通过系统产生,可以完全匹配项目评审时间,运用区块链技术保证系统数据在传递过程中不被修改,有效杜绝数据舞弊行为发生。劳务报酬发放直接通过银行转账,每一笔资金去向都有据可查,确保资金安全。

(二)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成功率显著提升

通过数字化手段自动收集认证评审专家身份证信息、银行卡信息,提升评审专家报到效率的同时确保收集到的评审专家信息准确性达100%,为后续评审专家劳务费发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仍有个别情况导致银行转账不成功,如提供的是银行信用卡(因公司开户行不支持对信用卡转账)或过期银行卡或非本人卡。但整体而言转账成功率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公司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成功率由之前93.4%提升到96.1%。

(三)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效率显著提高

评审专家劳务报酬模块上线运行打通数据与财务信息系统接口后,实现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路,评审专家离场当天即可将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发放数据推送到财务信息系统,在财务信息系统实现发放审批。每一评标项目的劳务报酬可在2天内转到评审专家账户上,发放效率显著提升。

(四)评审专家获得感显著提升

财务部门根据银行反馈信息及时将发放成功、失败情况通过短信提醒功能向相关方传递,评审专家收到信息后可清楚掌握评审专家劳务报酬到账情况,如未收到款项,评审专家也能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款项未能到账,后续该向谁提供哪些资料。同时公司经办人也会主动与发放失败评审专家取得联系,提升专家服务水平,在劳务报酬发放上实现零投诉,评审专家获得感显著提升。

作者:李剑强

作者单位:云南电网物资有限公司

来源:《招标采购管理》2021年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