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汉尧

《红楼梦》故事刚刚开篇,曹公就安排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从此,刘姥姥这个“积年的老寡妇”,就同贾宝玉、林黛玉等红楼人物一样,广为流传,深入人心了。马瑞芳老师对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进行了最精当的概括: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忍耻求告;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知恩还礼;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仗义救难。刘姥姥目睹了贾府极盛时期,也见证了贾府衰败的日子。我们通过刘姥姥的眼睛看到了王公贵族的盛衰,也体会到了百味杂陈的社会人生。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所展示的是一幅立体的画卷,帮助我们多侧面多角度品读红楼故事。下面我们就随着刘姥姥的脚步,叩开红楼之门吧!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结果和作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1)

一、朝叩富儿门

“千里之外,芥荳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就是刘姥姥的家,今年年关已近,但因贫穷“家中冬事未办”,于是全家人公推刘姥姥去贾府向王夫人、凤姐求告。刘姥姥说:

“倒还是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候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刘姥姥还真有点“光棍”精神,反正只是舍一付脸面,在当今社会中脸面能值什么呢?有利才是最大的实惠。于是刘姥姥就来到了荣国府。那么,刘姥姥是如何叩开富儿之门,见到主子凤姐的呢?

第一步从大门蹭到角门。“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王府候门人来车往,达官显贵宝马香车,这阵势如何不吓住乡下贫婆子呢?刘姥姥为了压住自己惶恐的心情,“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这“一掸、一教、一蹭”,便把贫婆子内心的慌张与自卑生动地勾画出来了。“掸了掸衣服”,完全是无意义的下意识的动作;“教了板儿几句话”,从昨天晚上,到今天过来的路上,不知跟这“一无所知”,“才五六岁的孩子”叮咛了多少遍!“蹭到角门前”才是刘姥姥最无奈的举动,“蹭”格外形象,大门不敢进,只好去角门看看情况。谁知角门上有一伙“挺胸叠肚”的人把住门呢!原来这深宅大院不是我们的农家小院,可以随便进出的。刘姥姥只好陪着笑,向这些“门卫”“太爷”们打听入门的法子。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结果和作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2)

第二步从前绕到后门。有一位年老的好心的“门卫”告诉了刘姥姥,她的“经纪人”周瑞住在后门上。大门不敢进,角门不能进,只能走后门,可悲可叹!贾府宁、荣二府把整个宁荣街占了大半条街,而在后门上的背街处全部住着贾府的寄生者,一是服务贾府的众多仆人;二是贾府宗族里其他贫寒的子孙。相对于贾府而言,后门上就是“贫民窟”。就是这个“贫民窟”对于刘姥姥而言,也是大且富也,岂是我辈真正的贫寒之家所能想象比拟的。“刘姥姥……遂携了板儿,绕到后门上”,一个“绕”字就把贾府之大活活画出来了。当刘姥姥来到后门上时,原来这里也是一片繁华地:“只见门前歇着些生意担子,也在卖吃的,也有卖玩耍的物件的,闹吵吵三二十个小孩在那里厮闹。”刘姥姥拉住一个小孩问“周大娘”住哪里?谁知孩子们答道:

“那个周大娘?我们这里的周大娘有三个呢,还有两个周大奶奶,不知是哪一行当的?”

这后门上能养活这些做生意的人,吵吵闹闹就有二三十人小孩,姓周的仆人就有五个!曹公这些不经意的叙说,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什么是“钟鸣鼎食”之族。

第三步从周瑞的住房逶迤来到大姐儿的东厢房。刘姥姥终于在后门上找到能够引荐的人,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周瑞家的为什么能够帮助刘姥姥呢?只因昔年他丈夫周瑞争买田地一事,其中多得刘姥姥女婿狗儿之力。于是周瑞家的便把刘姥姥引进了自己的住房,“命雇的小丫头倒上茶来吃着”,并安排小丫头去打探消息。在王熙凤吃午饭的节点上,周瑞家的带着刘姥姥逶迤往凤姐的住处来。但是,依然不能直接去见凤姐,周瑞家的先让刘姥姥在倒厅等候,自己进到院子与平儿商量,平儿同意后,方将刘姥姥带进院子,“于是来至东边这间屋内,乃是贾琏的女儿大姐儿睡觉之所”。也就是说,刘姥姥现在总算可以在东厢房里等候凤姐的召见了。那么此刻的刘姥姥心情如何呢?《红楼梦》书中写了刘姥姥三个表现:一阵迎面扑来的香气,让她飘然如入云端;满屋耀眼争光的饰物,让她头悬目眩;遍身绫罗,插金戴银,花容玉貌的平儿,让她误以为是主子。这里已经不是她有限的知识能明白的了,“此时惟点头咂嘴念佛而已”。其实,我们现在依然没有见到主子,但是从贾府仆人身上已经感受到了贾府的富贵,周瑞家的可以买地,可以雇小丫头,可想主子家该有多少土地,多少佣人仆从!平儿也不过是一个仆人,那等装束气质,“一般家庭的小姐也是不如的”,可见贾府的主子又是何等骄奢!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结果和作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3)

第四步从东房到西房,千呼万唤拜见凤姐。等凤姐摆饭用餐完毕,从“千里之外”赶来的刘姥姥,总算可以面见真佛了。在凤姐与刘姥姥正式交谈之前,曹公就凤姐用餐的奢靡,装束的华贵进行了精彩的描述,中间还穿插了“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轻裘宝带,美服华冠”的贾蓉,找凤姐借名贵装饰品“玻璃炕屏”的故事。这些描写主要是为了突现凤姐的威权与富有。刘姥姥拜见凤姐的目的就是为了乞求施舍,但是贫婆子的自尊心让她无法开口,在周瑞家的反复提示督促下,“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最后也只得忍耻求告。面对刘姥姥的乞求,凤姐笑道:

“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我…..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我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

凤姐这番表白:我都不知道与你是亲;我家也有艰难之处;二十两银子不论多少,也算是一种照应吧,“拿了去罢”。刘姥姥当初不过想来碰碰运气,得了一家人一年的生活费,如何不“喜的又浑身发㾕起来”呢,于是她便千恩万谢之后回家过年去了。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结果和作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4)

二、“不过大家取个笑儿”

比起“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也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确名震天下,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口头禅”了。“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不过是带了些枣子倭瓜并些野菜,“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她不过是来回报上次凤姐的恩赐。不过,更为幸运的是,她被贾母选中:“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于是,正如夏志清先生所说,刘姥姥便成了“贾府太太们精神上的调剂。”“女篾片”在这儿快乐了几天,的确也给贾府里这些太太们带来了几天痛快的笑声。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刘姥姥是怎样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逢迎贾府太太们营造欢乐氛围的。

一是逢迎不同人的口味编讲故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地位显著提升,起居都在贾母房中。为了让贾母高兴,刘姥姥首先“便把些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说与贾母”,然后“又搜寻些话出来说”,最后“便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讲”。“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她绘声绘色地讲述乡野中事,候门公府中这些太太们何曾听过这些话,加之刘姥姥又会察颜观色,特别灵动,所以深深地打动了贾府太太们。刘姥姥讲一个极标致的红衣少女雪夜抽柴的故事,本想迎合在座的各位年轻的金钗们,不料故事正在进行中,贾府马棚“走水”(失火)了。虽说贾母是天下最会享受生活的人,但她历经坎坷,尤其是生活在专制时代,整日诚惶诚恐,尤其是对灾难更是格外恐惧。少女抽柴的故事,虽然对贾宝玉极具吸引力,“情哥哥偏寻根究底”,他“盘算了一夜”并去寻访抽柴女的下落。但是贾母断然阻止了这个“惹出火来的”的抽柴故事。刘姥姥灵机一动,马上调整方向,讲了一个九十多岁老奶奶的故事,老奶奶虔心向佛,感动观音菩萨,让她三代单传之后面临绝户的当口,生了一个雪团儿一般的孙子,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呢!“这一席话,实合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听住了”。一场“脱口秀”能让人入神,不得不佩服刘姥姥“信口开河”的水平。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结果和作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5)

二是作贱自己追求最大的喜剧效果

贾母带刘姥姥进大观园,把刘姥姥乐的手舞足蹈,她具有现代一些喜剧演员的表演天赋,一上台就把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让观众与自己很快融为一体,有些演员故意展示自己的弱点,甚至作贱自己去追求效果。刘姥姥就是具有这方面的才干。早上大家进到大观园,李纨送来菊花,贾母便拣了一枝簪于鬓上,而刘姥姥呢?却让凤姐“横三竖四的插了一头”打扮成了个老妖精,刘姥姥却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

于是,贾母和众人笑的不住。

众人先到潇湘馆,“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刘姥姥故意让出路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走布满苍苔的土路,边走边吹着牛皮,“不相干的,我们走熟了的,姑娘们只管走罢。可惜你们那绣鞋,别沾脏了”。正在洋洋得意之时,咕咚一跤跌倒。

于是,众人拍手都哈哈的笑起来。

在酒席上,刘姥姥故意要换酒杯,引起凤姐鸳鸯将“黄杨根整抠的十个大套杯拿来”, “刘姥姥两手捧着喝”,大有梁山气概,只可惜最后还是醉了,这时她是靠过量饮酒让众人发笑。当然,最经典的笑是在酒席开始的时候,刘姥姥在贾母刚刚宣布“请”的时候,突然站了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这是《红楼梦》里最经典的场面之一。刘姥姥有本事把大家逗笑,曹雪芹就有本事把这个场景定格为永恒。众人都笑的“弯腰屈背”,同时也给贾府主子们一人一个特定镜头,可以说每个的笑都是“唯一”,都深深地烙印着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但是恪守大家闺秀风范的薛宝钗,凡事慢半拍的“二木头”贾迎春,心如搞槁木死灰的年轻寡妇李纨,她们三人在曹公的笔下却没有笑。众美大笑图中没有了她们,我们难道不觉得有点遗憾吗?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结果和作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6)

三是以限知甚至无知,戏说所见所闻,从而引发欢笑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在凤姐的房中,就用“打箩柜筛面”、秤砣等农村生产生活中的东西,比附当时高端奢侈品“自鸣钟”。这一次刘姥姥进入贾府核心区,所见所闻大多超过了她的知识范围,正如刘姥姥自己所说,“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过的,都经验了。”于是,刘姥姥就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戏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营造笑点从而达到大伙快乐的局面。在酒席上,刘姥姥把“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比如为“叉把子”而且风趣地说,“这叉把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引起“众人都笑起来”。刘姥姥还故意将鸽子蛋比作鸡蛋,而且说道“这里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刘姥姥用她幽默的语言,配上她的肢体动作,又一次引发众人大笑,“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刘姥姥不知道“茄鲞”是茄子做的,不知道那套酒杯是黄杨木做的,误将八哥子认作老鸹子,“众人听了都笑将起来”。到栊翠庵品茶,刘姥姥“一口吃尽”贾母递给她的半盏“老君眉”,而且评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一个农村的贫婆子,居然在一群贵族面前评茶,也只能引起“贾母众人都笑起来”。刘姥姥的限知在于农村,所以,在行酒令时,刘姥姥说“大火烧了毛毛中。”“一个萝卜一个头蒜”。“花儿落了结了结个大倭瓜”。刘姥姥的酒令可谓“本色”,“众人大笑起来”。刘姥姥的酒令俗没有问题,但是作为农村人,却不能认识自己生产的产品了,比喻茄子、黄杨木,也不认识天天与农村人打交道的鸡子、八哥了!更不会享受自己生产的茶叶了。这正象贾宝玉到乡下去,不认识各种农具一样。他们都一样受到了嘲笑,嘲笑之余难道不能引发我们某些思考吗?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结果和作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7)

三、嗟彼胜骨肉

我们说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何等慌张拘禁,面对贾府博大凤姐威仪,刘姥姥连话都不会说了,尽说些粗鄙而又倒味口的话,什么“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甚至当着凤姐说板儿是她侄儿。这些十分不得体的话语,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一扫而光,刘姥姥表现十分睿智幽默,前后为什么判若两人呢?首先是因为两次的目的不一样。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就是为了银子,实质上就是一种乞讨,“君子不食嗟来之食”,有过激者宁可饿死,亦不可失节而食“周粟”,所以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在情感心理上始终处于下位,加之慑于凤姐之威,刘姥姥便只有了自卑。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拿些新鲜菜蔬去报恩,完全没有了任何心理负担,所以就表现的格外灵动。其次是因为两次的遭遇不一样。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凤姐不仅威仪逼人,故意显摆自己的权威,而且十分看轻刘姥姥,不仅不太承认这门子亲戚,而且施舍二十两银子之后,立马就要送客了。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其待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贾母凤姐都要留下刘姥姥住上几天,当刘姥姥与贾母见面之后,真可谓“老寿星”遇上“老亲家”,“投上缘分了”。贾母平易近人,刘姥姥放松了心态,于是便有了刘姥姥口若悬河的天才表演。所以宽松的外部环境,对一个人才能的发挥十分重要。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结果和作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8)

当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贾府已经败落,凤姐的女儿巧姐已被其“狠舅奸兄”所卖,受凤姐之托,在一个很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刘姥姥把巧姐救出火坑,很可能是从“烟花巷”中救出了巧姐,而且“忍耻”纳巧姐为外孙媳妇,巧姐嫁给板儿之后,过上了农村妇女自食其力的生活。巧姐的这个结局比《红楼梦》续书的结局更符合曹雪芹的总体构思。我们可以从脂评以及巧姐的判词等文本依据之中,作出合理的推测。

巧姐的判词是一画一诗,画上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诗云:

事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预示巧姐命运的“红楼梦曲”《留余庆》如是说: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红楼梦判词和曲子,应该说是红楼金钗们命运的定论。从巧姐的判词和曲子分析,巧姐应该为其“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所害,正因为其母凤姐曾救济过刘姥姥,积的阴功,留有余庆,使巧姐“巧得遇恩人”“忽遇恩人”。刘姥姥救出巧姐,从事发情况来讲一定突现一个“巧”字,从时间节点上看,贾府已败而且已经家亡人散。甲戌本第六回有脂批云:“此回借刘妪,却是写阿凤正传,并非泛文,且伏二进三进及巧姐之归着。”“脂砚斋”应该是看过曹雪芹全部创作的重要人物,他所透露的应该是曹公的一个总休构思,那就是让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而且与巧姐的归宿紧密相关。甲戌本第六回,在刘姥姥忍耻求告处,脂批又云:“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庚辰本第四十一回,在巧姐与板儿交换柚子佛手的情节处,也有两条脂批:

“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

“柚子即今香圆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隐隐约约,毫无一丝漏泄,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结果和作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9)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好了歌注》有云:“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有诸多红学专家认为这些都可以证实巧姐为刘姥姥所救。关于这个方面的探轶,专家们还有很多的文本和脂批依据,在此不一一列举。

曹雪芹最擅于把两种极端的人事予以并举,让读者在极强烈的对比中认知人性。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就是把与贾府“略有些瓜葛”的小人物,与贾府正枝的“狠舅奸兄”进行对比,将人性的恶与善撕开给读者看。所以戚序本第六回有回前诗曰:

朝叩富儿门,富儿犹未足。

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

刘姥姥作为贾府兴衰的见证人,当贾府衰亡,人口风流云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时候,也只有乡下贫婆子刘姥姥伸出援手,救巧姐于水火,为贾府留下人脉。倘若凤姐还在,她难道只会有“嗟彼胜骨肉”的感叹吗?

四、一个叙事的“头绪”

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写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呢?按照曹公自己所说,人多事杂,“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正好把刘姥姥进荣国府作一个叙事的“头绪”,慢慢展开红楼故事。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发生在红楼梦刚刚拉开序幕的第六回,在此之前作者已经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对荣国府进行了介绍,现在又通过与“贾府有些瓜葛”“芥荳之微”的小人物之眼,让读者再一次走进荣国府,重点是对王熙凤进行再次全面推介。正如脂砚斋所说,“此回借刘妪,却是写阿风正传”。冷子兴介绍王熙凤说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林黛玉进荣国府时,读者也通过黛玉进一步认识了“放诞无礼”的“凤辣子”。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通过姥姥之眼,逐步展开对凤姐的描述。首先是衬笔,用周瑞家的显赫衬托主子凤姐之富贵,用平儿装束华丽衬托主子凤姐之气质。然后也是按照“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办法,采用“旁白”借周瑞家的直叙凤姐:

“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万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她不过。……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结果和作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10)

最后是通过刘姥姥的视觉和听觉,逐笔皴染。自鸣钟金钟铜磬般的响声;“主子下来了”小丫头们的跑声;摆饭时一二十个妇人们“衣裙窸窣”声;以及凤姐吃饭时的鸦雀无声,那是何等气派!当刘姥姥进到房间看到凤姐那装束打扮,举手投足以及侃侃而谈时,真真的让人“心眼儿里爱不过来”呢?读者诸君也就和刘姥姥一样,被这位贵妇人彻底俘虏了。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主要是对大观园进行再次介绍。在此之前,作者已通过“试才题对额”贾政游园,以及“归省庆元宵”元春游园,对大观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次“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贾母带领刘姥姥游园,再一次从刘姥姥的眼中介绍了大观园。贾政游园时工程刚刚完工,主要是介绍园林建筑,元春游园是贾府“烈火烹油”的大喜事,主要煊染的是气势场景以及灯饰夜景,而现在大观园的各个建筑里已住进了红楼金钗,所以这次介绍大观园,不仅介绍了建筑的巨大和美丽,更重要的是对建筑里的主人们也进行了延展性素描。比如写潇湘馆,刘姥姥看到了窗案上的笔砚和书架上的书籍,可见林黛玉的文才还是来自她的勤奋。然后通过窗纱引出“软烟罗”之“霞影纱”,不仅是对贾母见多识广的夸赞,更是对贾府生活奢糜的直接揭露。再比如对秋爽斋的描述,正好与探春开朗大度,才华超群吻合;对蘅芜院的描述,正好与宝钗冷静持中恪守规范契合。

当然,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品茶栊翠庵”。妙玉在《红楼梦》中正面出场仅有两次,还有一次是黛玉湘云凹晶馆联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妙玉觉得两人联诗至此“果然太悲凉了”,于是出面止住,自己亲笔录下她们的联诗,并续上了一大段诗。这一次主要是通过茶这个角度对妙玉进行了描写。妙玉亲自为贾母献茶,“捧了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里面放个成窑五彩小盖盅”,而且她知道贾母不吃六安茶,给她上的老君眉,茶水是“旧年蠲的雨水”。然后妙玉请宝钗、黛玉喝“体已茶”,宝玉也尾随而至,在这里介绍了妙玉的茶具,茶水以及对饮茶的理解,也对她们之间的互动作了些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妙玉孤僻高傲的个性。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我们已无法看到曹雪芹的天才描写了,仅仅只能依据“脂批”和文本信息,合理推测大致结果。“三进”主要写刘姥姥仗义救难,这种世道轮回穷通交替,让多少人唏嘘落泪。根据脂批,贾府败亡家世沦落,贾宝玉寒冬腊月围着破毡,饥肠辘辘,何等凄凉。事实上,曹雪芹为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家败落之后,曹公也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正因如此,曹公对“朝叩富儿门”的艰辛,应该是有深切体会的。曹公好友敦诚《寄怀曹雪芹》诗云:

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在《红楼梦》里,我们也能感受到了曹公这种悲苦的心情。当王夫人给刘姥姥一百两银子之后,叮嘱刘姥姥说:“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一席话,让多少人潸然泪下啊!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结果和作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11)

五、一面镜子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刘姥姥酒醉之后,误入怡红院,扎手舞脚仰卧在怡红公子的床上,满屋的酒屁臭气。如此雅致,且如天宫里的仙女一般的绣房,遭此一劫,让人为之一哭。我们已经说过曹雪芹最擅长把两个极端的人事并列着对照,让读者在极端的反差中思索人生百态。刘姥姥品茶栊翠庵,就是把一个极粗俗的刘姥姥,与一个洁净高傲的妙玉对写。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也是雅与俗的一个极端对照,其中也暗示着以后的穷通变化。刘姥姥进怡红院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以为是自己的亲家,刘姥姥笑道:“你好没见世面,见这园里的花好,你就没死活戴了一头”。刘姥姥对自己“亲家”的责骂,与自己清醒时分明是两种不同表现,当凤姐把一盘子花“横三竖四”的插了刘姥姥一头时,刘姥姥似乎十分轻松自得,而且还打趣的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刘姥姥站在这面镜子面前,酒后吐真言,似乎有更多的隐痛。

刘姥姥面前的这面镜子,不仅照出了雅俗穷通的变换,也照出了人的内心与外表的不同。《红楼梦》中有一面“风月宝鉴”,正反可以照出不同的结果,如果你只看到一面,往往会误入歧途,堕入迷津。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荣国府从极盛到败亡的全过程,她也正如一面镜子“立此存照”认人们反思个中滋味。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结果和作用(刘姥姥三进荣国府)(12)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有一个著名的“螃蟹帐”贾府吃一顿螃蟹,花掉了我们一家人一年的生活费,何等奢侈!在酒席上,刘姥姥为一两银子的鸽子蛋而叹息,实质上也是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反差而嗟叹!在潇湘馆贾母要用高档的”软烟罗“糊窗户,而刘姥姥又一次悲叹“我们想他作衣裳也不能”,贫富的差异叫人心寒。用贫婆子的眼光,看贾府奢靡的生活,更有一种强烈的反差。当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宁不悲呼!

刘姥姥的确是位乡野贫困之人,只是与贾府“略有一些瓜葛”然而她知恩投报,最后仗义救难,把巧姐从火海之中救出,但是,那些生于富贵之家,贾府至亲骨肉的“狠舅奸兄”们,却“爱银钱忘骨肉”丧尽天良。这些人在穷苦的刘姥姥面前还能奢谈人性么!醉金刚倪二豪爽义气,主动伸出援手帮助贾芸解决困厄,而他的亲舅舅卜世仁却铿吝刁滑,无聊的真是不可理喻。人性在亲情面前如此苍白,难怪曹公都感叹,“事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有人说,刘姥姥是受恩于贾府,所以才有救巧姐的举动,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刘姥姥受贾府恩惠,报答贾府是理所应当。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红楼梦》中其他一些人是怎么作为的呢?贾雨村受恩于甄士隐,他却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昧着良心让甄士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同样是贾雨村,得到贾府的荫庇,官运亨通,然而当贾府沦落时,贾雨村落井下石,让贾府败得更加彻底。再来看看在兵部候缺的孙绍祖,他与贾府世交,而且孙家是贾府的门生,当年贾府应当大恩于孙家,而且将二小姐迎春许配与他。孙绍祖仅仅是发现贾府开始走下坡路,就对迎春摧惨折磨,“觑着那,候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贾雨村饱读诗书进士出生,孙绍祖官宦之家在京候缺,然而他们人性泯灭,畜牲不如。刘姥姥目不识丁,“小小一个人家”却能仗义救难,的确应当受人尊重。刘姥姥这面镜子所折射的人性的光芒以及人生百态,该有多少令人沉思的话题啊!

(图片来源于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