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到现在,《步步惊心》开播,至今已满十年。

十年过去了,《步步惊心》和《甄嬛传》成为我心目中最好的清宫古偶剧。

初看《步步惊心》,全员皆悲的剧情,令无数观众泪流满面。每当片尾曲《三寸天堂》一响起,无数人都会被这首歌的节奏旋律带回当时剧情中的心境。

步步惊心十周年(十年后再看步步惊心)(1)

《步步惊心》当年一经播出,就让刘诗诗跻身85后小花,至今豆瓣评分高达8.4分,是刘诗诗最优秀的代表作。

《步步惊心》也成为唐人的经典制作。2019年唐人试图利用另外一部清穿经典小说《梦回大清》复制《步步惊心》的成功,结果珠玉在前,高下立现,《梦回大清》引发群嘲。特别是男主搬不动女主只能让幕后人员用梯子抬着走的花絮一经曝光,造成花絮比正剧还精彩的尴尬局面。

重温《步步惊心》,会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觉,经过岁月流逝还被观众记住的好剧,其实都是整个团队用制作诚意留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一、《步步惊心》的选角和服道化

《步步惊心》的选角堪称一绝。

剧中的四爷、八爷、十爷、十三和十四爷的剧照一出来,观众就知道这扮相稳了。

有趣的是,吴奇隆饰演的四爷第一人选是黄晓明。奈何黄晓明这个时候正陷入一个小小的玄学之中,凡是被他拒绝的角色,无一例外会爆火。

步步惊心十周年(十年后再看步步惊心)(2)

四爷这个角色让当时41岁的吴奇隆再度翻红,更因此牵起和女主刘诗诗在戏外的姻缘。

比起男性角色,刘诗诗饰演的若曦和刘心悠饰演的若兰,更令人感叹选角惊艳。

在《步步惊心》之前,有些人认为刘诗诗过于清冷出尘的外貌,会是她大红大紫的障碍。但是若曦的扮相一出来,这成为了刘诗诗最大的亮点。刘诗诗的清宫扮相特别能显露她的气质和外貌优点,服装、饰品和色系统一和谐,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又遵循满族人旗袍的传统特点。

这个扮相有多成功?其中的一张剧照,被沈阳故宫当做展品。

步步惊心十周年(十年后再看步步惊心)(3)

除了若曦,若兰的扮相一度让原著作者桐华感叹,这个扮相太有若兰的味道了,性情寡淡,自带一点哀愁,素雅不沾尘埃,但涉及到心爱的妹妹和情人时,又心生涟漪,道尽若兰无奈的一生。

石小群饰演的八福晋明慧,气场强大,性情刚毅。在八阿哥受到康熙打压时,她一个人替整个八阿哥府参加新年朝贺那一场戏,太镇得住场面了。

步步惊心十周年(十年后再看步步惊心)(4)

可以说,《步步惊心》的选角,以合适为第一原则。这比当下强行拉流量与角色之间进行“削足适履”,要好得多了。这大概也是古装丑男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吧。

二、主角有戏而配角不单薄

在剧情方面,《步步惊心》真的做到了“主角有戏而配角不单薄”。这样,整部作品的剧情才会丰满,观众追剧才能津津有味。

在题材立意上,《步步惊心》是典型的桐华风格作品。入笔平淡,然后层层深入,直抵全员悲剧的内核,令人痛彻心扉。

步步惊心十周年(十年后再看步步惊心)(5)

女主若曦因为意外穿越到清朝贵族少女马尔泰·若曦身上。在入宫之前,她是家里的霸王,姐夫家八阿哥府的团宠。入宫后,她开始真正体会皇权下人生的无力和苍白,深知身边人在权力场中的悲剧结局而无能为力,自己也在心血耗尽后,抱憾离世。全员皆悲人人皆虐的剧情,皆因有情,令人唏嘘。

一开始看《步步惊心》,很多人会感觉这是一部典型的“人人都爱我”的玛丽苏。若曦卷入九子夺嫡的宫斗之中,和剧中的康熙以及一众阿哥关系匪浅。她先和八阿哥相爱,后与四阿哥心心相知,老十尊重她,十三把她当做知己,十三爱慕她。一众帅哥都围着她,产生这种错觉不假,但马尔泰·若曦并非简单的恋爱脑玛丽苏,她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她吸引阿哥们的缘由除了特殊的亲戚关系和职位,还在于她身上浓烈的自我和自由气息。

《步步惊心》讲爱情,但爱情不是全部,全部剧情和故事走向,自带逻辑。

步步惊心十周年(十年后再看步步惊心)(6)

一般的玛丽苏,男主为了女主,不顾一切,刀山火海都要闯,但在《步步惊心》中,男主为女主所做,为权衡利弊和后果。

若曦有一次被太子看中,若曦在宫内装病,四爷和八爷在外使力,令太子自顾不暇。若曦躲过一劫后,四爷私底下来见她,告诉若曦为了不让康熙起疑,自己不会向康熙求娶若曦了。若曦当时哭得非常绝望,两个人仅有眼神接触,再无其他动作,却把深宫中的无奈很好地体现出来。

四爷登基后,若曦和他之间似乎再无阻碍。若曦对四爷召见嫔妃醋意满满,挑衅地和四爷说,她要当皇后。四爷立即说,其他名分都可以,但皇后陪伴他多年,他不能辜负发妻。这种情节设定,比起很多言情剧要更有“人品”味。

步步惊心十周年(十年后再看步步惊心)(7)

若曦成为康熙信任的奉茶女官,并不是靠她自带的女主光环,而是靠自己的业务能力。

若曦分配到御前之后,她就开始自学茶叶的各种知识,读了不少关于泡茶方面的书籍。若曦刚到八爷府上,自诩是读书人,但不懂繁体字和文言文,但入宫数年之后,读书写字不成问题,进步飞速, 还能有底气嘲笑十爷草包。

为了摸清各位阿哥的喜好,若曦特意拜托好友十三爷去打听细节,就为了工作的时候不犯忌讳。

这业务能力和习惯,符合现代人职场白领的行事风格。

三、全员皆悲后的温暖底色

四爷继位后,九子夺嫡迎来全员悲剧的结局。

但每一个人的悲剧背后,都蕴藏了几丝温暖的底色。

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和欲望,想要更多的权力和尊荣,由此引发了无尽的争斗和痛苦。这是悲剧的根源,暖色在于他们在私心欲望的背后,还有几分人性的坚持。

绿芜深爱十三,却为了不连累十三,成为八爷党攻击的口实,投水而死。绿芜死后,若曦和四爷共同隐瞒了绿芜的死因,暗中厚葬,并令绿芜之女承欢年年悄悄祭拜,让生者有念想,死者得心安。

步步惊心十周年(十年后再看步步惊心)(8)

玉檀不顾雍正警告,拒绝若曦安排她出宫的好意,只为了九爷。九爷于她有救命扶持之恩,她对九爷亦有情愫,一切为情,最终落得一个“蒸刑”的下场,却是含笑赴死。

八爷为了成全若曦出宫的愿望,逼迫四爷放人,不惜讲出他和若曦的国王,令他的处境更加恶化,最后囚禁身死。

步步惊心十周年(十年后再看步步惊心)(9)

明慧为了八爷,得意时支持他争龙椅,失意时替他争颜面。被迫和离时,刚烈到自尽而死,令人震撼。

李德全在康熙跟前做事,从不偏帮和打压任何人,只求自保,但对于若曦,屡屡提点帮扶。尤其是若曦被贬黜到浣衣局,李德全也暗中加以施以援手。

四爷对于八爷党,恨之入骨。他和母亲德妃关系紧张,但在母亲死后,对于老十四手下留情,把他圈禁在母亲旧居,算是成全。

有人说,步步惊心,其实是步步虐心。

这里面有太多的情深缘浅,爱别离。

但对观众来说,悲虐的剧情,其实是一种的圆满。幕后团队的严格把关,主创们的全心投入,让最终的作品富含生命和灵魂。现在的国产剧并不缺更大的投资和更精良的制作,但佳作匮乏,以致老剧回春,令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