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的同志看问题缺乏“一分为二”的方法论,好走极端一讲总体形势好,就以为高枕无忧,什么都好了其实,形势好并不是没有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央反复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更何况我们在工作中确实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有一些容易受到伤害、经不起一击的“软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人无前虑必有后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人无前虑必有后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无前虑必有后忧

比如,有的同志看问题缺乏“一分为二”的方法论,好走极端。一讲总体形势好,就以为高枕无忧,什么都好了。其实,形势好并不是没有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央反复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更何况我们在工作中确实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有一些容易受到伤害、经不起一击的“软肋”。

——摘自《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出处】

出自《论语·卫灵公》。

原文: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释义】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必定会产生近在眼前的忧患。”

【启悟】

忧患意识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精神特质,在代代传承中推动党的事业不断进步。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忧患意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都面临新的时代思考、时代课题和时代要求。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各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树立和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克服精神懈怠和自我陶醉,在取得的成就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面临的风险及挑战面前要保持昂扬的斗志,努力写好新时代的历史答卷,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