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书生

“师父,那是妖怪”,孙悟空经常这样说;

“猴哥,师傅又被妖怪捉走了”,沙悟净经常这样说。

书生这两句话用了不同的“fu”,父和傅。

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西游记孙悟空猪八戒)(1)

师父或师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词,口语都是一个叫法,书面就有了区别。

论起讲解“师父”和“师傅”的区别,相信很多很多学生都比书生精通,但书生本文还是要讲一下,因为这两个词经常性的被误用,并且牵扯到唐僧和孙悟空师兄弟。

师父: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它与“师父”息息相关。

儒家讲究的是“天地君亲师”,老师的地位等同于父亲。

所以,师父指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如同父母一般,这不是一般的感情,并且有的徒弟还会给师父守孝三年。

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西游记孙悟空猪八戒)(2)

为何守孝是三年呢?怀抱之恩啊,孩子在三岁之前都是由父母一口饭一口水、一把屎一把尿等拉扯大的,所以父母去世,需要守孝三年,有些神仙除外,神仙一下生就大不同,好比孙悟空,他就没有父母。

守孝三年可不是随随便便在家赋闲三年,而是不能娱乐,不能有房事,不能有交际等,感觉很枯燥的三年,所以很多古人在那三年里读读书、种种田,追思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

这样的三年的确有些枯燥,但当时父母养育孩子的那三年可不是枯燥能比的,有时与煎熬接近了。

书生的孩子一岁零八个月,有时书生感觉要崩溃了,打不得骂不得,只能好声好气的说,道理他听不太懂,但讲多了,他慢慢的也就懂了。

很多读书人或者官员守孝三年之后,学问和能力上了一个台阶,这与他们三年里静心读书是有关的。

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西游记孙悟空猪八戒)(3)

可见,守孝三年并不是荒废的三年,各方面都得到了升华,也算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最后三年了。

除去老师之外,古人也称僧侣、道士等出家人为师父。

师父,重点在教学工作这方面。

从这个角度看,唐僧算不上孙悟空师兄弟的师父,他并没有进行过教学工作。

佛法、道法、法术、为人等方面,唐僧都不如孙悟空师兄弟,也就谈不上什么教学工作了。

师傅:

其基本含义与“师父”相同,但差距也很大。

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西游记孙悟空猪八戒)(4)

师傅很早便已出现,到了秦汉时期,专指帝王、皇子之师,大家在明清宫廷剧里也经常听到。

相信大家都听到以及看到过“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这三种职务,都与太子有关,是太子的老师们。

还有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他们是辅佐皇帝的官员,他们也被成为师傅,师傅就是太师和太傅的合称。

另外,师傅也是对老师的统称。

还有吏役、工匠、技工、年长的艺人等,人们也称他们为师傅。

对年长者的尊称、对僧道的尊称等等,也用师傅。

师傅的适用范围,比师父更广。

通过对师傅的介绍,孙悟空师兄弟称呼唐僧师傅更为合适,他们之间亦师亦友,用师傅比师父合适。

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西游记孙悟空猪八戒)(5)

但是,孙悟空师兄弟必须称唐僧为师父。

为何?因为磕过头。

从儒家的“天地君亲师”的角度去看,磕了头拜师之后,就是师徒了,所以唐僧是孙悟空师兄弟的师父,孙悟空师兄弟不能称呼唐僧师傅。

当然,唐僧对孙悟空师兄弟,更多的是师父中的“父”,像父亲一般的对待孙悟空师兄弟,教学方面并不多。

从“师父”这个角度去看,如来佛祖的手段真的很强,他给天庭三位大神安排了新的师父。

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西游记孙悟空猪八戒)(6)

日后,孙悟空师兄弟再怎么折腾,哪怕是被玉皇大帝调回天庭工作,他们三个也难以摆脱他们师门是佛教的事实。

真要到了道佛大战的那一步,即便孙悟空师兄弟被调回天庭工作,也不会与佛教动手,动了手就是背叛师门,天道难容。

注: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图片很难核实明确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书生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