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死后,袁的职权一分为二,总统黎元洪,总理段祺瑞。黎元洪宽仁谨厚,海内人望;段祺瑞精明强干,谋国公忠。由这样的一对黄金组合操持国家大计,又有国民党和进步党在国会赞襄,中华民国复兴有望,天下人对此很乐观。

张作霖手下攻打山东的是谁 驱逐许兰洲吞并孟恩远(1)

黎元洪

可是,问题恰恰出现在了这两人身上。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的优点,也是一个人的缺点。黎元洪宽仁,宽仁不免有点暗弱,段祺瑞能干,能干未免有点跋扈,两人互看不顺眼,争权夺利,相互拆台。这个矛盾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越来越尖锐。

段祺瑞强烈要求中国参加一战,加入对德作战,黎元洪反对参战。台上两人互掐,台下两人的赞助商、拉拉队纷纷摇旗呐喊助威。1917年5月21日,矛盾爆发,大总统黎元洪下令撤销段祺瑞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而离京赴津,扬言另组政府单干。总统府和国务院互掐,这就是著名的府院之争。

本来,段祺瑞可以不走的,因为按照临时约法,总统无权罢免总理,但是段祺瑞另有考虑,段祺瑞是北洋军人的头领,实权在握,总不总理对他来说并不是很重要。

张作霖手下攻打山东的是谁 驱逐许兰洲吞并孟恩远(2)

段祺瑞

作为奉天诸侯,面对府院之争,张作霖是支持段祺瑞的,不为别的,就因为黎元洪是光杆司令,而段祺瑞兵强马壮。聪明的人总是站在强大者一方的。为了用实际行动支持段祺瑞,张作霖要拉吉林和黑龙江一起宣布独立,拆黎元洪的台。

对张作霖的倡议,黑龙江督军毕桂芳持谨慎态度,毕督军是外交官出身,专门搞对俄工作的,由于黑龙江长期处于沙俄的魔咒之下,所以袁世凯请来了会念俄国经的毕桂芳。外交官,大家都懂的,职业习惯让他们从来不轻易表态,说话答非所问,态度模棱两可。毕桂芳不表态,手下的地头蛇师长许兰洲觉得这是一个造反的好机会。许兰洲武力逼迫毕督军表态,不表态就下台。

许兰洲这么一搞,毕督军很没面子,被小弟拿捏住了,以后还怎么混?想教训许师长,又没那个实力,再待下去也没意思了,毕桂芳不得不回家收拾包袱,骂骂咧咧走人。

挤走了毕桂芳,许兰洲自封黑龙江督军兼省长,他自以为和张作霖一样,成了一方诸侯。其实他和张作霖很不一样,张作霖是总舵正式任命的舵主,他许兰洲最多只能算伪舵主。不要小看正不正统,岂不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许兰洲的事还真没成。自古以来,黄袍加身,没有小弟的拼死拥护是不行的,许兰洲驱逐毕桂芳,得到了手下两个旅长巴英额和英顺的大力支持,许兰洲曾许诺,事成之后,巴英额升任师长,英顺任镇守使。

现在事成了,巴英额和英顺找许兰洲兑现支票,没想到许兰洲却说:不好意思,你们来迟了,师长我已经给了别人,你们怎么不早说呢?下次,下次我一定提拔你们哥俩。

忽悠,接着忽悠。两人一合计,决定反他娘的。很快,两人通电全国,把许兰洲驱逐毕桂芳的真相曝光了,同时宣布与许兰洲决裂。许兰洲也顾不得舆论压力,立即宣布巴英额和英顺以下犯上,要率兵平叛。

许兰洲虽然通电讨伐巴英额和英顺,却显得很没有底气,因为他是伪督军伪省长,镇压叛乱名不正言不顺,为此,他强烈要求北京政府替他正名,封他做督军兼省长。

府院之争还没有结束,黎元洪被搞的焦头烂额,顾不上许兰洲,段祺瑞躲在天津施法,也懒得理会。段祺瑞到底树大根深,黎元洪渐渐顶不住了,为了结束府院之争,黎元洪迫不得已招德高望重的北洋大佬张勋进京调停。

张作霖手下攻打山东的是谁 驱逐许兰洲吞并孟恩远(3)

张勋复辟

张勋:呐,做人呢,最重要的是开心,阿洪阿瑞,你们肚子饿不饿啊?勋叔我请你们吃鱼丸······

要我说呢,你们都别争了,各退一步,别伤了和气,你们都是跟着大哥袁出来混的,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大哥袁一死,你们这样搞,怎么对得起大哥袁的在天之灵呢?

勋叔你是前辈,你说怎么办?

张勋:我不是说了吗,各退一步,退一步海阔天空!

怎么退?

张勋:你们都别干了,让溥仪出山!

张勋率领辫子军复辟后,在一堆废纸中看到了许兰洲的电报,本着收揽人心的目的,1917年7月1日,张勋任命许兰洲为黑龙江巡抚,然而,这并没有卵用,因为张勋和许兰洲一样,也是伪的。

黑龙江分裂,两大势力剑拔弩张,这就是上一章中张作霖瞅准的缝。作为当年的东北F4成员(张作霖、冯德麟、许兰洲、孟恩远),张作霖和许兰洲是老朋友,不过,权力面前无父子,老朋友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就是要挖老朋友的墙脚,给自家添砖加瓦。

为了摸清楚黑龙江的底,张作霖派出了结拜兄弟孙烈臣。孙烈臣是张作霖的心腹干将,精明强干,对张作霖忠心耿耿。孙烈臣先来到巴英额和英顺的驻地,与这二位旅长拉起家常。

张作霖手下攻打山东的是谁 驱逐许兰洲吞并孟恩远(4)

孙烈臣

孙烈臣曾经和巴英额、英顺二人一起受训于东北讲武堂,三人有同窗情谊。见老同学前来,巴英额很爽快,表示哥俩强烈支持张作霖拿下黑龙江,灭了许兰洲,事成之后,哥俩唯张作霖马首是瞻。

摸清楚两个旅长的底牌后,孙烈臣又来到黑龙江省府齐齐哈尔(1954年后才是哈尔滨)摸许兰洲的底。许兰洲现在进退两难,表示希望老朋友张作霖拉自己一把,派兵协助自己平叛。

这又是一个选择,如果是你,你会帮谁?估计不少人会说,帮巴英额。张作霖是怎么选的呢?他没选,而是把黑龙江的情况报告给了北京政府,并推荐自己的同乡也是儿女亲家鲍贵卿当黑龙江督军兼省长。此时段祺瑞已经踢走了前辈张勋,黎元洪也因张勋复辟而辞职,段祺瑞成了北京政府的话事人。

段祺瑞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张作霖的举荐。出来混的,要相互照应,张作霖在府院之争中支持老段,老段当然得投桃报李,更何况,鲍贵卿不仅是张作霖的亲家,也是段祺瑞的老部下,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那怎么安排许兰洲呢?

张作霖建议:把许兰洲调到北京当参军,把他的兵(8个营)都划给我,一切不就都妥了吗?

段祺瑞表示同意。

8月,鲍贵卿到奉天面谒张作霖,一方面表示感谢,另一方面表示担忧,害怕被许兰洲赶走,张作霖当即表示:妈了个巴子,他敢动你试试,老子的枪比他多!随后,张作霖派出了10个营的军队护送鲍贵卿赴黑龙江。

许兰洲接到中央的命令,勃然大怒,拒不受命,同时向日本人求援,希望日本人出来干预。日本人傻啊,谁都愿意跟强者合作,吃现成的,谁愿意为别人火中取栗呢?

张作霖重兵压境,许兰洲众叛亲离。眼见大势已去,许兰洲只得认输,9月22日,许兰洲辞职前往奉天,投入到了张作霖麾下。玩不过你,就跟你干,这也是大智慧。能进能退,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在此后的岁月里,许兰洲从创业者变成了打工仔,勤勤恳恳为张老板服务。张作霖死后,许兰洲退出了军政圈子,投身中华武术事业发挥余热。

许兰洲缴械了,巴英额和英顺二人觉得这是一个浑水摸鱼的机会,他们把军队开到了齐齐哈尔近郊,企图逼迫鲍贵卿滚蛋。鲍贵卿不是毕桂芳,此人久经沙场,见过大世面,他表现的很淡定,直接电请张作霖出兵弹压。于是,张作霖以剿匪的名义,派二哥吴俊升率二十九师(后来扩编的)进军齐齐哈尔,为鲍贵卿助威。

鲍贵卿有了强大武力撑腰,便开始发飙,他以挟制长官、侵吞公款的罪名解除了二人的职务,剥夺了二人的兵权,随后又给二人重新安排了工作,这一打一拉之间,巴英额和英顺彻底臣服。自此,张作霖控制了黑龙江。

吞并了黑龙江,张作霖马不停蹄剑指吉林。

搞定黑龙江,张作霖靠的是趁火打劫和渔翁得利。但吉林和黑龙江不同,孟恩远苦心经营吉林十余年,势力遍及全省,统治根深蒂固,张作霖似乎无隙可乘。

无隙可乘吗?非也!存心搞你,只要想找茬,总能找到的。张作霖磨刀霍霍,很快就抓住了孟恩远的小辫子。

在不久以前的张勋复辟中,孟恩远表现很积极,与张勋一唱一和,后来,孟恩远看到满清复辟激起了全国公愤,才不得不转而拥护共和。张勋现在已经成了人民公敌,孟恩远也是复辟小丑,按理应当严肃处理,踢出革命的队伍。

孟恩远为什么要支持复辟呢?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来简单了解一下东北F4的最后一名成员——孟恩远。

与当时的大多数人一样,平民出生的孟恩远命运很不幸,从小穷困潦倒,靠卖鱼虾为生。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廷大量招兵,38岁的孟恩远参军入伍,第二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孟恩远成了一名新军战士。

按理说,39岁已接近不惑之年,当年人均寿命短,39岁就已经是当爷爷的人了。到了这个年纪还是一名新兵蛋子,确实挺悲催的,前途渺茫,估计干不了几天就得被打发去做伙夫或者直接遣返了。不过,孟恩远没有放弃自己,命运也没有放弃孟恩远。

张作霖手下攻打山东的是谁 驱逐许兰洲吞并孟恩远(5)

袁世凯小站练兵

机会很快就来了,1896年,慈禧太后在袁世凯的陪同下检阅新军。作为一名骑兵护卫,孟恩远紧紧地跟在袁世凯的身后。

新军的表现很好,慈禧太后很满意,在太后的英明领导下,短短两年,大清就遍练了一支现代化的陆军,而西方国家的军队走向现代化,则花了上百年时间,厉害了大清。

太后很高兴,手舞足蹈之际,头上的一只发簪掉了下来,不过她自己没察觉。袁世凯等人倒是看见了,但是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按照迷信的说法,掉簪不吉利。太后不高兴,后果很严重。可是事情总得解决啊,不然老佛爷回去发现簪子掉了,照样会发飙。

孟恩远明白,这件事情即是风险,又是机遇。

上,还是不上?这是一个问题。孟恩远自忖老大不小了,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拼了吧。他上去顺手捡起了簪子。

检阅完毕,慈禧太后要撤了,孟恩远小跑过去,双手捧簪跪在慈禧太后脚下,不等慈禧太后从惊愕中反应过来,孟恩远道:“凤簪落地,重返佛山。”老太太听后,心情很舒爽,不仅没有发飙,反而一个劲夸赞孟恩远会说话,是个人才!

不得不佩服,孟恩远确实是个人才,底层生活丰富了他的阅历,卖鱼虾的生涯也锻炼了他的嘴皮子。抓住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勇敢的赌一把,也不枉此生。从此,孟恩远一炮而红。

太后很快就要回京了,临走前,太后指示:姓孟的是个人才,要好好培养,我们大清就是需要这样的人才。太后夸姓孟的,袁世凯脸上也有光:真给我长脸!

从此孟恩远开启了火箭升空模式,一个劲的往上窜,到慈禧太后驾崩的那一年(1908年),孟恩远已经是吉林巡防督办了。

孟恩远凭一句话成功逆袭,但是他没有忘本,他的一切,都是大清给的,都是慈禧太后给的,没有大清,他什么都不是,所以他暗暗发誓,要无限忠于慈禧太后,要报答大清的恩德。

现在,慈禧太后虽然不在了,大清也早就完蛋了,但是,孟恩远对大清有着深厚而朴素的感情,所以张勋复辟大清,孟恩远打心眼里赞同。而且在他看来,民国除了名字新一点,别的还比不上大清,大清政局至少比开启混战模式的民国更稳定,人民也很怀念太后她老人家。

张作霖手下攻打山东的是谁 驱逐许兰洲吞并孟恩远(6)

孟恩远

言归正传,孟恩远涉嫌支持复辟,颠覆民国,理应严惩。张作霖乘机施法,建议段祺瑞撤了孟恩远,又推荐自己的心腹孙烈臣担任吉林督军。段祺瑞是镇压张勋复辟的主力,是再造共和的功臣,当然乐意彻底清算孟恩远这种复辟小丑。但是,让孙烈臣担任吉林督军,段祺瑞没同意——地盘就那么多,老段也给手下一个安排啊。1917年10月18日,段祺瑞以国务院总理的名义罢免了孟恩远,同时派自己的心腹干将田中玉取而代之。

对于这个结果,孟恩远很不爽,张作霖也很不爽。

孟恩远宣布,吉林独立,脱离北京政府。孟恩远和许兰洲不一样,他没有内忧,只有外患,所以敢和中央对着干!

张作霖为什么不爽呢?田中玉是个亲日派,和日本人关系好,又是段祺瑞的得力干将,此人来了吉林,比孟恩远还难对付。赶走了一条狗,招来了一匹狼,蠢!

怎么破局呢?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张作霖果断和孟恩远讲和,共同抵制田中玉来吉林。至于孟恩远,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收拾。

孟恩远不想真的和中央硬碰硬,以一省之力对抗中央,不是疯就是傻。段祺瑞也不想把孟恩远逼反,影响不好。这时张作霖跳了出来,左右逢源,两边斡旋。最后调解结果:孟恩远取消独立,段祺瑞收回成命。

孟恩远也不傻,知道是张作霖在搞鬼,所以此后他像一只愤怒的公鸡,总是以警惕的姿势面对邻居张作霖。而张作霖找不到搞孟恩远的突破口,不得不再次闷声扩充实力,全心全意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等待时机给这只愤怒的公鸡放血。

世事如棋局局新,何况是乱世,机会多的是。

很快,张作霖又来找茬了,而这一次,命运之神没有眷顾大器晚成的孟恩远。

1919年6月,压抑了将近两年后,张作霖再次发飙了,他突然给大总统徐世昌发电,痛斥吉林督军孟恩远擅自招兵买马、滥印纸币,致使吉林财政混乱,民心不稳云云,要求中央处理孟恩远。

不仅如此,张作霖还很懂得炒作,懂得如何利用舆论的力量把事情闹大。具体而言,就是发动人民的力量,唆使吉林对孟恩远不满的人进京上访,控诉孟恩远在吉林的种种“暴行”。

事实上,张作霖也确实没冤枉孟恩远。以上罪名,孟恩远都犯了,但归根到底,致使孟恩远走上犯罪道路还是张作霖。事情是这样的:

张作霖占据了奉天和黑龙江,剑指吉林,孟恩远觉得没有安全感,只能大肆招兵买马。招兵买马需要袁大头啊,可是孟恩远没有多余的袁大头。

没钱怎么办呢,自己铸造袁大头?别开玩笑了,袁大头虽然不是真金白银,但确是真铜白银,是用纯银和铜合铸的(银0.89,铜0.11),所以袁大头和美金一样坚挺!

孟恩远山寨不了袁大头,只得打纸币的主意。他不懂经济学,一心印钞票。这么一搞,吉林的金融和物价都出现了问题,人心惶惶。所以,张作霖给他安上这个罪名也不冤。

张作霖手下攻打山东的是谁 驱逐许兰洲吞并孟恩远(7)

奉军士兵

至于纵容手下欺压百姓,这种事在当时就不是事,说它是事它就是大事,说它不是事它就是屁,关键是看谁说。

有人会问,张作霖凭什么管吉林的事?他的自信源自什么?

张作霖的自信来源很简单:老子不仅有枪,关键是老子的枪比你多。一个人太猛,鬼都会怕他三分,何况当时的中央政府本来就很面。张作霖实力强大,和段总理走的比较近,又支持段总理武力统一中国,段总理大手一挥,给了张作霖一个大礼包。

大礼包,礼旺人更旺。这个大礼包就是张作霖梦寐以求的东北三省巡阅使的头衔。东北三省巡阅使,类似于当年大清国的东北三省总督,有权节制东北的一切官吏,统帅和调动东北一切正规武装力量。

拥有了这个头衔,可以干涉吉林吗?

“老孟头儿,我不信我整不死你!”张作霖冷笑道。

面对顶头上司给自己穿小鞋,孟恩远向北京政府隔空喊话,他大呼冤枉,这一切都是张作霖的阴谋,请求中央为自己做主。

中央当然不会理会孟恩远的话:你小子有反叛中央的前科,老老实实待着,等待中央处理!

张作霖手下攻打山东的是谁 驱逐许兰洲吞并孟恩远(8)

大总统徐世昌

另一方面,徐世昌问张作霖:张大人,孟恩远是你的人,你认为该如何处理?

张作霖回复:把老孟头拿下,在京城给他安排一份工作养老。至于他的位置嘛,我提议让孙烈臣代替,孙烈臣虽然是我的铁杆,但是举贤不避亲·····

徐世昌:打住,我懂!不过你也得给中央留点面子,你这么一搞,大家都会认为中央听你的,以后我还怎么混?再说,吉林上下都知道是你在搞鬼,现在让你的人过去,吉林的地头蛇会服么?

张作霖:那你说怎么办,孙烈臣劳苦功高,我得给他安排好工作。

徐世昌:这么着吧,让孙烈臣去黑龙江,让你的好亲家来吉林,鲍贵卿的奉系味道不浓,不会招致吉林人的反感。

张作霖:大总统英明,就这么办。

张作霖手下攻打山东的是谁 驱逐许兰洲吞并孟恩远(9)

奉天火车站

孟恩远本来有点动摇了,毕竟年纪大了,整天打打杀杀也不好,再说,去北京养老也挺惬意的。

孟恩远的马仔们强烈反对孟恩远退休:你捞够了,拍拍屁股就走,我们呢?张作霖一来,还有我们好果子吃?可怜弟兄们为你卖命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老大,不要走,如果真的要走,至少把我们安排好了再走。

孟恩远无奈,只得继续干下去。怎么搞定眼下之事呢?孟恩远认为,为今之计,只有故技重施,再次宣布吉林独立,向中央施压,逼迫中央收回成命。

张作霖也不傻,早就料到孟恩远能力有限,耍来耍去就是那三板斧,玩不出新花样。这次,张作霖就是希望孟恩远宣布吉林独立,否则,没有借口出兵。

孟恩远一宣布独立,张作霖按照预定计划,请求中央下令讨伐孟恩远,同时调集四路军队,威逼吉林,奉吉两军的战争一触即发。徐世昌不忍心两边火并,就请孟恩远的老朋友张勋写信,劝说孟恩远走人,不过此时孟恩远已经疯狂,执意要和张作霖拼个鱼死网破。

历史往往有很多吊诡之处,偏偏不按预定方向走。

张作霖和孟恩远的战争最后都没有打起来,因为一件看似偶然的事情突然发生,轻易终结了孟恩远的政治生命,成就了张作霖称霸东北的事业。

张作霖手下攻打山东的是谁 驱逐许兰洲吞并孟恩远(10)

关东军炮轰宽城子

事情是这样的:

张作霖亮出了武器,孟恩远自然也得拔剑,调兵遣将。1919年7月中旬,吉军一个团路过长春时,暂驻在长春城北的宽城子北面,为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这支军队在周围拉起了警戒线,禁止行人和车辆通行。

7月19日,几个日本人无视警戒线和哨兵的警告,欲强行通过驻军营地。日本人态度度很嚣张,哨兵也很不爽,双方言语不和,开始斗殴。斗殴的结果毫无悬念,日本人船津藤太郎被揍得鼻青脸肿。

一个跑得快的日本人一路狂奔,跑到日本守备队去搬救兵。守备队副队长住田闻讯,当即清点三十余名士兵前来兴师问罪。

当兵的人不会考虑政治问题,对于住田的种种要求,中国军队很不给面子:你先回去,我们弄清楚问题定会处理的。

住田大怒:尔等胆敢藐视皇军?八格牙路!伸手就要掏出了腰间的王八盒子,手下日军看到长官掏武器,也抬起了手上的三八大盖,配合住田恐吓。

中国军队以为鬼子玩真的,本着先下手为强的战斗原则,立即开火射击,双方发生混战。混战期间,守备队队长带领一百余人前来增援。事情很快惊动了双方的上层,旅长高俊峰和日本驻长春领事馆人员同时到现场,制止了这场武装冲突。

这可是1919年,离九一八事变还远着呢,为什么此时长春会有日本人?

张作霖手下攻打山东的是谁 驱逐许兰洲吞并孟恩远(11)

中东铁路

这就又得追溯历史了。此前,俄国人为了把东北打造成为黄色俄罗斯,在东北修建了中东铁路,中东铁路呈丁字型,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到大连。

日俄战争后,东北一分为二,俄国人霸占了东北北部,日本人霸占了东北南部。自然,中东铁路也就一分为二,南段(长春至大连)为日本占领,称为南满铁路。

日本人打赢了俄毛子后,把先前俄国人霸占的大连和旅顺等租借地收入了囊中,为了保护南满铁路的安全,日本人在铁路沿线驻扎了军队。借用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帝国主义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的侵略魔爪就伸向哪里。”

等到1919年4月,这些驻扎在东北的军队就改名成了关东军。这一节我们在后面的文章中会细讲。那个被揍的船津藤太郎就是南满铁路长春车站的一个巡视员,而那些日军守备队就是保护铁路沿线的驻军。

这次由斗殴而演变成的武装冲突就是历史有名的“宽城子事件”。日本人是碰瓷专业户,打灯笼找茬的主,宽城子事件发生后,鬼子借机发飙,大规模调动军队向中国施压,企图狠狠讹诈一笔。

日本人卷进来,孟恩远彻底绝望了,无论如何,孟恩远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当年的大哥袁都不敢明着得罪日本人,现在谁敢跟日本人对着干?在日本人面前,有理没理都没用,走人吧。

张作霖手下攻打山东的是谁 驱逐许兰洲吞并孟恩远(12)

宽城子事件后日军调兵遣将

7月28日,孟恩远让人打电话告诉张作霖,表示愿意下台。孟恩远为什么不亲自给张作霖打电话呢?不是因为他要面子,而是因为着急上火,咽喉发炎,说不了话了。

孟恩远下台,手下几个亲信也被处理,鲍贵卿走马上任,吉林落入了张作霖的手中。自此张作霖正式成为了东北三省的扛把子,东北王。(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