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电视剧《澳门人家》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学者、本剧出品方代表及编剧梁振华等主创人员、观众代表参加研讨。


带你领略澳门的风华正茂学习心得(澳门学子评澳门人家)(1)


凝聚共识、铸造信念!


研讨会上,编剧梁振华首先分享了电视剧《澳门人家》的创作历程。他表示,《澳门人家》承载着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的重大命题,为此,他线上线下查阅了大量澳门史料、资讯,3次前往澳门采风,进行了10余次座谈。


前期采风几乎走遍了每一条街巷,采访了澳门各阶层、年龄段的澳门同胞,最终将故事落点到“一座城、一个国家、一群人”的概念中,讲述“一群人和岁月、时光、心灵和传统和解”的故事。


带你领略澳门的风华正茂学习心得(澳门学子评澳门人家)(2)

编剧 梁振华


整部剧作突出两个精神脉络:“有信、有心、有信心”“回归”。梁振华表示:“面对未来风雨坎坷要坚持信心,通过传递这七个字来凝聚共识、铸造信念,希望能够带来一些温暖。”


出品方代表张丽娜在发言中表示,《澳门人家》以小切口讲述大时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后台统计观看数据发现,本剧60%的观众为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足见其传递的主流精神和价值情怀,更能为受众所喜爱。


主创倾心、演员用心、剧情暖心!


在中国文艺评论协会名誉主席李准看来,“澳门人家”四个字涵盖了整部剧的故事脉络,凸显了电视剧的情怀与特点,体现出了一种特别温暖、平凡、朴素的亲民色彩。


电视剧聚焦于以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普通人家,通过梁记饼家三代人三十多年的打拼经历和命运跌宕,生动表现国家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历史进程,也形象揭示了澳门社会稳定发展繁荣的根本支柱和动力,就在于“有信、有心、有信心”的广大人民群众。


带你领略澳门的风华正茂学习心得(澳门学子评澳门人家)(3)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表示,情感的曲折性是推送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梁家三代人的悲欢离合是故事叙述的主体,其中有历史恩怨、现实矛盾、生活窘境,也感情纠葛,但是都能够体现出人性底色的坚韧,也是中华文化当中特别值得传承和能够打动人心的地方。


《光明日报》邓凯以三个“心”讲述自己的观感——“主创很倾心、演员很用心、剧情很暖心”。在他看来,“电视剧通过小小的一颗杏仁饼,让一个大的时代主题轻盈降落在老百姓中间,用一条街唤醒了味蕾、引起了共鸣,通过一户普通人家的命运折射出来几十年来澳门的恢弘变迁。”邓凯还指出,剧中的配乐同样打动人心,闻一多《七子之歌》及多首粤语童谣,为剧情发展营造出动人氛围。


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范咏戈坦言,“从有今古、有道德、有温度的‘三有纬度’来看,这部剧是达标的。”《澳门人家》突出表现出浓郁鲜明的澳门风情,地标性、日常性都是本剧的看点和亮点。此外,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尤其成功,大女儿梁舒、文哥前妻宋曼琴、任劳任怨的韩雅琪……都很好地把握了人物底色,给角色注入了生命力。


带你领略澳门的风华正茂学习心得(澳门学子评澳门人家)(4)

柯蓝 饰 韩雅琪

《中国电视》主编李跃森表示,《澳门人家》通过对亲情的强调通篇表现了澳门和内地血浓于水的伦理之情,同时完成了文化认同、 价值认同的表达;新华社记者史竞男提出,《澳门人家》具有一种文化的底蕴。从对家风、家教、家规的强调,以及对友好互助的邻里文化、饮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描写,让人看到了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优良传统,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澳门别具一格的另一面!


研讨会上,来自澳门、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的简钊贤,作为观众代表分享了自己常遇到的“尴尬问题”。


“你会说葡萄牙语吗?

我们说粤语,不说葡萄牙语的喔。”


带你领略澳门的风华正茂学习心得(澳门学子评澳门人家)(5)

简钊贤作为观众代表发言

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简钊贤分享道:“虽然澳门回归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但看到剧中阿武白色牛仔裤、白色T恤和一双豆豆鞋,让我瞬间回想起小时候我爸爸的样子。不仅仅是服装,还有很多细节处理,展示着澳门街头巷尾、社会风情。在这部剧之前,很多人对澳门不够了解,《澳门人家》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澳门别具一格的另一面。”


锁定CCTV-1黄金档

《澳门人家》正在热播!

关注“CCTV电视剧”

微博、微信、抖音官方账号

解锁更多台前幕后精彩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