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回忆录全部(农场里的上海知青)(1)

农场里的上海知青

作者:贾克昌

我们农场位于长江下游的一个小岛上,站在农场的江堤上能够看到崇明岛,我们农场也有上海知青。

上海知青尚伟个子高挑,玉树临风,美如冠玉,倜傥飘逸,标准的上海小开的模式。经常穿着格子衬衫,背带裤,拉小提琴或吹小号,开口就是“阿拉上海”。农场的年轻女子都喜欢多看这个帅哥两眼。尚伟经常发海绵嘴香烟给大伙抽,当年农场大部分职工都是第一次看见海绵嘴香烟,大伙抽了他的海绵嘴香烟,反而给他起了个“海绵嘴”的绰号。在我们机修连里他什么事都做,什么事都做不来。连长说,请来了个上海少爷。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场部宣传队,是宣传队的顶梁柱。

上海知青乔乔眉清目秀,秀丽凝重,气质极佳,给人惊艳之感,是典型的上海女子的模样。乔乔的四季的时尚服装都是农场年轻女子的标杆,有的模仿,有的干脆叫乔乔帮忙代购。乔乔是万能铣床操作工,在当年她的技艺绝对一流。

乔乔的美貌让我的室友扬州知青胡宏根惊叹不已,他对我说;“看见乔乔,就明白了什么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真是个电影明星啊!”说完咂了砸嘴。我说;“你是名牌中专生,农场里最吃香的汽车驾驶员。可以试一下。”他说;“可望不可即!”

乔乔的哥哥是上海机电公司的领导,农场里采购不到的电器就到上海去找他,他陪我到楼下柜台转一圈就大功告成。每次采购结束后,他就会带我去北京东路边上小弄堂的点心店,请我吃一碗大馄饨,四只小笼包。乔乔的哥哥经常到农场里来看乔乔,帮农场 机修连介绍了不少上海的金加工业务。

孟德是上海回乡知青,中专毕业后分配在上海工作,1961年城市精简职工时,他响应国家号召,从上海回到农场,在农场轧花厂担任厂长。因为他是科班出身,不管是理论和实践,他的技术可以说绝对一流,对公差配合,公英制换算尤其是精通。回城后,我去农场看过他。他对我说,退休后的工资和你们苏州差不多,屋前房后种的蔬菜吃不完,还养鸡,养鹅。生活十分幸福。

沙宏余气质阳刚,仪表堂堂。1968年投亲靠友插队在南通农村,后入伍参军,在上海警备区担任电工,退伍就到了我们农场任电工班班长。他是农场机修连的党支部委员。他技艺精湛,也很重视对电工班的电工培训工作。我也有幸去上海沪东(五一)电机厂培训三个月,住在上海警备区的家属楼里,自带被子,睡在红木地板上,中餐厂里吃,晚餐自己用煤气烧稀饭,经常吃咸大头菜和烤麸。当年上海有煤气,红木地板的人家少之又少。

更有幸的是在培训时;正好访问上海,在欢迎队伍里近距离见到陪同尼克松总统的周恩来总理,也按照上海市政府的要求做到了态度不卑不亢。

李颀原来是上海支边知青,和农场老职工结婚后从新疆调到农场。新房里的全套家具(36个脚)和床上用品都是上海运来,让农场职工大饱眼福。婚后没有多久养了一个大胖儿子,这个儿子高中毕业考取了上海一所大学,这个外孙也园了上海外公的大学梦。

遥远的农场是荒凉艰苦的,正因为农场有来自五湖四海的知青,让那个蹉跎岁月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作者:贾克昌

转自:苏州知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