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竹林禅院(苏东坡夜宿禅院)(1)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35岁时曾在杭州担任通判,第二年年底因为公务,路过浙江嘉兴的永乐乡,就顺便游览了当地一座禅院。诗人与寺院的住持进行了一番交流,却觉得他的口音非常熟悉。诗人经过打听,才知道高僧名叫文及,竟然还是自己的同乡,于是惊喜交加。

两年后因为常州发生灾荒,先生前往巡察,再次来到永乐乡,此时却发现文长老已经身患重病。又过了一年左右,诗人在返回杭州的途中去探望对方,却得知长老已经不幸圆寂。先生深感悲痛,于是赋诗抒怀。下面分享苏轼夜宿禅院,题留了一首七律,一唱三叹,结尾更显满腔深情。

苏轼竹林禅院(苏东坡夜宿禅院)(2)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北宋 苏轼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苏轼竹林禅院(苏东坡夜宿禅院)(3)

开篇直抒胸臆,表达出先生的万分悲伤。诗人能够多次前往寺院看望长老,说明他对这位同乡非常关心,彼此也一定有很多共同话语。诗人年轻时就离开眉山,外出闯荡了多年。如今难得遇见一位同乡,他本想与对方深入交流,却怎么也难以预料,高僧这么快就羽化升天了。

鹤瘦,是指长老病重后身体憔悴;云归,委婉地道出高僧已经圆寂。作者用“初惊、旋觉”两个词语,表达出对世事无常的感触,也对高僧的不幸身世深感同情。虽然生老病死是人世间的常事,但是诗人根本没想到,他的同乡从生病到离世,竟然如此迅速。

苏轼竹林禅院(苏东坡夜宿禅院)(4)

接下来诗人继续抒写心中的悲慨,“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诗人三次来到寺院,分别见证了高僧从逐渐衰老、卧床不起,直到最后病亡的过程,虽然时隔几年,却好像只是弹指一瞬,令人万分悲痛。

佛家认为,生老病死是人世间的四件悲苦之事。苏轼只是在一个人的身上,就亲眼目睹了其中的三件事,实在让他印象深刻。诗人也在极短的时间内,感悟到阴阳两隔的无奈。

苏轼竹林禅院(苏东坡夜宿禅院)(5)

悲伤之余,先生开始抒发心中的愁情,“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苏轼伤心地说,我经常亲眼目睹生存和死亡,此时虽然并未落泪,但是同乡的不幸离去,着实让我感到极其悲愁。

生活就是这样,人们每天都会耳闻目睹很多不幸之事,但是由于与自身关系不大,大家只是略微感慨一下,很快就会将其淡忘。可是如果是自己的亲友出现了不幸之事,必然非常关心,情感上也会更加投入,所以就觉得一时间很难接受。

苏轼面对一些灾情时,即使经常看见很多令人悲痛之事,但也不会每次都会赋诗感慨。同乡的遭遇一定让先生感到了一种震撼,所以最后两句尤其耐人咀嚼,“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诗人在此化用典故,唐代名士李源无意仕途,就隐居于惠林寺,却有幸结识了高僧圆泽。他们相见恨晚,结成至交好友。后来大师预知自己大限将至,于是便对李才子说,希望我们13年后还会在杭州灵隐寺相见。

苏轼将文长老比作圆泽,表达了一种缘分未尽的深情,也委婉地抒写了自己的崇敬之意。葛洪是东晋著名的道士,曾在杭州郊外的山区修炼。诗人说这位高人已经在溪畔等待很久了,暗指自己已经萌生了归隐之心。

苏轼竹林禅院(苏东坡夜宿禅院)(6)

纵览苏轼的这首七律,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却显得一唱三叹,耐人寻味。作者首先表达出自己对同乡不幸遭遇的悲痛之情,然后感慨光阴似箭、物是人非。

颈联尤见深沉的情思,诗人虽然见多识广,依然悲慨大师过早离世,让他感觉归乡无期。最后两句则抒写了对宦途沉浮的厌倦之意,显出作者的满腔深情,以及对世事无常的遗憾。全文顿挫有致、笔力千钧,令人感叹不已。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