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长开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校长回归讲台)(1)

校长“回归”讲台,更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新京报制图/许骁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自开学之日起,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52所区属中小学共计55名书记校长全部排出课表,陆续走上讲台,旨在发挥自身教学能手优势,为广大教师作出表率,树立教学为先的鲜明导向。

在人们印象中,中小学校长以行政管理工作为主,一般都脱离了教学岗位,虽然也有中小学校长坚持给学生上课的例子,但这还属于个别现象。

合肥市包河区出台《区属中小学书记校长参与一线教学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中小学书记校长坚守教育教学一线给学生上课。此事经报道后受到广泛关注,也说明校长“回归”讲台乃“众望所归”。

实际上,很多中小学校长都是从教学一线一步步走上来的,他们本身就是优秀教师,因为教学优异才被委以校长重任。现在当上校长,却离开了讲台,不再参与一线教学,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而长期脱离教学岗位,也可能让校长对教学一线的教师缺乏共情能力,不再能对教师工作感同身受,对教育教学一线的实际情况,缺乏切身了解,这并不利于学校管理工作。

让校长“回归”讲台,有多重积极作用。比如一定程度上,能够分担一线教师的教学压力,缓解师资紧缺的矛盾;给年轻教师们作出示范,引导与激励教师扎根教学一线;可以继续发挥所长,在教学领域发光发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为了让校长安心教学,当地新规还提到,包河区教体局将每周一作为全区教育系统“无会日”,原则上不安排须由书记校长参加的会议。此外,上级领导来学校调研、检查时,书记校长如有教学任务,无须陪同。教育局这番考虑,凸显教学优先,同时为校长减少顾虑,免去其接待负担,让他们能更好地履行一线教学职责。

校长回归教学岗位,还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不仅补充了优质教学资源,更能促进学校管理与教学良性互动与融合等作用。提升学校管理与教学能力,重视内部“优化”与革新,往往比“外援”更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也要提醒的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防止校长“回归”讲台沦为“走形式”。为此,《规定》要求,中小学书记校长所上课程要作为示范公开课及新入职教师的观摩课程,并纳入检查、评比,但不参与评优。包河区教体局将每年组织开展中小学书记校长课堂教学评比。这无疑给校长的教学任务明晰了监督考核机制——校长必须用心教学,学生方能真正受益。

让校长“回归”讲台,履行教学职责,值得各地借鉴与推广。也期待看到更多校长,走上讲台,面对面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

撰稿/戴先任(职员)

编辑/徐秋颖

校对/赵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