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何光远 《鉴戒录》 卷七:“会昌四年,李相公(绅) 节镇淮南日,所为尊贵,薄于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嘱致,无有面者张佑与崔涯同寄府下,前后廉使向闻佑诗名,悉蒙礼重,独李到镇,不得见焉佑遂修刺谒之,诗题钓鳌客,将俟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于言下挫之及见佑,不候,从容乃问曰:‘秀才既解钓鳌,以何物为竿?’佑对曰:‘用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以初月为钓’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用唐朝李相公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为饵,钓亦不难致’遂命酒对斟,言笑竟日,怜佑触物善对,遂为诗酒之知议者以佑矫谕异端,相国悦其取媚,故史不称之,恶其伪也”宋·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 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白曰: 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时相悚然”另 《封氏闻见记》卷十亦有王严光自称钓鳌客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海上钓鳌客典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海上钓鳌客典故(海上钓鳌客的典故)

海上钓鳌客典故

五代·何光远 《鉴戒录》 卷七:“会昌四年,李相公(绅) 节镇淮南日,所为尊贵,薄于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嘱致,无有面者。张佑与崔涯同寄府下,前后廉使向闻佑诗名,悉蒙礼重,独李到镇,不得见焉。佑遂修刺谒之,诗题钓鳌客,将俟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于言下挫之。及见佑,不候,从容乃问曰:‘秀才既解钓鳌,以何物为竿?’佑对曰:‘用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以初月为钓。’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用唐朝李相公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为饵,钓亦不难致。’遂命酒对斟,言笑竟日,怜佑触物善对,遂为诗酒之知。议者以佑矫谕异端,相国悦其取媚,故史不称之,恶其伪也。”宋·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 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白曰: 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时相悚然。”另 《封氏闻见记》卷十亦有王严光自称钓鳌客事。

唐代张佑 (一作祜)、李白皆以诗名,在谒见朝相时敢于自称钓鳌客,显示了他们的雄心和抱负。后以此典称气度不凡,抱负远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