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耿向文1978年,中国最重大的经济事件,发生在一个偏僻、贫穷的小乡村那年11月24日晚,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名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农民神色紧张地在一张契约上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可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这份后来存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大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广东几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广东几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

广东几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记者 耿向文

1978年,中国最重大的经济事件,发生在一个偏僻、贫穷的小乡村。那年11月24日晚,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名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农民神色紧张地在一张契约上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可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这份后来存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大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

鹤岗农村改革“第一枪”也是在一个偏僻、贫穷小乡村打响的。

1981年,当黑龙江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尚未推开,鹤岗郊区农村正在搞试点,大家都在观望之时,我市东山区红旗乡(现改为红旗镇)峻丰村便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率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在全省、全市的前列,成为鹤岗郊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村。承包的当年,就让农民尝到了甜头,收入是上一年的一倍。

第二年,也就是1982年1月1日,中央出台关于农村工作的第一个“一号文件”,肯定了农村实行的包括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内的各种责任制,明确包工、包产、包干等都是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

忽如一夜春风来。在峻丰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的示范带动和党中央第一个“一号文件”出台的鼓舞下,我市郊区农村在1982年普遍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涌现出上千户的承包户、重点户、专业户。到了1983年,我市普遍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年11月,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总结交流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稳定完善联产承包制,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从此,鹤岗农村改革全面铺开。

前几天,当记者找到1981年在峻丰村任党支部书记、现年75岁的王永贵,向老人家了解当年峻丰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情况时,王永贵说,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刚推行时,由于谁都不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实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很多老百姓都认为虽然“吃大锅饭”穷点,但总比冒险搞包干强。在这种情况下,王永贵就特别注意收集外地成功经验,向群众反复宣传讲解党的政策,并动员村里几名党员和思想活跃的群众带头落实“包产到户”责任制,这才使峻丰村有了“鹤岗市郊区家庭联产承包制第一村”的称谓。

30多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当记者联系到峻丰村现任党支部书记连正国时,他说他对1981年峻丰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记忆非常清晰。由于当年农业生产主要靠手工劳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实改变了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劳动力,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但近年来,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又跟不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大幅提高。所以现在他们村已经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全村近万亩耕地大部分都流转给了种田大户,使更多的村民走上了务工道路,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