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创业经历吧

2011年我辞掉了县城老师这份旱涝保收的工作,偶然的机会在成都接手了一个冒菜店经营至今,现在有10个直营店,少的每天有900元左右利润,多的每天有3000元左右利润。

教师副业开餐馆,我放弃了教师这个铁饭碗开了一个小餐饮店(1)

避免广告嫌疑 打个码

在不断羡慕和纠结中我放弃了教师工作

2006年,师范毕业的我,回到了小县城,子承父业在老家的一所高完中做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端了一个铁饭碗,任教初中历史,在这期间还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当时很多同学毕业后并没有选择在体制内做老师,而是去了北上广教育培训机构,混得好的收入肯定要比我高很多;还有一些同学在家庭的支持下自己开了培训班。

由于自己刚入社会,还属于愤青阶段,心性极不稳定,很羡慕那些收入比自己高而且还在大城市的同学。

就这样,自己内心纠结了几年时间,到底要不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直到2011年6月,一个同县在深圳培训机构工作的同学回来,晚上一起吃饭喝酒,谈人生、谈理想,从他的口中我也了解到了作为一个深飘的艰辛,但是他通过几年不为人知的努力,做到了公司的中层管理,并在未来几年内有很大的机会被派到一个省会城市做总经理。当晚,我就下定决心要去大城市闯一闯,看一看。

7月,在家人的强烈反对和责备中提交了辞职书。

8月底,在交接完工作后,才开始计划我TM去哪里?该买去哪个大城市的火车票?去做什么?

我的创业经历

正当我对未来迷茫时,在成都开冒菜店的亲戚因为家里突然有事不能继续做了,于是我去接手了亲戚的店,跟着他学会了配方和炒制底料的技术,留下了店内的两个服务员。这个店在成都的一个城中村,80平米,周边都是自建房,主要的顾客群体就是刚参加工作租住在这里的年轻人和来成务工的民工及家属,有两个商品房小区。

接手之初,由于我跨行太大,也没有人指导我该怎么经营,每天营业额还不到1000元,到月底给了工资,再除掉房租和其他成本,自己也所剩无几,那时也没有更多的钱去改善店面的装修形象,更谈不上做宣传了。于是做了一些调整,在没有更好的条件改变生产资料的前提下,那就找内因,强细节,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将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第一步:着手开始改善店内环境

1、我把店内地板全部用洗涤剂洗一遍,晚上员工下班了就自己趴在地上用钢丝球擦;

2、把桌椅板凳全部用84消毒液和洗涤剂擦一遍;

3、把店里所有设备的锈迹和油污全部清理干净;

4、把墙上有脱落墙皮的地方全部用小装饰遮住;把店里以前过时的宣传画全部替换了。

就这样我用了5天时间,每晚都是凌晨后才回到出租屋,把店内的环境改善了许多,客人都说看起很卫生、干净。后来,我每周都坚持用一个下午时间不接待顾客,把桌椅板凳都搬到店门口擦拭,再用一个下午进行擦地板、擦设备、擦灯等大扫除。

第二步:内部环境得到了改善,我就着手外部形象的改善。

1、我和门店左右两边的店家商量,由我出钱,把贴满小广告的墙柱刷一次,再喷个颜色。这个事情我不擅长,就找了一个在天桥下等生意的漆工,包工包料花了340元。

2、经过仔细思考,还是决定将店招换了,于是找了广告铺,把店招换成了当时很流行的生态木和内嵌灯珠的吸塑字,我要求用最亮的灯珠。花了3100元,心疼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面我保持对店招每个月一次擦拭,自己搭梯子上去搞,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帮隔壁店家的招牌一起擦拭了(自己干净不如旁人都干净)。

3、把店门口的地板拖了又拖。

4、店招换了后,我保持店招24小时常亮,无疑我成为了整条街最亮的招牌,很远就能看到。

5、将卷帘门用钢丝球加洗涤剂擦拭一遍,在我还没有开门的时候,我的门口24小时常亮的店招再加9成新的卷帘门,无疑是整条街最靓的仔。

通过以上的调整和改变,陆续有更多的客人进店了,生意逐渐好起来了,一个月后,我平均每天的营业额能稳定到2600元。

第三步:做以上调整的同时,提高菜品和口味。

我在自己下厨煮菜、调味的同时,尽量与顾客互动,听取客人的意见。主要提取了大多数客人提出比较多的同样的意见进行调整。

1、每天早上6点就去菜市采购,把卖得不好的菜品进行了更换,采购和新增了更加新鲜、更受喜爱的肉类。

2、努力提升自己的切菜水平,将菜切得更均匀。

3、同时厚着脸皮去请教一些火锅底料和冒菜底料制作的大师,把自己的配方进行了优化,做出来的味道更受顾客喜爱。

4、每周抽三个小时时间,去白家、西部食品城等市场去了解生鲜价格和餐饮用品的动态和价格,自己店里不好的东西及时进行更换。

第四步:调整自己和员工的个人形象及服务

1、买了一本成功学的书,空闲时间看看,目的当然不是要靠这本书成功,只是看看上面写的一些口号,好让自己每天都斗志满满。

2、制定管理制度,最基本的不能穿拖鞋和高跟鞋上班、长发需要挽起、必须戴帽子、每个人必须穿工作服、不能和客人发生争吵、客人进店主动迎接、手指不能触碰筷子头部和碗内侧等等。

3、除了要求必须戴口罩外,鼻毛必须每天修剪、手指甲不能过长并且每半天清理一次指甲缝。

4、客人拿在手里的碗筷必须是刚从消毒柜出来有温度的。

5、客人离开时必须及时清理桌面和地面垃圾。

6、店门口有路人扔的垃圾,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清理。

……

在自己没有多余资金和更多人手的情况下,通过以上调整,半年后我的生意能稳定到平均每天4200元。

那段时间,不仅每天早上6点就要起床去菜市,赶回店里还要洗菜、切菜,收拾桌椅、打扫卫生,要自己下厨操作,要招呼客人,还要和年龄较大的服务员阿姨斗智斗勇,晚上打烊后不仅要盘存准备明天的食材,隔三差五还要炒制底料、炼油。90%以上的时间,都在凌晨后回到出租房睡觉。虽然累但是心里踏实,心里想生意能继续稳定,就可以让老婆把老家的工作辞掉,到成都来再开一个店,两口子各管一个。

没预料到的是,更加艰苦的日子就要来了。

我清楚记得,2012年底,下午我正在收拾卫生,一对看上去30来岁的夫妻走了进来,我一看是老顾客,正准备招呼请他们入座时,丈夫很不好意思的开口对我说:我们不是来吃饭的,是在你的店附近租的房子,经常到你店里来吃饭,我们都很喜欢你家的味道……经过交谈,我了解到,两夫妻是农村人,到城里来打工,都是装修工人,看着我的生意很好,也想跟着我学技术自己去开店,愿意给我学费。

听到他们的话后,我当时除了顾客对我做出的口味喜爱的欣喜外,还有一份犹豫,答应还是不答应呢?要是答应了,我的配方不就都知道了,不答应吧,人家两口子也很真诚,都是为了能有更好发展来到这个城市的草根,拒绝我也于心不忍。我陷入了为难,让他们等我考虑一下再回复。经过反复的思考,我采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也不收他们的学费,反正我隔两三天就会炒料和炼油,大不了每次多做一些,他们就在我这拿料就行了,两口子也同意了这个方法。

接下来,就是在我店里不忙的时候骑着电瓶车满城地帮他们找店面,然后出装修的主意,再陪着他们去五块石、十陵旧货市场、武侯立交旧货市场买设备,再帮他们设计店招和海报(大学时学过PS和CDR,简单的平面设计会一点),然后再带着他们跑菜市,培训他们怎么样把味道做出来更好吃,到他们开业时去后厨帮忙、去帮他们发传单、招呼客人等等。两口子非常努力,对待我提出的意见也很快就接受了,再加上店面的位置还不错(成都火车南站旁的一条街),45平米的店,三个月后营业额每天能稳定在5000元,后来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因此还打了亲家,后来到了2018年,那条街的商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把店转了,拿着几年来挣的钱成立了装修公司。

我自己的店每天能卖4000多营业额,另一个的店每天能卖5000元营业额,那可是2013年啊,由此吸引了很多前来问我怎么学技术的朋友,由于当时我也对后期没有什么长远的打算,就想着把自己的店做好就行了,就还是采用第一个方式,不收学费,就在我这里拿料就行了。就这样,到了2014年初,在成都已经开出的店有4家,准备开业的店有5家,反而我心里没有一点高兴,害怕他们没有做好而亏钱,那我岂不是成了罪人,于是自己店里忙了又骑着电瓶车一场一场的赶,帮着找店、帮着装修、帮着采购等等,事无巨细的帮着做。

到了2014年7月,为了避免那些相信我而开店的人们能减少风险,老婆预产期那几天我也没有回去陪着,整天在各个店里帮忙,当我从成都赶回老家医院时,刚刚赶上从护士手中接过我的小宝贝,看着手中的小公主和刚在鬼门关走了一趟的老婆,高兴、激动、愧疚交织在一起。

由于都在陆续开业,他们又实在是没有多少经验,在家待了三天的我不得不尽快到成都去。

好在因为他们都是实诚人,不偷工减料,对待顾客也真诚,加上店面位置都还不错,生意都还挺好,可正是因为这样,想要开店的人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忙,所以给自己店里找了一个店长和负责后厨制作的小伙子。

还是重复着同样的事情,由于店越来越多,需要的料也就越来越多,每天晚上自己店里打烊后就开始炒料,每次一炒至少是4个小时,大冬天的汗都能把衣服湿透,每天炒完装包后都是凌晨2点后了,回家倒头就睡,早上6点起床去市场,不仅给自己店里采购,还要及时给其他店分享市场动态和行情;采购完回店里切配、安排;再马不停蹄地往其他店赶去,帮忙发传单、帮忙冒菜、帮忙梳理流程和管理等等,甚至可以说所有店里面哪个店的哪个水龙头有点松、哪个设备需要维修、哪个店的某个服务员大姐脾气不好我都一清二楚,成都大部分的大街小巷不用导航也没有我骑着电瓶车找不到的路。

2015年中,为了能经常看到老婆和孩子,下定决心买了一辆早就心仪的XC90,再也不用每次都转公交车再去车站坐班车了,去其他门店也更方便了,至少不用淋着雨、吹着风赶路了。

到了2015年6月,外省也有店了,来咨询开店的人越来越多,自己精力有限实在是忙不过来了,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其他门店,开始招聘组建团队,从选址的部门到指导门店经营的部门,为门店设计店招和宣传海报的设计部,培训部,再到指导外卖经营的部门,再到督导部门,研发部门,逐渐的组建起完善的团队,我亲自带着团队熟悉从培训开始的各个环节,带着团队从成都、到省内其他地方、再到省外去了解学习餐饮的经营、熟悉餐饮的特点并逐步形成了战斗力。直到现在,团队近百人,没有一人离职,全都身经百战。后来门店越来越多,团队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

现在全国有2000多个店,主要分布在县城和乡镇。虽然现在疫情下经济不景气,但对我们没有多大影响,主要表现在疫情前开业的店在疫情后生意更好了、疫情后新开的店比疫情前开业的店经营的稳定周期更缩短了,还有一点就是疫情后,开分店的加盟老板越来越多了,一个人开两三个分店很正常,有的合作比较久的开5、6个分店也是很常见的。2000多个店,实际上只有800多个合作商。

一个店一般也就是50—80平米,也有100多平米的。

生意特别好的,平均每天能卖13000元营业额,平均每天利润也有5000元左右,一年1400000元左右利润,不过这种是极少数;

生意好一点的,平均每天7000元营业额,平均每天利润2100元左右,一年700000元左右利润,这种也是比较少的。

生意中等的,平均每天能卖5000多元的营业额,每天利润也有1500元左右,一年500000元左右利润;

生意很平淡的,平均每天能卖1500—4000元营业额,每天利润有400——1200元左右(这种是很常见的),一年140000—400000利润。

当然,也有很少一部分店做不下去而关掉的,这基本上和位置、经营有关系。

到现在,我和团队依然保持初心:在提升合作伙伴经营能力和味型上花时间、花功夫、花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资源让信赖我们的伙伴不仅能养活一家人、陪伴一家人,还能增加存款。

教师副业开餐馆,我放弃了教师这个铁饭碗开了一个小餐饮店(2)

门店复训

教师副业开餐馆,我放弃了教师这个铁饭碗开了一个小餐饮店(3)

研发厨房

到现在,就算事情再多、再忙,至少保证每周2次到店里去亲自操作、做服务员,和一线员工互动,深入了解顾客的意见;保证每天至少有一餐是吃自己家的产品,有偏差也能及时调整;只要我去到的地方有我们的店,也都会“悄悄”进去吃一吃。

十年的经验,十年的用心耕耘,让我觉得开个小餐馆并不难,因为门槛很低,投资也不大,我立志要把冒菜这个事做为终身事业一直干下去,以后自己干不动了让后辈一代接一代的干下去,努力干成百年老店。

#创业故事##餐饮创业##创作挑战赛##我在头条搞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