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1)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在家中布置烛台,烛火的微光仿佛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创造出另一个独特的时刻,时间在摇曳的烛光中迷失,无论是朋友聚餐还是一个人休憩,喜悦或沉静都被更为专注。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2)

作为古人重要的照明工具,烛台的历史已发展千年有余。人类的文明史和火源的取得密不可分,燃烧的火种不但可以烤熟食物还可以提供额外的光源,大大推进了人类探索世界的进程。据考证,人类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开始使用类似蜡烛的物品照明,史前文明时期的人们把脂肪或者天然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并开始懂得用蜂蜡制作的蜡烛照明。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3)

但直到公元十世纪左右,欧洲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烛台。最初只是为了安放蜡烛和油脂照明使用,因此大多为单枝,制作工艺也相对简单。到1740年之后,大多数蜡烛台上出现了蜡液托盘,如茶托一般托住蜡滴,防止高温的蜡液烫坏家具。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4)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5)

随后,烛台的设计也越来越巧妙,人们设计出带把手的烛台,以防在拿着烛台走路或上下楼梯时被蜡液或火苗烫伤。有的烛台甚至在底部安装弹簧装置,使蜡烛在燃烧过程中随着重量的减轻不断被抬高,让光源永远保持在一个高度上。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6)

不同的造型、材质和花纹,起伏多变的线条,繁复精美的纹样,被古人协调的融合在这一件件小小的烛台上,打造成集实用性、工艺性、观赏性、装饰性为一体的生活用具。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7)

18世纪以前,烛台大都是直接纯银铸造,这使它们显得相当厚重,也因此引来不少无妄之灾,比如17世纪英国内战时,就有大量的银质烛台被收缴后浇铸成银币充作战争经费使用。这也是英国17世纪以前的蜡烛台极为少见的原因。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8)

直到十八世纪,电镀工艺的发明降低了烛台的制作成本。铸造技术的进步使轧制的银箔出现在烛台制造工艺的使用上,外表仍以银箔贴制,中间裹以金属管增加强度,而管内则灌入沥青或石膏,这样做更能维持烛台平衡。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9)

一对洛可可风格加权纯银三枝烛台,西堤现藏

最终,烛台的制作成本大幅下降,开始投入批量生产。与此同时,我们现在常见的那种多枝蜡烛台也渐渐出现在了市面上。到了维多利亚时期,很多蜡烛台造型硕大,甚至有多达15个的分枝。

最精美奢华的烛台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10)

拿破仑一世和玛丽-路易斯在杜乐丽宫的婚礼宴会,极为奢华的多枝烛台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11)

帝政风格铜鎏金烛台,约1810年,白金汉宫绿色起居室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12)

“赫斯珀里得斯仙女的金苹果烛台“,The Grand Service”系列 1810-17年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13)

维多利亚时期精致的银质烛台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14)

除了照明的功能,烛台在欧洲人的家庭环境里,也是房间里必备的装饰品,烛台的材质也由最初的银质发展出铜、锡、玻璃、水晶、陶瓷等等。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15)

一对路易十五样式铜鎏金三枝烛台,西堤现藏

烛台的式样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丰富起来,人物、动物、花卉的造型都被用在了烛台的装饰上,有的烛台甚至会在蜡烛下悬挂水晶吊坠,让水晶折射烛台的光亮,使整个房间看上去更加闪亮动人。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16)

一对新古典风格切模水晶五枝烛台,西堤旧藏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17)

一对路易十五样式铜鎏金切割水晶三枝烛台,西堤现藏

在电灯已经广泛普及的今天,蜡烛的照明功能已经渐渐褪去,但是生活的情调依然不可或缺,精美的烛台,不但能成就一次浪漫的烛光晚餐,将它们置于案头、书架、茶几之上,也能为简单的生活增添不少审美的乐趣。

冷冽的波尔多的魂魄(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18)

时至今日,烛台已成为重要的收藏对象之一。即使不点燃蜡烛,烛台本身也可以成为家居摆设的一部分。当厌倦了炽热明亮的现代灯具的时候,重归烛台的摇曳柔光,也不失为一种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