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情绪理论abc分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情绪理论abc分析(情绪ABC理论)

情绪理论abc分析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以上是来自百度百科的介绍,我觉得已经非常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了,多加一些字少减一些字都感觉动作多余,所以我就这么直接的拉过来凑字数了。

对于个人来说,想要成长和变强,首先第一步要做的是认识自己,看清真相,这和上学的时候开始解题前需要首先了解这些题目背后最本质的逻辑和原理是一个道理。只是人生走一遭的路上,往往会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根本,什么才是可以驱动自己日新月异变化的事实根因。

情绪ABC理论也是我最喜欢的心理学理论之一,也听说过很多类似的解读,但ABC的名称叫法,是我觉得最简单和易记的(首先要有一个名字),也是我最想推荐给大家的说法之一,因为就自我情绪管理和事态发展驱动上,这个理论说的很透,透到我们在想着做下一步前都不大可能会继续盲目继续,留给自己一个缓冲带。

不管哪一件诱发性事件,它已经发生在那里,非常客观,本身并不会主动的影响到人。那么为什么人身上会产生或这或那不同的情绪呢,那是因为每个人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会沉淀出很多个人认知,并形成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理论体系。这些想法、信念、价值观最终成为筛子漏斗,对每一个事件进行加工,形成个人对事件的印象,从而影响到了个人的情绪,进而带动个人的行为变化,推动结果演变。

你坐在树底下,苹果熟了,砸你头上,你是什么反应,正常的可能是①完了,被砸死了;②MD,好疼;③今天运气衰到家了……而牛顿则在树底下被砸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是什么原因,很简单,对于被砸这件事情,你和牛顿的认知,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你看到了事和运气本身,牛顿看到了苹果向下落的根因。这就是非常典型的ABC理论的例子。如果牛顿也是站起来一顿骂娘,各种愤愤不平,估计什么万有引力都是浮云。

大家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重点在B上,而B的产生过程我们需要注意这几点。不要讲我必须要……这件事就应该是……等绝对化要求强加于现实上,没有哪一件事在落地执行时是绝对可以成功的;不要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过分概括化解读问题,局部的小问题不代表全局都是瑕疵;不要将所有的问题都升级至糟糕至极,问题发生了结局就是,这天不会塌下来。

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全面的视角看待现实,培养自己正确积极的认知、信念、价值观,遇事留给自己一定的缓冲期来彻底认识已经或即将发生的事情,通过自我调节控制,引导情绪和行为的积极改变。

情绪ABC理论,值得你深刻理解和记住,很有可能这就是你突破自我局限的基础。


大家好!

我是守护,我选择用不同的视角寻找不一样,我相信存在即合理,每个人都有他非凡的一面,需要去发现和学习!

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成长,走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