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周武王灭商以后对功臣和弟弟儿子以及三皇五帝后人进行分封,这次我们还是来探讨一下春秋时期的那些诸侯国的姓氏由来。先来说说一个处于蛮夷之地的吴国。

他们的祖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我前面就说过,周代的开国君王周文王是黄帝的18世孙。而周代这一支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叫古公亶父,他是个很神奇的人。他是周文王姬伯昌的祖父,他的为人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是有些懦弱的。他居住在豳地。豳地位于陕西,而与中原文化不同、以抢掠为生的西戎也处陕、甘地区。

前文我们就已经知道,周的文化祖先是后稷,后稷相当于农业的始祖,他们特别擅长种地开垦。到太古这时,后稷其实已经没落了十几代了,但太古把先祖的农耕基因发展了一下,作为部落首领,他带着妻子部民亲自下场种地开垦,把部落治理得非常好。

家有余粮,也导致了西戎的觊觎。

太古作为部落首领,这时候却似乎没有表现出首领的威风。西戎跑来抢财物,他拱手送人。西戎又得寸进尺,带着兵马过来抢土地,他也不与西戎交锋,自己先带着家人搬家了,搬到了西岐,也就是周繁盛起来的地方。

春秋战国时期的嬴姓(史记诸侯国姓氏由来二)(1)

奇怪的是太古这种在如今看起来比较怂的行为,却并不被部民反感。部民反而全都跟着他到了西岐,西岐周边的一些小部落也纷纷来投奔。

在豳地,当西戎带兵来抢地的时候,部民其实是很愤慨的。他们希望太古这个首领能带着他们把西戎人赶走。但是太古有一个在如今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言论,他说:“西戎来打我们不过是想要我的地和人民,地和人民不过是换一个人来领导,本身没有什么损失,但是要是这些部民跟着我打西戎可能会战死,牺牲别人的父兄来让人家的子孙臣服我,这实在不是君子所为。”所以他弃城走了。”

这种把城池拱手让人的行为真的让人无法理解。

但是如果换种思维来看,若是西戎打豳地真的只是抢夺土地和百姓,不会把百姓屠杀,太古的行为倒真的算是仁义。

因为太古此时有地可迁,西岐是个西戎不好侵犯的地方,那时候会种地就可以带领老百姓致富,又可以重新发展起来,何乐而不为?况且太古那一番话,或许并不是真的想放弃那些部民的跟随,而是一番得民心之举,不然老百姓怎么全都跟着他跑呢?

实际上,太古说的那番话也确实是为老百姓在考虑了。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或许可以回顾一下徐州这个地方。三国时期,徐州可以说是饱经磨难,最开始是陶谦作为徐州牧却不明不白招惹了曹操这个煞星,为了百姓不受兵灾,他快死的时候把徐州让给刘备,结果又招来了袁术,曹操反而给刘备封侯,吕布被曹操打得来投奔刘备,后来刘备得徐州牧又被吕布抢了去,再后来,刘备又投靠了曹操,把吕布给打败。然后,曹操还有启用吕布的意思。被刘备一句话葬送。

看这一段徐州得经历就可以知道,曹操、吕布、刘备三人不过是一个成王败寇却没有生死仇怨的人而已。他们都是人才,互相之间只不过是想当对方得领导,但是败了的话又装得下孙子,在徐州这块场地上争夺一个当家作主的机会,这三个人在生命上没有任何损失,可是徐州的·百姓,还有他们手底下得那些士兵却因为三人互相之间打来打去,死的死伤的伤。从这一层面来看,太古为了百姓弃城而逃的行为可以说是十分仁义了。

但是,这种仁义得视情况而定。要是遇到白起这种士兵即使投降还会被坑杀,遇到项羽那种会坑杀降族的,那么首领弃城而走就非但不是仁义,反而是令人不齿的行为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嬴姓(史记诸侯国姓氏由来二)(2)

扯远了,我们还是来说说太古和吴国的关系吧?

我之所以猜测,太古迁地的行为其实是一种策略,因为他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

太古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太伯、二儿子仲雍,小儿子季历。太古还没有想过从儿子里面找继承人,却看到老三生了他的孙子姬伯昌之时,有些祥瑞之兆,于是就疑惑地说了一句:“我这个孙子,以后可能会让我族兴旺起来啊!”

这话太伯和仲雍一听就知道老爸是想把首领的位置传给老三了,他们也不让老爸为难,两兄弟就跑到了蛮夷之地,学戎人披头散发,搞纹身,以蛮夷的习俗生活,以此主动表示放弃继承的意思。

而实际上,周王朝也确实是靠着姬伯昌发展起来了,太伯从婴儿时期就看出他的能力也是牛逼,也说明了太伯不是单纯的仁,他其实是很懂得收拢人心,也很懂得心术,很有远大眼光的。

好吧,还是偏了点题,说回吴国的发展史。

前面说太伯和仲雍两兄弟为了让弟弟继承老爸的爵位,自己跑到了蛮夷之地,按蛮夷的习俗生活。这个蛮夷之地就是后来的吴地。太伯在那里其实相当于开疆扩土去了,因为他自己搞了个封号,句吴。

不过,太伯没有子嗣,就把位置传给了弟弟。

等到周武王灭掉殷商准备分封有功的功臣兄弟子孙的时候也并没有忘记这两个曾经给爷爷让位的大爷爷、二爷爷,就到处找他们的子孙要给他们分封土地。

仲雍的子孙在吴地也着实幸苦,周武王这才是太古的三世孙,仲雍这时候剩下的子孙周章、虞仲两兄弟已经是太古的五世孙了。周章是长兄,已经继承了句吴的君位。吴还是属于蛮夷,所以,周武王就直接给他封了侯,还需要给一个人分封到中原之地,于是就给虞仲也封了侯,就是虞国君。

所以虞、吴也都是姬姓。

说起虞,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说起“唇亡齿寒”,大家应该就司空见惯耳熟能详了,那么与之相关得虢国的来历也就有必要提一提了。

前面我们提到的周武王分封的大多是弟弟儿子,他有些长辈也得到了分封。太古的老三儿子生下了周文王姬伯昌以后,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姬仲一个是姬叔,这两个叔叔就被周武王分封到了东虢国和西虢国,姬仲和姬叔也就变成了虢仲和虢叔。西虢国后来南迁变成了南虢国,最后被晋献公假道灭虢之计给灭掉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嬴姓(史记诸侯国姓氏由来二)(3)

唇亡齿寒这个成语也就在这时候产生。

晋献公要从虞国借道去灭掉虢国。虞国君答应了,他的幕僚宫之奇就去劝阻,跟他说了虞和虢是唇齿相依的道理,他觉得晋灭了虢国以后下一步就会把虞国也给顺道灭了。

但是虞国君不同意,理由是,晋和他是同宗,都是姬姓,晋不会灭他。这理由就很扯了,首先虢跟晋也是同宗,虢跟晋甚至比虞跟晋更加亲。

因为虢是周武王的小叔叔的封国,晋则是周武王小儿子的封地,虞已经是周武王的爷爷辈分支了,亲疏关系一目了然。

这里就有必要说说晋这个所谓的诸侯国。其实在周武王首次分封的时候也没有晋开国君王唐叔虞的份。这个叔虞虽是周武王的儿子,但当时他压根没想过要给这个儿子封地。叔虞的母亲还没生他的时候就和周武王说他做了一个梦,梦里上天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儿子就姓虞,把唐地给他。

这分明就是要为还没有出生的儿子讨封的意思。等孩子出生以后,周武王给孩子取名叔虞,却并没有给他封地。

而之所以给叔虞封地却是因为还不懂事的周成王一个玩笑。周成王即位以后纣王的儿子武庚作乱,唐这个地方也乱了起来,被周公给灭了。周成王和叔虞玩耍,用一片叶子做圭跟他开玩笑说,我就用这个来分封你。

周成王自己没把这个玩笑当一回事,可是一个臣子听到了,就要求周成王赶紧分封叔虞为诸侯。因为君无戏言。

叔虞就这么玩闹着得了个诸侯,被封在了唐地,就变成了唐叔虞。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唐叔虞恐怕是唯一一个没有半点功劳就得到爵位的诸侯了。不过不管此事真假,晋确实没被周武王册封。《史记.周本纪》里面提到过周武王死后,唐叔得到了一种好谷子献给了周公,虽然没有说叔虞因此得到分封,但解决粮食问题也是一种大功劳。而且,唐叔虞一开始的封地也不叫晋,叫唐,是他的儿子即位以后把国度迁到了晋水旁边,所以把国号改成了晋。

无论晋怎么来的,可以肯定一点,晋和虢的关系要比晋和虞的关系亲多了。

晋都要灭虢了,还会跟虞讲什么宗不宗的吗?

春秋战国时期的嬴姓(史记诸侯国姓氏由来二)(4)

晋献公

况且,春秋时期,兄弟相残的事情时有发生,比如前一篇文说的殷商后人孔子祖先宋国,因为宋愍公共死后传位给了弟弟没传给儿子,儿子最后把小叔叔残害了以后,就不断出现弟弟害死哥哥的情况。

而虞国君口中的同宗晋献公更不是一个会顾念亲情的人,从他爷爷诛杀自己大伯的孙子开始,他爸又连续把诛杀了三个堂系子侄,才有了他们这一支坐上国君的位置。晋献公上位以后,担心自己嫡亲的弟弟以及爷爷辈的子孙们谋反,于是对那时还存在的那些公子们赶尽杀绝。毫不留情,甚至,更是为了宠姬的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位置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三个能干的大儿子给坑掉。所以更不会谈虞这个从太古时期就分叉的同宗有什么亲亲情了。

不过,晋之所以会要去灭掉虢国,却还有一些历史原因在里面。

晋献公的老爸和爷爷一直在干想推翻晋君自立为君的事情,而且他们连续杀了四任国君却依旧没能坐上君位,原因是周天子派了其它诸侯国来镇压他们。其中一个作为晋嫡支保护国的诸侯就是虢国,史记.晋世家就记载了周天子两次派虢公讨伐晋献公这一支的记录。而且最后晋献公想要对自己的兄弟赶尽杀绝的时候,那些公子们全都躲到了虢国去,受到虢公的保护。

虢国就这么彻彻底底得罪了晋献公这个煞星。导致灭国。

所以虽然我们分析姓氏的由来,会看到不少诸侯国时来自同一祖宗,甚至上推到皇帝会发现所有人都是同一祖宗。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家也只会疼惜自己嫡系一脉的子孙,隔了十万八千里的再论亲情其实有些不大合适。

了解姓氏的由来,不过是理清这些关系之后,看历史书上那些莫名其妙的句子会更加顺畅一些。因为历史上的诸侯混战,祖宗的关系会常常被拿来说事,如果没有系统的了解过,就会有一头雾水的感觉。

比如看《宫之奇谏假道》这篇文章时,宫之奇说了一段话:“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桓、庄分别是晋献公的亲爷爷和亲爸爸,他们的子孙就是那些被晋献公追杀的公子们。

如果不了解历史上这层关系的话,看这段句子就会觉得莫名其妙,这也是很多人读史记比较难读懂的原因。

从另一方面来说,每一个小小的历史事件其实都不是突然发生的。比如,当我们看到晋献公以一个大国跑去灭掉虢这么个小国觉得有些胜之不武的时候,却也应该看到,历年来晋国的庶支被虢国三方五次打压的事。这些事情虽然不在晋献公那个时代发生,但偏偏虢国收留了晋国那些逃亡公子,那么旧账就可以翻出来算一算了。

其实像晋献公那么无情,祖宗之事他可能也不大关心,他之所以要灭虢可能也不是报祖宗之仇,只是因为虢国挡了他的路才会被记恨,他顺道把给他让路的虞国给灭了,也证明了他的无情和蛮横。

所以攀亲带故还是得看人来的。

不过从历史的大方向来说,晋、虞、虢这三家之间大国吞并效果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为如果不是这样,最后也就不会只是战国七雄的争执了。

研究历史的发展,就不能太在乎细枝末节。

因为细枝末节有时候并不能说明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嬴姓(史记诸侯国姓氏由来二)(5)

宋宣公死前传位给弟弟

比如,宋国的宋宣王死时,不肯传位给儿子却要传位给弟弟。这个弟弟死时也不肯传位给儿子,却坚持要报答兄长的恩德,要把位置传给兄长的儿子。这看起来是兄友弟恭的情节。而且结果也挺好。别人都说宋宣公聪明,他懂自己的弟弟,弟弟一定会把位置还给自己的儿子。

其实宋宣公此举却实实在在是导致宋国内乱的主因。

自那以后,宋国弟弟杀哥哥自立的事情就时常发生了。因为宋宣公给了弟弟可以继承君位的理由,而周天子定下来的规矩却是立嫡立长。所以此后的宋国,弟弟与嫡长子都想继承君位,国家自然就会乱掉。

而晋献公对嫡亲的兄弟那么狠心,却也是有历史的原因在里头的。他的太爷爷促使大臣杀了兄长想自立,他的爷爷、爸爸也老是做着弑君的事情。那么到了他坐上了国君自然也会害怕自己的那些同宗兄弟们会效仿自己的爷爷、爸爸,把自己给干掉。

所以,宫之奇当时问虞君,晋献公诛杀桓、庄的子孙,桓庄有什么罪?如果只着眼于晋献公这一代的确没什么罪,但是的的确确是桓叔给子孙做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这才导致最后子孙相残的局面。

所以看历史不能着眼于一个点,一定要看得长远一些,要看到大的方向。

以上只是我学习历史的一些看法,有错误的欢迎在评论区指正,如果觉得我说的对你有用,请关注@江愚儿我会持续更新历史看法,咱们一起学习历史!

注:1、读音:亶(dǎn)、豳(bīn)

2、资料来源:《史记之周本纪、晋世家、宋世家、吴太伯世家、项羽本纪》,《三国志之蜀书先主传》

3、图源网络

#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