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A (The Game Awards)2016年度奖项皆已出炉,其中,最受关注的奖项——“年度游戏”被颁给了暴雪的《守望先锋》,消息一经发布,网络上各大公众讨论平台就立刻炸开了锅。有人认为《守望先锋》作为今年全球最火爆的多人在线游戏获此殊荣实至名归,也有人觉得一款纯粹的网络游戏挤掉了《泰坦陨落2》、《神秘海域4》等传统家用机大作夺得奖项确有争议。作为一名“自以为是”的“核心玩家”,同时也的确在今年把大量的游戏时间奉献给了《守望先锋》,那么,站在玩家的角度,笔者就来和大家谈一谈本次的争议话题。

守望先锋游戏局限性(单机游戏午时已到)(1)

暴雪可以算是本届TGA的最大赢家

有点儿懵

笔者最初得知《守望先锋》获奖消息的时候甚至还没来得及点开微博的评论区,一名同为主机/PC玩家的好友就立刻发来了信息——“《守望先锋》得了年度最佳游戏,居然不是‘神海4’?我有点懵……”这名好友几乎是笔者开始游戏生涯的启蒙者,虽然在如今劳碌的工作之中早已与重度玩家的行列渐行渐远,但其家中各种掌机、家用机却是一应俱全,与此同时,在《守望先锋》发售之初,他也曾对此游戏抱有极高的热情,可就在两个月前,好友突然不再上线了,其原因也在接下来的对话之中可见一斑:

笔者:还行吧,毕竟这游戏做得没啥毛病,玩得人也的确很多。

好友:主要是这游戏SB玩家太多,你打得好说你是挂,打得不好张口就骂,更多的是完全不会配合,上来选个黑寡妇站在后排就知道瞄人,抢点时间都快到了也不进点,还愣打不着人,我就觉得特没意思,不玩了。

笔者:但是你看,这种事也太好抱怨游戏吧。

好友:也是,不过它有一点我不喜欢,就是开箱子,这根国内网游充钱换元宝有啥区别?

笔者:不过好在是箱子里的东西也没影响平衡性。

好友:这倒是……

好友无法将我说服,我也意识到自己的反驳反而令对方心感不悦,于是接下来,就是一段尴尬的沉默……好友不喜欢《守望先锋》是事实,但是他所给出的理由却似乎很难成为衡量游戏优劣的标准,其实很多玩家质疑本次年度最佳游戏的原因正是如笔者的这名好友一样,只是他们在这款游戏中玩得不够开心罢了。

守望先锋游戏局限性(单机游戏午时已到)(2)

今晚我们都是神海4……

众口难调

评判一款游戏作品的好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站在大众的角度来讲,包括“画面”、“音乐”、“系统”等诸多代表了游戏制作水平的基本要素可以成为具有足够说服力的评判依据,而事实上,对玩家来说,最广泛、最直接的感受,却是玩得是否“开心”。如果一款游戏无法让一名玩家得到快乐,那这款游戏对这名玩家来讲就不是好游戏。但是作为国际性的颁奖典礼,TGA的年度最佳游戏必然是站在普遍玩家之上的角度来评判游戏的好坏,它的评判理由自然无法满足所有玩家的口味。

守望先锋游戏局限性(单机游戏午时已到)(3)

《守望先锋》是否真得“在创意与技术的各个领域都提供了最佳体验”?

TGA举办至今,虽然其主要观众对象更多是来自家用机、掌机(包括PC平台的移植作品)的核心玩家,但是奖项设置之初并没有将“玩家”的定义限定于某一平台,网络游戏玩家、手机游戏玩家理应享受同等的待遇,他们对于游戏的喜好也当然能够作为衡量游戏品质的依据。一直以来,“主机游戏”被单机玩家自豪地视为游戏市场的精英分子,而《守望先锋》的胜利则代表了业界对优质网游的肯定,“网游”在品质上战胜了“单机”,这是令很多单机玩家难以接受的。于是,争议的重点似乎又转移到了“单机”与“网游”。

守望先锋游戏局限性(单机游戏午时已到)(4)

某位反界评论家对本次事件的评价一语中的

笔者不愿在此为了这两个“约定成俗”的概念大费笔墨,只是选了两个大家都明白的词来界定我们常说的“核心游戏”与“网络游戏”。简而言之,“单机玩家”与“网游玩家”的矛盾无疑是本次《守望先锋》获奖争议的关键。实际上,《守望先锋》受到如此争议也与其自身在暴雪游戏系列中的特殊性有所关联,众所周知,暴雪出品的游戏IP几乎是兼具了“核心游戏”与“网络游戏”的优秀成分,《魔兽争霸》、《星际争霸》作为世界顶尖竞技游戏,其“单机要素”也十分丰富,波澜壮阔的游戏背景、性格丰满的角色形象甚至也令很多核心向游戏难以企及。《魔兽世界》托生于《魔兽争霸》,在拥有丰富核心要素的同时也是MMORPG的里程碑式作品。对于暴雪以往的经典IP,网游玩家视之为教科书式的经典神作,单机玩家即便不曾真正入坑,也在耳濡目染之下对其“尊崇有加”。但是,兼备“核心要素”与“网络要素”的传统却在《守望先锋》中产生了微妙的改变,游戏中剧情体验的缺失让《守望先锋》成为了一款更加纯粹的“网游”。

守望先锋游戏局限性(单机游戏午时已到)(5)

如果《魔兽世界》获得了某届年度最佳游戏的话会不会少些争议呢?

玩家VS玩家

《守望先锋》采取买断制收费,198的售价显然更加符合“单机玩家”的消费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核心游戏消费者”的目光。事实上,就在《守望先锋》的销售模式推出之时,正是一批“单机玩家”在向“网游玩家”宣传“花钱买游戏”的“新思潮”。然而在《守望先锋》荣获年度游戏的今天,却也是这些“单机玩家”在抱怨其“网游”的身份相对《神秘海域4》、《黑暗之魂3》等“单机大作”而言“低人一等”。

守望先锋游戏局限性(单机游戏午时已到)(6)

《守望先锋》当选最佳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单机玩家的“优越感”

“我花了198块钱,我想要像之前玩的那些家用机游戏一样去体验剧情,了解角色,但现在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还要去看动画、漫画、追推特,还要自己在地图里瞎猜?”笔者身边另一名中途弃坑的玩家好友如是说。在《守望先锋》之前,笔者甚至从未认真接触过任何一款网络游戏,即便是《魔兽争霸》、《暗黑破坏神》等作品也只是打通了单人剧情。然而,《守望先锋》的推出方式在当时的确令笔者为其勾勒出了一副“家用机大作”的美好愿景。如今,笔者作为一名《守望先锋》的“老玩家”,我无法否认游戏自身优异的制作水品和网络运作环境,但是,笔者却依然很难将它与以往家用机上爱不释手的“大作”们相作比较。“我只想承认《守望先锋》的确好玩,但又不想将其归为‘精品’,可是,‘精品’又是如何定义的呢?”笔者自己也没有答案。说到底,单人模式缺失和故事剧情隐晦是否要成为一款游戏的减分项?谁也没有定论,但这的确已经成为了很多“单机玩家”对《守望先锋》心生非议的理由。

其实笔者一直不太理解《守望先锋》登陆界面的提示……

守望先锋游戏局限性(单机游戏午时已到)(7)

《守望先锋》出色的剧情设定难以在实际游戏中体验

对于适应了单机剧情的“单机玩家”来说,我们习惯了在游戏中做唯一的主角,世界里所有的资源都围绕着自己的角色而存在,但是到了网游之中,我们不再具有主角光环,我们像现实里的自己一样去竞争、去对抗,有些时候,我们也会经历真实社会里的排挤、歧视和指责,这种落差往往让“单机玩家”难以适应。与此同时,“网络暴力”也是很多单机玩家对网络游戏嗤之以鼻的重要原因,尤其在竞技游戏普遍采用的“随机匹配”机制之中,很多玩家可能只有这一次共同游戏的机会,所以他们可以不计后果地相互指责、谩骂,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言语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并且经常以此为乐。他们觉得“这毕竟只是游戏啊,游戏不就是图个开心么。”是啊,这只是个游戏啊,那又何来如此的深仇大恨呢?而这司空见惯,这就是网络游戏、尤其是竞技游戏的常态,也正是这种游玩体验的“不快”直接影响了一部分玩家对于一款游戏的评价。

守望先锋游戏局限性(单机游戏午时已到)(8)

玩家环境在任何多人竞技游戏中都是个问题

说说“奥斯卡”

“简直像是KFC得了美食大奖!”笔者在一条相关新闻的底部看到了这么一条评论,点赞的人更是不在少数,除了对《守望先锋》的质疑,很多玩家甚至直接将矛头指向了TGA,他们担心这一事件会在游戏界产生不好的影响,更有甚者危言耸听道:“既然玩的人多就是好游戏,那以后游戏都不要做剧情和单人模式了,全部搞多人对战竞技就能拿大奖了吧?”既然我们将TGA形容为“游戏界的奥斯卡”,那么笔者就试着用“奥斯卡电影奖”来类比一番。在一部以讽刺现代社会为主题的动画片《马男波杰克》中,主人公波杰克也经历了一次奥斯卡竞选,在参加颁奖典礼之前,波杰克的经纪人对他说:“奥斯卡不会让你永远快乐,不会解决你的任何问题,你赢得了奥斯卡奖,第二天你还是你自己,但那一晚绝对是美妙的一晚,我认为你值得享受那美妙的一晚。”同奥斯卡一样,TGA对玩家来说是一次盛典,奖项只是对作品本身和制作者的嘉奖,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并不能改变电影本身或者整个行业。更多情况下,更多的观众只是因为一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奖”而得知了这部电影的存在,他们在这之后可能会去观看,会去评论,但那也只是个人的兴趣所向,与奖项和电影界风气再无关联。

守望先锋游戏局限性(单机游戏午时已到)(9)

KFC:喵喵喵???

结语

从来没有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能够符合所有影迷的口味,奖项本身也从未尝试着去改变任何影迷的兴趣取向。就算KFC真得拿了美食大奖又有什么关系呢?想要健康饮食的食客依然不喜欢它,追求高尚品味的星级餐厅也当然不会转行去做炸鸡快餐,况且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的食客来说,一顿可口的快餐才是他们满足感和幸福感的真正源泉。笔者并不知道《守望先锋》究竟应该算是“快餐”还是“正餐”,可就它的口味而言,“年度最佳”的确是有说服力的,TGA想要告诉玩家们这样一款美食的存在,但至于要不要去吃,评价如何,那就是每个人的选择了。

守望先锋游戏局限性(单机游戏午时已到)(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