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爆发。

时任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被炸成重伤后身亡,为了稳定局势,张学良虽怒火中烧,但仍保持冷静,决定秘不发丧,同时秘密下令严查事件真相,整个东北开始大搜查行动,东北各地关卡严查可疑人员。

一对看似像富商的夫妇正在通过关卡的时候,车里的男人神情紧张,一旁名为“小金凤”的女人轻轻拍了拍了他的手臂,告诉他不要紧张,并靠着自己熟稔的业务能力和美丽的姿容,轻松帮助其轻松通过东北军的检查。

这个男人正是参与皇姑屯事件的汉奸刘载明,日本方面害怕其泄密,因而准备将其秘密押送大连,而这个“小金凤”则是打入中国多年的妓女间谍——河村菊子,日本方面则是让她协助押送,以免刘载明向东北军泄露秘密。而她也只是日本数不胜数的女间谍中的其中一个,这些日本女间谍成为了日本军队之外最重要的侵略力量,在亚洲各地活动近50余年。

日本巫女少女的真实生活(日本为何一直无法摆脱风俗业)(1)

河村菊子

那么妓女和日本桃色业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带来了哪些影响?本期文章我就带大家走进日本桃色史

有个顺口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

日本发家有3宝,侵略、娼妓和洗脑。

侵略这方面大家都很熟悉,“黑船事件”后,日本发起明治维新运动,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洗脑靠的则是臭名昭著的军国主义以及天皇崇拜。他们认为男人就应该去开疆拓土,从娃娃开始灌输军国主义思想,而女人,她们连身体都是天皇的,自然应该为天皇奉献一切。

而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原材料,而进口最需要的就是外汇,那么如何快速获取大量外汇?明治政府想了个“好办法”。

从1868年以后,明治政府颁布了《卖Y女取缔令》,严禁民间私自性交易,但是保留了公娼馆,即官方承认合法性交易的场所,并把其中所有收益收归国有。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也是出了名的老色鬼,在面对报纸采访时还这样说:

“我不希望废除游廓(妓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日本巫女少女的真实生活(日本为何一直无法摆脱风俗业)(2)

伊藤博文

明治政府对风月场所的庇护导致日本淫风盛行,青楼林立街头。但是光靠这种方式带动经济还不够,真正要达到资本主义必须还得完成工业化这个过程,可日本同时也不具备像西方列强掠夺殖民地的能力。怎么办?

日本人的方法就是既然武力无法征服你,那就用女色征服你,他们开辟了一种新的殖民方式:X交易殖民。不得不说这个角度确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明治政府把大量的青年女性卖到国外,这一政策后来的大正政府仍存在着,仅仅在明治政府时期就对外输出了10余万名女性,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因为风俗业的人口大流动,因为她们大多聚集在南洋群岛上,因此这些女性还有个称呼——“南洋姐”。

日本巫女少女的真实生活(日本为何一直无法摆脱风俗业)(3)

电影《望乡》中的南洋姐形象

从西到上海,向北到西伯利亚,像南到印度到东南亚,她们的足迹无处不在,甚至有的被送到了非洲,几乎可以说“南洋女”遍布世界。

这样的行当日本也可以说轻车熟路,日本很早就有对性的极度渴望和原始崇拜。因为日本这个地方多火山地震,死亡可能随时会来到人民身边,传宗接代自然也就被日本人所看重,当然不只是日本,这样的文化在印度,泰国这些国家也保有着。

朝不保夕的日子同时也让日本产生了众多的神灵崇拜,侍奉神明的巫女也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不同于欧洲的巫女常常被火焚的结局,日本巫女拥有很高的地位,被认为是信徒与神明沟通的桥梁,而沟通方式就是XXOO。但是很快巫女也发现这样的方式也能有利可图,有钱可赚,于是带有宗教性质的这种行为也很快变味了。甚至一些寺院旁边就有游廓,也就是风月场所。

日本巫女少女的真实生活(日本为何一直无法摆脱风俗业)(4)

日本巫女

因为按照他们的思路,和神灵沟通自然是神圣的,那么男女交合自然也不会有错,不会有罪恶感,反而是一件光荣的事情。眼红的政府也看到了未来的钱袋子,于是只要给钱缴税就可以继续进行,公娼馆就此建立。

到了唐朝时期,儒家思想中的贞操观才开始由遣唐使传到日本,不过贞操观念传的太晚,已经很难动摇日本人根深蒂固的性文化。江户时代(也就是和我国的明代的同时期),德川家康为了削弱大名的实力,大力推行“游廓政策”,意图用女色消磨掉大名和武士的斗志,使其沉湎淫逸无法自拔。甚至竟然把“鼓励PC”作为常识教育,使得日本人对于性的道德观念和看法不断崩坏。这也直接导致了幕府晚期日本人梅毒患病率高达30%,也让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性格走上了不良的发展道路。

大家熟知的日本运动—相扑,最早也源自于女子相扑,其实就相当于贵族的女色表演,与中国南朝时期的宫体诗创作中的情景类似。而在《日本书纪》里也有这样的记载:雄略天皇在位期间,曾让宫女脱衣褪裙,穿上兜裆,让他们相扑。后来这项运动才慢慢传入日本民间。

日本巫女少女的真实生活(日本为何一直无法摆脱风俗业)(5)

幸存的慰安妇,她们需要理解和关爱

近现代的日本,打赢了大清,获得巨额战争赔款,1904年又打败老牌强国俄国,扩张野心急剧膨胀,“扬眉吐气”后,日本开始狂妄自大,认为自己已经跻身列强,又岂能容许“南洋姐”这样的黑历史和不人道事件出现和流传?于是,日本极力隐瞒真相,大量的“南洋姐”客死他乡,即使艰难回国,也会面对国民的白眼和政府的唾弃,很多人只能在偏僻的角落自我了断,活下来的人也没有医疗救助,留给她们的只有一身性病的身体和破碎不堪的心灵。

虽然后来日本禁止了对外卖淫输出,但随着二战期间日本对外不断扩张侵略,另一种更无人道的方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慰安制度。日本人认为性欲的满足可以提高日本军队的战斗力,激励士兵。于是日本人侵略到哪里,慰安所就开到哪里。服务军人的军妓必须24小时等待,每天接客高达60多次。在被侵略的国家,慰安制度更是荼毒女性的罪魁祸首,深深伤害了亚洲女性,给她们留下了一生都难以愈合的创伤。

制服诱惑在日本这一块发展更是超前,早在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就有第一套cosplay写真中的女子就是穿的护士服。因为日本在战时组织了很多随军女护士,她们名义上是护士,实际上有很多人也都沦为了慰安妇。以至于日本军营里还有流言说,只要带上了桃色写真,子弹也无法击中我。日本政府不但没有阻止流言的传播,反而还破罐子破摔,甚至变本加厉,分发大量觉醒剂(毒品),还印发许多类似花花公子的不堪入目的写真,意图激励日本士兵。不得不说和万岁冲锋一样,这样的行为简直是可笑荒唐。

日本巫女少女的真实生活(日本为何一直无法摆脱风俗业)(6)

很快日本就迎来了美国人的原子弹,“招核男儿”也陷入了战争的死亡漩涡,战后的日本也没有能够摆脱桃色业的千年毒瘤。美国人让他们保留了天皇制度,政治贵族也没有被彻底清算,而后日本再一次跳入了情色的怪圈。

1945年,美国废除了日本的公娼制度,却保留了慰安妇制度。日本政府再一次看到了机会,征召5500名慰安妇“犒劳”美军,近50万美军驻扎在日本上,这让日本看到了不用出国进口就可以获得一个无与伦比的巨大外汇市场。战争导致日本国内男性大量死亡,女性自然成了日本的主力。

美国人进入日本后,美国盛行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也传入日本,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风气在满目疮痍的日本肆无忌惮地蔓延,强烈的对比,巨大的反差带来的不是人民和政府的反思,而是日本继续投入慰安制度的决定。单单在东京,日本为美军就开办了30多家慰安所,从业人员高达5万人。花柳病也在美军中传播,滥交的同时也诞生出20余万混血儿,面对新生命的诞生,美国父亲不屑一顾,日本母亲也无力照顾,大量的婴儿被无情抛弃。其中还有是一些黑皮肤的孩子,这一点在日本电影《人证》里就有关于这方面的刻画。

日本巫女少女的真实生活(日本为何一直无法摆脱风俗业)(7)

人证电影海报

有人站着挣钱,有人躺着挣钱,战后初期的日本不单单是靠着朝鲜,越南战争赚钱,也有通过这样不入流的方式获取资金。后来的日本桃色业也依然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因而成为今天的第一桃色输出国。

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曾经戏称,日本的风俗业足以让日本50年不爆发经济危机。这可能是一句玩笑,也可能成为现实。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做小电影这一行的利润和收入是非常可观的。日本的风俗店数不胜数,有登记在册的,也有地下经营的,有把这个作为主业的,也有靠这个打零工兼职的。可以说日本桃色业已经汇聚成一张大网,把整个日本岛死死套牢。据统计,日本风俗业的产值预计达到2.3兆日元,约合人民币1500亿元,成为日本一大经济来源。

日本人口不到美国的一半,却拍摄两倍于美国的情色片,这也在无形中悄然影响着各国文化。上世纪70年代,日本五大电影公司的日活株式会社发现了一条新道路,拍摄以男性为受众的所谓“爱情片”,并且开始在电影院投放,但在公共场合,人们不方便解决生理需求。于是在后来家用录像机帮人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人们可以更私密,有自己的空间去解决蓬勃的欲望。最主要的是这种小电影价格不贵,便于人们购买。

日本巫女少女的真实生活(日本为何一直无法摆脱风俗业)(8)

日活株式会社

由此衍生出的风俗业产业革命,使得小电影公司在日本快速发展,以至于日本乃至整个世界的风俗业有了一个发展的顶峰。而伴随着泡沫经济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社畜和打工人没有过早结婚的念头,因而小电影自然成了一种必需品。历史仿佛向后倒退回500多年前的江户时代,日本淫风盛行,糜烂不堪的情况。

日本这种卖艺不卖身的风俗业又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1956年,《卖春防止法》颁布,日本风俗业不再合法,禁止产生性交易。这个举动看似打击了风俗业,实际上也促成了日本如今风俗业的构建模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商人和律师是最善于抠字眼的两类人。《卖春防止法》颁布后,全职的游女大大减少,大部分都变成了兼职,经营者提出严禁性交易的原则,但是服务过程中,顾客与服务员相爱然后顺理成章发生什么,那么就无权干涉恋爱的自由了。虽然这就是在玩文字游戏,但是为了经济,日本政府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了1985年,为了进一步规范这个行业,日本政府为了规范这个行业也为了分一杯羹,公布了风俗营业法。对风俗业的营业时间,劳动条件做了明确规定,用依法管理代替依法取缔,合作共赢。

而日本黑道势力的崛起,联动政治与金融,创立独特的政治黑金体系,风俗业也有了更加庞大的保护伞,尤其以大家熟知的山口组影响力最大。即使遭到日本警方的不断重拳打击,也没能阻碍日本风俗业的崛起。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风俗业也从原来的灰色演变成白色产业,同时还涌现出女仆,JK制服等形式,其中大量的从业人员包括年轻的女高中生,成为日本对外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日本巫女少女的真实生活(日本为何一直无法摆脱风俗业)(9)

JK制服

结语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也变得浮躁,快节奏。各类文化乱花渐欲迷人眼,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应该有选择地去接受,不能一味地沉浸其中。之前我在关于长津湖电影的评论里也说过,当今这个物质富足,繁华太多的世界,我们更应该注重精神阵地的构筑,寻找并且发扬我们自己的文化,这样我们的国民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才能不断流传下去。外来文化越是纷杂,我们越要擦亮双眼,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友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