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三部曲中主角和重要配角和反派的武力值排行。

先说结论:泰森>>叶问>张天志>=龙卷风>洪师傅>三浦将军>金山找>>廖师傅

从剧情时间线开始吧。

在第一部中,金山找在佛山踢馆可以看出,各个武馆的师傅都被虐,直到廖师傅,虽然也是不敌金山找,但是抗揍时间相对较长些。

而叶问对金山找就不用说了,轻松的吊打。

而从叶问经典1v10个日本武士中可以看出,叶问是看到廖师傅开枪被打死后心中惊讶并且愤怒,并且问了李钊“李钊!为什么要开枪?”“武痴林是不是这样被打死的?”,意思就是想告诉观众,叶问以为不管打没打赢都会被日本人无情的打死(叶问不知道武痴林是因为把三浦惹毛了才被杀的,而廖师傅是被副官打死的)。

叶问三部曲中的武力排行和删减情节(叶问三部曲中的武力排行和删减情节)(1)

叶问三部曲中的武力排行和删减情节(叶问三部曲中的武力排行和删减情节)(2)

而在李钊问“还有谁想打?”,叶问表示要自己上,证明叶问也做好了被枪杀的觉悟,此时叶问买对同胞当面被打死悲愤交加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但最后没有被枪杀,加上李钊的翻译,叶问可能以为三浦有点欣赏自己的武术才没开枪。

回到重点,叶问说自己要打十个的时候,三浦快步上前几步表示惊讶,这种惊讶表示他自己也从来没有挑战过十个,最多也就打过7,8个(而且可能是比较轻松的打赢,可能是因为日本武士在面对不是中国人的长官时留手了,导致三浦觉得自己很牛逼,不然三浦不可能和能打十个的叶问单挑)。而看到叶问稳如老狗的战斗时,三浦做出了很欣赏的表情。毕竟叶问也不能说轻松的打赢十个人,而是带着必死的决心和名族情绪打的,这种轻松和吊打金山找的轻松不一样。而叶问最多可以打15,16个。

叶问三部曲中的武力排行和删减情节(叶问三部曲中的武力排行和删减情节)(3)

而金山找和三浦呢?

在这里有原版删减的情节,金山找找到三浦告密了叶问在棉花厂并要求报酬,三浦瞧不起他把他打死了(枪杀的)。由于这里的配音是山东配音(金山找山东人),涉嫌地域黑就删了。

从金山找可以虐廖师傅,而廖师傅最多打三个日本兵(已经打了一个再挑战三个才打输的),可以看出,金山找可以打5,6个日本人。但是应该打不过三浦,两人都是硬功夫,三浦至少还打中了叶问几招,金山找根本打不着叶问。所以金山找肯定打不过三浦。

在最后其实还有一个删减情节,李钊夺过副官的枪把副官打死后,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是李钊开枪打的叶问,上台吧李钊打死了。哎,这是我看的最闹心的部分,导演可能想讽刺中国人戾气太重,没有看清楚事情往往就乘着自己的名族情怀无脑的发泄。个人以为,如果这些情节不删除,叶问第一部会是三部曲中深度最高,最后内涵,最好的,最有社会意义的一部。而不是单纯的拍成无脑爽片。不得不说香港的电影就是牛逼。这些情节都是广电要求删的。

在第二部中,洪师傅与叶问打成平手,而且就算一直打下去,赢的也会是叶问,洪师傅肯定会越打气越虚。

最后叶问对战龙卷风呢?观众看到打龙卷风叶问打的精疲力竭,满头大汗,肯定是险胜龙卷风,甚至可能都不一定打得过龙卷风,只是因为主角光还。其实不然,龙卷风力量大于叶问是肯定的,但是在最后大战中,龙卷风在打铃后偷袭叶问一记重拳,又在裁判对着叶问说“are you alright?”的时候乘叶问不注意有打了几拳,而且要求叶问不能用脚,又是在龙卷风习惯的擂台和规则下打赢的。如果是上来直接打,没有规则束缚下, 打到结束,龙卷风根本不是叶问的对手!甚至可能叶问会轻松取胜。龙卷风不像泰森,只会无脑硬刚。

同理张天志会跟龙卷风打平甚至打到龙卷风(同样是在无规则的情况下)。

而叶问对张天志是我觉得最微妙的战斗,从电影中可以看出,两人战斗都是用的咏春,两人的胜负只能说明谁对咏春的理解和感悟更深,而张天志下手狠,叶问会留手,叶问利用最后的一记寸拳定胜负,说明叶问对咏春的理解已经是大师的级别,而身体素质,战斗技巧,叶问和张天志两人相差不大,虽说张天志不敌叶问,但不能说张天志打不过龙卷风,就像我玩cf比你厉害一点,我和别人打cs我打不过,而你就不一定打不过。

而泰森是既有力量又有计谋也有技巧,在叶问用手肘对战泰森以增强对抗力量之时,泰森马上就想出了办法破解了叶问,而且叶问也没有对泰森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所以泰森是公认的第一。

那洪师傅和张天志,三浦呢?答案很明显,张天志基本上可以打赢洪师傅,而洪师傅绝对的可以虐三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