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师文静

在最近热播的两部口碑大剧《流金岁月》《巡回检察组》中,演员王骁都展现了他过硬的表演实力。一个角色是职场精英杨柯,一个角色是活在底层的小人物沈广顺,前者斗志昂扬、风姿潇洒,后者纠结压抑、疲惫沧桑。两个气质截然不同的角色,都被王骁诠释得各有各的好。

流金岁月其他人评价杨柯(流金岁月杨柯他演的)(1)

王骁生长在文艺世家,母亲是著名演员王馥荔,父亲也是文艺工作者。他从小就热爱表演,27岁时正式从事表演工作。2005年王骁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真正演戏的角色,是《越王勾践》中的赵鞅。王骁曾说:“穿上戏服走上大殿的时候,觉得特别爽,自己早就该来……”

王骁饰演的每一个角色给人感觉是都立得住,也值得细细品味。《白鹿原》中沉稳朴实的白孝武,《因法之名》中虽圆滑世故但忠于正义和真相的律师陈硕,《三叉戟》中有智慧有担当的经侦队长林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三世枕上书》中不拼颜值拼喜感的司命星君……他消化且驾驭了这些角色,让观众感受到来自作品人物散发出的魅力。

流金岁月其他人评价杨柯(流金岁月杨柯他演的)(2)

因为两部新剧的角色都精彩,更多观众认识并喜欢上王骁,夸赞他“台词有功底”“演技绝了”“有自己的表演腔调”。王骁说,表演本身就是审美,是对人和事物的理解 。他也用自己的方式,保持着对表演这个职业的尊重:“有时候拍完一天戏,收工之后反应过来一场戏还有40多种演法,但为什么我选择的却是这一种演法。心理会充满一种“愤恨”。而依然能“愤恨”也就会保持住对这个职业的新鲜感。”

访谈中,王骁畅谈自己的角色和表演,谈如何开启每一个崭新的人物,剖析自己如何抓住角色与其他人物的关系,谈对表演深度的追求等。原来每个吸睛的角色背后,都有着不简单的表演。

《流金岁月》杨柯区别于大众审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流金岁月》中的杨柯很立体,他一开始更像是朱锁锁的“人生导师”,但也让朱锁锁看到了人的复杂的一面。你怎么理解这个角色?

王骁:剧本提供给我的感觉是杨柯深藏不露,但却不狡猾,还是给人一种可信赖的感觉。即便他最后离开精言集团并做出反击,观众也能理解他为何要这么做,因为他就是个职场人,在商就言商。可能我本人从外形或平时扮演的角色上来说,都有亦正亦邪的这种特质。估计导演也是考虑到这一点,让我出演这个角色。

在我看来,杨柯其实拥有一个很大的特质,他区别于大众审美,但对女性又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这也是杨柯的一个综合特点。杨柯的台词中提到,大家普遍认为他长得难看,他也说自己和朱锁锁是“长得难看的男的和好看女人的组合”。这都不是我加进去的台词,编剧就是这么写的。沈严导演也可能想了一圈,他身边谁长得难看选谁(笑)。

流金岁月其他人评价杨柯(流金岁月杨柯他演的)(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表演上,你又怎么找到角色的这种感觉的?会做什么准备工作?

王骁:每个演员进入角色的方式不一样,我的方法有点笨,需要的时间也有点长。

某一些角色,我能感觉出与他们产生了共鸣,或者说我能培养出与他们的感情时,我希望这些角色能跟我“住在一起”。最起初时,角色肯定不会常来我这儿,但我会经常琢磨这个事儿,某一个瞬间他突然就来了。此时,无论我在餐馆,还是在马路上,或在家里,我会马上找一个镜面看一眼自己,是不是真的来了。

这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进,角色开始慢慢地在身体里头长出来。长出来的时候,就很有意思,有时你会感觉“两人”共处一室,其乐融融。这听起来挺分裂的,是吧?这就是这个工种的特性。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可能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当然也有角色长不出来的时候,着急也没用。有时开拍前就出来了,有时拍过程中才出现。除了在心里培养这个角色,就是耐心等待。

前期准备角色的工作,是非常理性的。角色的形体、站姿、坐姿、说话方式等外在的东西都会考虑在内,就像炒一盘蛋炒饭、做一条糖醋鱼,程序都是开火、下油、放佐料,这都成了惯性。但是表演除了常规准备,更重要的是现场的感性反应。现场有现实的环境、真实的对手,那种表演是环境和对手刺激下给予你的。演员反应出来的东西,更多地来自对手和环境。

流金岁月其他人评价杨柯(流金岁月杨柯他演的)(4)

电视剧应展示人性多面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跟演员倪妮的对手戏比较多一些,两个人表演很默契。是第一次合作吗?

王骁:是第一次合作。倪妮是非常优秀的演员,不单指其外形、受欢迎程度,从她对表演的态度、要求上看,她也是非常优秀的。对手这种严格的态度也会激发我的表演。大家都对表演有严格要求,演对手戏时就会互相信任。互相信任了,我们就敢给予对方一些东西,也期盼着对方能给予自己东西。

举个例子。杨柯在咖啡馆里面试朱锁锁时,剧本里并没有我问她身高的台词,但在实拍时,我意识到杨柯作为销售精英,会认为手下女职员的外形条件也很重要,就临时加了一个身高的问题。倪妮的反应很快,她蹭地就站起来了,给我做了一个身高上的展示。当时我就很开心,两个人很自然地搭上了戏。

表演有的时候就像一种游戏,大家期待能把游戏玩下去,就跟打乒乓球一样,要有合适的对手。

流金岁月其他人评价杨柯(流金岁月杨柯他演的)(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流金岁月》热度很高,魅力值爆棚的杨柯倍受关注。这部剧给你带来什么收获?

王骁:每个戏对我来说都有不同的收获。收获的是什么也无法总结,就像你读完一本书并不知道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或许若干年以后在某一个生活瞬间,突然想起那本书里的某句话,就会意识到那本书带给自己了什么。

《流金岁月》拍完到现在时间并不长,要说给我带来的变化,有件事儿挺逗的,那就是我多了一批男性观众。我一直期望能收获一些男观众,这部剧实现了。男观众也被我的角色吸引,这太让人开心了。我认为这应该与销售精英杨柯的职业特点有关,销售无处不在,这个职业与观众的距离很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流金岁月》是一部女性向大剧,从男性视角来看,你觉得这部剧在刻画女性形象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王骁:我觉得这部剧颠覆了观众对常规电视剧的认知。比如,在其他剧中,一个女性角色的成长是一路阳光、一路积极向上的,是一路杀到头的,但这部剧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人生轨迹上除了善良还有别的东西,有相信也会有怀疑。杨柯跟朱锁锁坦白潘老师其实是他女朋友时,他仨人的气氛不是欢快的,而是重点展现了朱锁锁对杨柯的怀疑、失望和警觉。朱锁锁的情绪是往下的,钢琴配音也是渲染她的情绪的。这就给了观众不同的观影感受,每个人都有判断失误的时刻,每个人都有不同侧面,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流金岁月其他人评价杨柯(流金岁月杨柯他演的)(6)

沈广顺的痛苦不只有一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巡回检察组》中的沈广顺是一个特别沉重的人物,他卷入凶杀案,妻离子散,母亲患病,弟弟入狱,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处在一种煎熬中。这个角色会有很大挑战吗?

王骁:确实,这个角色太悲惨了,全剧最惨。他的家庭、他的生活都破碎了,是人生的至暗时刻。

演员需要一些心理暗示,拍这部剧时,无论是拍摄现场,还是去现场之前,我都尽量一个人独处,把自己投入到沈广顺式压抑的情绪里。也许我想的不是他的事儿,但需保证自己高兴不起来,看啥都不顺眼,看啥都不对,甚至看见镜子里的自己也很厌恶。

在很长时间里,沈广顺没有一个情绪的出口,他一直把秘密藏到最后一刻才去解开。前面所有的剧情中,沈广顺从头到尾都处在情绪饱满的愤怒、痛苦中。这个角色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让沈广顺贯穿始终的痛苦、愤怒在各场戏中是不同的。愤怒不仅是一种愤怒,痛苦也不能仅是一种痛苦,它是有递进的,分量上也是不一样的。观众会发现,沈广顺在不同的人物关系中、不同的事件中,表达出来的痛苦和愤怒是有区别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你对自己诠释的这个人物满意吗?

王骁:我很难对一个角色特别满意。观众的感受最重要,我满不满意一点都不重要。

流金岁月其他人评价杨柯(流金岁月杨柯他演的)(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巡回检察组》演技派云集,剧中你跟宋春丽老师的对手戏很多,这对“最惨母子”的感情比较复杂,两人有不少调动情绪的高潮戏。会怎么磨合表演?

王骁:这母子俩碰到一起,哪有幸福的事儿。我们两人在这40多集中,一直处在痛苦又愤怒的状态。

能跟宋老师一起演戏,真的很荣幸、很开心。如果观众能被我们演的母子吸引,其实挺不容易的。演戏得完全信任对手,作为一个晚辈,我很感谢宋老师对我的信任。她演了几十年戏,实战经验丰富,我们实力悬殊,但是我能感觉到宋老师相信我,我很感激。

我们一起创作难就难在,要对角色有相似的认知,然后再建立起剧中两人的母子关系。我们来自同一个家庭,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除了基因上的密切关系,家庭观念、生活习惯也应该是相通的。但这其实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我们互相去找对方的微妙之处,在表演中要往那上面靠,要往一起拽。要做到这些,观众才能相信我们是母子。

母子两人虽然吵闹不断、要死要活,但俩人之间也是有关爱的。这是很微妙的一种关系,需要观众去感受。我们两人需要通过举手投足中的细节、语气词去营造那种关系,这是剧本没有写出来的,需要我们互相去给予,去激发出来。一个人给出表演后,另一个人也要在真听真看真感受的过程中,做出真实的反应。其实,表演是一个挺复杂的事儿。也被我说复杂了。

挑战本身就是好玩的

流金岁月其他人评价杨柯(流金岁月杨柯他演的)(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三叉戟》《巡回检察组》《流金岁月》中的角色差距很大,都很精彩。两部《三生三世》中的司命星君、《因法之名》中的陈律师也都是剧中相对出彩、有魅力的角色。接角色是不是偏向于现实风格?

王骁:《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司命其实也偏向于现实。有观众还说我演的神仙没什么仙气,演得太现实了。他唯一那点仙气,也是旁边众神仙沾染给我的。

接一个角色的时候,如果给我的角色很好、很有趣,让我有画面感,能有一种想象的空间。角色有发展空间,演员就会去想办法填充这个空间。好玩的角色,一般会吸引我。挑战本身就是好玩的。

流金岁月其他人评价杨柯(流金岁月杨柯他演的)(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演了十几年戏的话,会不会对表演形成一种越来越深刻的认知?以饱满的激情朝着那个认知去塑造自己?

王骁:我认为表演就是审美。表演是审美的表现,是对人、事物的理解。这个东西每个人都会不同。有些优秀的演员往那一坐就是那个角色,不说词它也是一场戏。这样的演员,太可怕了。你说上半页词还不如人家往那一坐,这怎么去解释表演?他根本就没演。表演其实没有一个定论,它是理解、是审美。

有的时候,我演完一天的戏,回到房间,也不卸妆,往那一坐,突然想起刚才有一场戏,还有40多种演法,但为啥我选择的是这一种演法,心里对自己充满一种“愤恨”。对我来说,依旧能“愤恨”也是我保持对这个职业新鲜感的一种方式。

我从业的十几年中,早就经历了疲惫期、怀疑期、恐惧期、焦虑期,那是正常的,得允许各种情绪的存在。不管从事任何行业,到了一定时期,要抬头看看那些立在你面前的高山,那些无法翻越的高山,看完了之后,就可以低着头继续往前走了。

流金岁月其他人评价杨柯(流金岁月杨柯他演的)(1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你曾出国留学、工作多年,非科班出身,会不会表演的路走得更难一些?

王骁:我认为表演是需要科班出身的,这不是违心的话。像我这样非科班出身,能有活干的,一定有自己的幸运在里面,也有其他一些因素。但是我认为术业要有专攻,没有接受过表演训练的人,这条路会走得很难、很痛苦,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积攒、磨练一些东西。

我的人生轨迹上,恰巧没有机缘去上一个表演学校,但是又想干这一行,后果就得自己承担。若要是给别人建议的话,我认为得有一个系统的表演训练,有比没有好,特别是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你热爱读书,阅读很赶潮流,喜欢摇滚、拳击,这些是不是会对演员这个职业带来一些滋养?

王骁:我是一个“杂读者”,阅读种类繁杂,艺术不艺术的都读。在阅读的级别上来说,我是非常低的,不值得一提。我身边演员中阅读量很大的读书高手比比皆是。我一直认为阅读对演员有好处,能帮助我们提升想象的空间。长时间在一个固定、封闭的环境里工作,与生活的距离就会拉开,除了尽量去贴近生活,还要多阅读来汲取养分。

人总得有一些爱好吧,这么多新鲜事物不可能都热爱,有些爱好能坚持下来,就是难能可贵的。有些东西玩着玩着就消失了,有些爱好却可能坚持一辈子,这也挺好。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