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棵千年大树拍落叶(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1)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作者 / 艾青

选自 / 《中国二十世纪抒情诗精华》,作家出版社

找一棵千年大树拍落叶(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2)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还在读初中。我母亲买了辜正坤编的这本《中国二十世纪抒情诗精华》给我,同时还有两本《罗兰小语》。其时她正要跟随父亲去广东务工,因为早先湖南的那座矿行将见底,父亲便去了粤北另外一座矿上,而我留在了湖南读书,这几本书,便是她告别前的礼物,她对其中的内容了解多少,我从未问及,她后来也从未提起。

对于一个还未走出小镇的青年,这本北大教授编选的诗集算是不错的新诗启蒙老师了。艾青由于姓氏拼音是A,所以被排在诗集的最前面,同时选入的还有他那首著名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但对我来说,最洗脑的,还是这一首《树》,我很容易就背下了前一段,至今难忘。

《世说新语》里有个出名的故事,“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艾青这首《树》,总让我想起“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八个字,写树其实是写人。

过年时回家,因为不再习惯这个二十多年我没有长居的家中生活,对父母有些怠慢。我并没有注意到母亲非常伤心,后来她发微信过来,问我是不是对她很不满意?我这才发现这么些年来,与父母之间有了多么遥远的距离,“孤离地兀立着”。

母亲当年送我的书,还放在老家,她可能从来没有读过,也从来无法设想这本她不容易理解的书,也把我送上一条她不容易理解的道路。但是一个老人,看见子女沿着自己无法跟随的路途走远,是会觉得无所凭依,内心很难接受的。

人之孤离,有一种原因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提到的,他说:“我们中间的每个人对一切人、对一切事都是有罪的,而我比一切其他人更甚。”我想应该有解决的办法。

我应该把这首诗后一段背下来。

荐诗 / 照朗

2016/02/21

回复 朗读 ,或点击阅读原文,可至荔枝FM读睡首页收听元因楚雨庭雨衣的联读,配乐是《山楂树之恋》电影原声;以及大顺老汉的金华方言、普通话联读,配乐是《玉观音-母爱》。

艾青是金华人,所以我们特意请了家乡是金华的大顺、老汉两位声优来朗读这首诗。有趣的是,大顺来自金华东阳,而老汉来自金华浦江,虽然两地相距不过几十公里,但她们的“金华方言”还是有蛮多不同。闽浙赣山区的“十里不同音”现象真是名不虚传。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两地方言的微妙区别,我们在二人的联读后面附上了她们单独演绎的方言版本,不知哪一个,更接近艾青内心里响起的声音。

找一棵千年大树拍落叶(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3)

题图 / Myoung Ho Lee, Tree

值守 / 五重、范致行

诗作及本平台作品均受著作权法保护

相关事宜请联系 bedtimepoem@qq

转发告诉他们之间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