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作家协会张希敏

春到山城景色怡然(大桥览春色梅花山烂漫)(1)

春到山城景色怡然(大桥览春色梅花山烂漫)(2)

北方有大漠孤烟、长城壮美,浩气而刚阳;南方有小桥流水、曲院风荷,妩媚而明靓。北方更像北方大汉:金戈铁马、豪迈而粗犷,南方更像少女:含情脉脉、独倚斜阳。

你是爱南方还是北方?只有像大雁一样留下鸿爪,哪里都是令人留恋的梦乡。

正月初一早晨乘坐电梯,飞到南京大桥上。饱览大江春色。

浩浩荡荡的江面上撩开了神秘的面纱,一层薄雾已经散去,江水从西南安徽的芜湖而来,在这里一直向东奔去,东侧皖南、浙江、江苏、上海这一带这就是“江东”了,当年李清照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春风浩荡,水天一色,天地悠悠,无限感怀!

这座大桥修建于1968年,引桥的栏板上镌刻着毛泽东的狂草:“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何谓虎踞龙盘?南京东郊紫金山形似龙蟠,西郊石城形似虎踞。当年诸葛亮曾来到金陵,说此地虎踞龙盘。诸葛亮评价说:钟阜龙蟠石城,虎踞帝王宅所。于是东吴大帝孙权从江夏(武汉)移都金陵定为吴国都城。

其实,我想说,长江大桥南岸的孤立狮子山,上有望江楼,也更像一只猛虎,而万里长江更像一条巨龙从天际奔腾而来,这何尝不是是虎踞龙蟠呢?请记住自主修建南京长江大桥大国工匠的名字吧:梅旸春、陈昌言——大桥工程局正、副总工程师。

中午饥肠辘辘,耐心等待着,终于在饭店里吃到了地道的淮扬菜。

淮扬菜中,扬即扬菜,以扬州一带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淮即淮菜,以淮安一带为代表的淮河流域。

淮扬菜历史悠久,巍巍大雅。中国人逢大事,必淮扬,曾经的“官菜”、“文人菜”,千年来仍然不失当年风范,被冠以“国宴菜”之称。

长江三鲜,白鱼自有一席。听着古曲《梅花三弄》,品茗欢宴,一道蒸长江白鱼配以冬菇,进入口中滑嫩香鲜,唇齿生津,回味绵长。

沐浴着午后和煦的春风,沿着梧桐大道步入梅花山,山下有葱茏的绿树,那些类似于八哥的鸟,却很愿意站在枯枝上唱出春天的曲子,它们也许是更想引人注目吧!漫山遍野的梅花已经凌寒盛开,用花海、花潮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宫粉梅深深浅浅,红妆淡抹就像一群宫娥款款而来;玉蝶梅花如堆雪,开满枝头,就像彩蝶飞舞;江梅,单瓣花,树枝或直上或斜出,自然天成,一树梅花中只有一两朵开放了,而那些小妹妹们还羞涩地打着朵呢;朱砂梅复瓣至重瓣,一树红花开得热烈而奔放;黄香梅,发出浓郁的香气引得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而我最欣赏的还是腊梅花,她很素雅,朴素无华,淡黄色的花瓣有蜡烛一样柔柔的质感。

游人中的少女,已经耐不住冬天的寂寞,人面桃花,穿着色彩斑斓的裙子在花海中徜徉。

梅花山长眠着一代英雄——碧眼紫髯的东吴大帝孙权。年少万兜鍪,生子当如孙仲谋!他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千百年后,在门前为明太祖朱元璋守灵吧。

梅花山就像一道屏风,是明孝陵的影壁,曲折的神道就像北斗七星,这也是与众不同的地方。世界遗产明孝陵石像路和翁仲路神道,有文臣武将的陪伴和石麒麟、石马、石象、石骆驼的佑护,逝者得以安息。

步入享殿乾隆御御笔“治隆唐宋”碑亭、穿越气势恢宏的明楼,“此山明太祖之墓”赫然在眼前了。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遥望中山陵历历在目,陵区的梧桐树皮又一次脱落了,露出健壮的肌肤,它们环卫着青山,就像一道精美的项链,而山下的美龄宫就像项链下的翡翠吊坠,时间匆匆,很遗憾没能亲眼目睹她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