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自信(中宣部坚定文化自信)(1)

中宣部国际联络局局长张烨致辞(中国网 伦晓璇)

(中国网直播11月19日讯)由中国外文局指导,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改革开放40年与语言服务创新发展论坛暨2018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于2018年11月19日-2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共中央宣传部国际联络局局长张烨在开幕式上的发言中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40年的光辉历程里改革开放不仅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也为中国翻译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一方面中国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交流互鉴的精神气质,借助翻译这个桥梁和纽带,不断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学习借鉴外国的科学技术,使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在融通中外中取长补短,实现了划时代发展。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文化软实力迅速提升,为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动力,推动了翻译事业的繁荣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发展的情况更加迫切,探求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愿望更加迫切,这为中国翻译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机遇和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任务要求和工作标准。

他谈到几点分享: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国话语加速走向世界。

我们相信带有中国印记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方期待,必将促进人类文明成果的丰富和发展。我们从翻译的视角出发,运用国际化、本土化的表达,增强受众话语共鸣和情感共鸣,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话语的理解和认同。中共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我想在新时代的翻译工作要把对外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把宣传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的使命,把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作为重要目标,把讲好中国故事作为鲜明导向,把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努力方向,以精准的概念阐释和语言转换推动中国话语更加深入人心。

第二,注重世界维度,让中国话语贴近受众。

翻译是世界沟通的工具,我们应当从世界维度切入,注重译文的视野和格局,强化与受众的广联度,把我们想讲的与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使受众深切感受到我们翻译介绍的是他们关心和需要的事情。新时代翻译工作要进一步丰富翻译的内容和方法,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让中国话语变得具体、鲜活、生动、感人,让受众能够感同身受、形成共鸣。我们还要积极主动跨越思维、语言、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障碍。对外译介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译介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译介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等等,让世界不但读懂中国的现象,也能读懂中国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受众有所启迪、有所借鉴。

第三,适应传播变化,让中国话语紧跟信息时代。

当今时代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社交媒体、人工智能等等新媒体、新技术、新变革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人们的话语生产和传播方式,互联网传播带来了新的语言思维和语言现象。一些新产生的国内外热词在互联网上的热度居高不下。新时代翻译工作需要顺应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新媒体条件下受众的审美心理、接受习惯,使话语转换更符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让中国话语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有味道。同时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着力解决制约翻译工作的瓶颈问题,创新翻译工作的机制和业态,不断提升翻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翻译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