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1)

今天,人们忙忙碌碌、身心疲惫之余,许多人一想到毛主席和周总理总是感到备受鼓舞、内心暖流涌动,人们总喜欢一起聊聊两位伟人半个世纪的战友情谊和光辉人格。

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离不开毛泽东,也离不开周恩来,有人说:“谋事在毛,成事在周”,毛泽东和周恩来不仅在国内长期革命斗争中的密切配合成为美谈,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也被誉为珠联璧合。

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2)

可以说没有毛泽东,周恩来不会成为今天的周恩来;而对毛泽东,正如中共中央一些领导所说,最离不开的是周恩来。

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3)

这是因为,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人的合作,已经达到令人神往的美学艺术境界。说来也怪:毛泽东和周恩来尽管两人家族背景不同,性格不同、人生哲学不同,然而两人却神奇地具有异中之同。

韶山毛氏家族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从军打仗的传统,尚武精神突出,家族的尚武精神对毛泽东性格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4)

同时毛泽东又是一个具有强烈反叛意识的人,这与他的成长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毛泽东生长在一个典型的严父慈母的家庭,少年毛泽东常常与父亲闹情绪,小小少年正是在与严厉父亲的冲突中所形成的反叛意识和家庭尚武精神的结合,奠定了毛泽东一生性格的基本色调。

如果说,湖南韶山毛氏家族呈现出“武略之美”的话;那么,浙江绍兴(绍兴自古出军师、师爷)周氏家族则表现为“文事之优”,两者形成了明显的对照。

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5)

周恩来旧居

在周恩来身上,人们不难看出其家族前辈某些群体性格的影子,如谦恭有礼,勤恳谨慎,精明干练以及成人之美的宽阔胸怀等。

除了家族传统,家庭生活对周恩来思想性格的影响更为直接。

首先,周恩来是在浓厚的母教氛围中长大的,另一点是,周恩来虽然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宦家庭,但到他的父辈时即已衰弱,家中的进益甚至不能维持生活。所以,周恩来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难,他父亲常年外出,他十岁时即开始当家理财。幼承家计的经历使周恩来从小便积累了一定的办事和协调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那柔中带刚、愈挫愈奋的心理品质。

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6)

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核心观念莫过于“内圣外王”。他从青年时代就推崇传教兼办事之人,把学问与事业的结合视为理想的人生境界。这一人生目标,养成了毛泽东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的特点。

如果说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而周恩来更突出的是一个伟大的国务活动家。毛泽东拿主意决定大事,周恩来做参谋具体经办。

如果我们研究分析一下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记录和文章,就会发现,毛泽东重在统筹全局、提出大政方针,那真是高屋建瓴,势如破竹;而周恩来的讲话和文章更多给人的感觉是细致周密,入情入理。

所以一般说来,毛泽东确实是更多地在把握大的方向,拿大主意,而周恩来更多的则是负责协调、执行和落实。

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7)

周恩来自愿将自己隐藏在伟人身后,亦有其人生哲学的依据。

那么,与毛泽东相比较,传统人生哲学中对周恩来影响最大的核心观念又是什么呢?这就是道家所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8)

谁都承认,周恩来有儒家和墨家那种积极入世、励志勤苦的精神。他就像自己所推崇的诸葛亮那样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只要仔细品味便可发现,周恩来又呈现出一种以出世之心做人世之事的特点,他对名利得失的超然和淡泊,使他格外地能忍受劳苦乃至屈辱,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争取给世界留下深厚的遗爱。

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9)

尽管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性格的基本特征分别偏于“刚”和“柔”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但是长期政治生活的锤炼也极大丰富了他们的性格结构,因而构成十分复杂的多侧面的性格统一体。

毛泽东对自己的性格曾以“虎气”、“猴气”自喻,而周恩来的体内却潜伏着“鹰和鸽的两种极为不同的双重性格”,他在待人接物时彬彬有礼和恰如其分的温和,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曾迷住了任何一个见过他的人。尽管有时候,他也是十分尖锐严厉的。

毛泽东刚中带柔,周恩来柔中有刚,两者刚柔相济,这正是他们能够在互补互济中成就大业的性格基础。

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为什么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被赞誉为珠联璧合)(10)

两位伟人半个世纪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晚年对革命事业充满担忧,给周恩来写下了最后一首诗词,以诉衷肠:

诉衷情·赠恩来

父母忠贞为国酬,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

伟大的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