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消费市场物资匮乏,许多日用品都要凭票证供应。家庭的收入也低,各家各户都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省吃俭用,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家里兄弟姐妹多的,衣服鞋帽轮流着穿,老大穿不下了老二穿,老二穿不下了,老三接着穿。衣服鞋帽破损了或坏了,能修则修。家什也一样,坏了,能修则修。当时,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艰苦奋斗精神,“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并非是口号,事实是如此。大家共渡难关,形成了一种节俭风气。我从小耳濡目染,也就养成了能修则修的习惯,自己不能修的,就拿到修理铺去修。

一、杂物修理铺

当时,我家隔壁弄堂里的诸家大妈是位家庭妇女,她买了一台手摇补鞋机,放在家门口,给人补鞋贴补家用。过不了多久,诸家大妈连人带机被招进了岳庙外拱形门东侧的松江杂物修理铺。这是政府将分散在巷口、弄口的杂物修理手艺人组织起来,修鞋、修伞、修换拉链、缝补衣服、皮带打孔、雨鞋补漏、锅子和水壶换底、磨剪刀菜刀、配钥匙等样样都有,形成了综合性的杂物修理铺。

松江修理店(可还记得那几家修理铺)(1)

1994年,岳庙山门外修钥匙的小摊 唐西林/摄

正因为大家节约俭用,所以修理铺的生意是一天忙到晚。我家布鞋或球鞋后跟磨损了,或剪刀菜刀钝了,或钢精锅底烧坏了,也都拿去修补。修鞋师傅将球鞋后跟用胶水粘贴一小块车胎皮,布鞋在粘贴一小块车胎皮后,或用鞋钉一阵敲打,这鞋又好穿了。钢精锅底换个白铁皮的,这技术高超的是在这新旧材料的接口处,在修理师傅的一阵敲打后,形成了一圈内槽和外槽,上下套住后,又一阵敲打,竟然滴水不漏,可以放心再用上一段时间。

松江修理店(可还记得那几家修理铺)(2)

修锅底

新买的皮带孔太少,拿到修理铺,师傅将冲头放在皮带上,用榔头敲一下,这皮带上的圆孔和买来的一模一样。有的“皮带”是帆布做的,打了新孔后,师傅便会在新开的孔中安放一粒空心铆钉,一冲,铆钉的一面就向四处散开,牢牢地嵌入帆布带上,护住了新开的孔,这孔就不会被皮带扣拽得很大。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个综合性的杂物修理铺不知何因不在了,改换成了一家水果店。

二、松江小皮匠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前中期,人民北路建成后,在荣乐小区东侧围墙外靠人民北路西侧,也就是原招商市场对面,建有一排简易的临街商业用房,一个名为“松江小皮匠”的店招挂在其中。这是家黑龙江返松知青开的夫妻店,修鞋、修伞、修换拉链、皮带打孔、自行车补胎、改补衣服等等。

松江修理店(可还记得那几家修理铺)(3)

1993年,中山中路上的自行车修理摊 唐西林/摄

我也多次去“松江小皮匠”修理过鞋子和家什。那时穿皮鞋时兴在鞋跟处钉块小铁掌,走起路来格格格地响,现在想想蛮好笑的。拉链坏了,左右咬口不对称,自己捣鼓了半天还是不行,拿到铺里,师傅用钳子一摁,用蜡烛在拉链上划两下,好了。男店主很健谈,边修理边与我拉家常,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每次去都见他俩在低头忙活,手摇补鞋机咯的咯的的响声不停,边上还放着好几双待修理的鞋子,这小皮匠铺的生意也是蛮好的。

松江修理店(可还记得那几家修理铺)(4)

1998年,中山中路秀野桥附近的修鞋摊 唐西林/摄

后来,这排简易的商业用房被拆除了,成了绿化带。过了些日子,我在谷阳路、中山二路东段南侧看到搬迁到此的“松江小皮匠”。去修过几次。后来不知是房租问题,还是其他原因,又不见了他们。而那里,已形成了一个家电维修和旧家具调剂区,足有二三十家门面。我挺纳闷:这修理铺是由分散到合聚,再由合聚到分散。分散后的还似乎有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感觉,有被“赶来赶去”的味道,这究竟是怎么啦?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市区南京东路和四川中路交叉口的中央商场,是闻名全国的商品维修中心,后来也没了。是因为大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需要了呢?是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淡化了?还是大小企业都有了售后服务体系?

资料:松江微历史

作者:娄建源

编辑:韩佳怡

松江修理店(可还记得那几家修理铺)(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