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蓝色中山装,妆容朴素,一位讲师,在几尺讲台上,一方案桌后对古代与历史及人物侃侃而谈。

那是05年,央视《百家讲坛》节目所秉持的特色风格,该栏目向社会公众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历史之门,而将我们引领于其内的最好的领路人,是一位叫易中天的中年男人。

易中天不要贫穷(易中天潦倒中年)(1)

有人说,是《百家讲坛》拯救了生活难以为继的易中天,也有人说,是易中天医活了收视一片低迷的《百家讲坛》。

今天,便让我们走进易中天老师的人生故事,从其中品味易中天老师人生的起起伏伏。

让年轻人眼前一亮的历史新说

认识易中天,相信全国人民中,超八成都是因为《百家讲坛》的缘故,通过《汉代人物风云》而认识了这位口音怪异的主讲师。

易中天不要贫穷(易中天潦倒中年)(2)

《百家讲坛》节目中,曾邀请过多名讲师出任主讲人的位置,但老师们的学究标签却不能在观众群体中引起良好的反应。

评价历史,品读历史本就是一种源自个人观念的行为,即便是精于历史的老师们的言论,也仍会有人站在对立面高喊反对,甚至是恶意的人身攻击。

也是因此,老师们的讲评方式,极趋近于对于历史史料的中立公正,仿佛就是将写于书面上的文字读出来一般,毫无生气

老龄群体对于历史往往自有见解,而能达到节目组普及历史知识的年轻观众群体们,却又会因为这种乏味无聊的气氛而拒绝收看节目,故此《百家讲坛》陷入了收视率低的境地。

易中天不要贫穷(易中天潦倒中年)(3)

直到易中天老师的出现,这一尴尬的情况才终于破冰,比起咬文嚼字,颠来倒去的陈述,易中天老师搞怪接地气的白话方式才更符合年轻人们的口味。

奇怪唐突但又象征意义十足的类比和引用,总是会出乎大家意料地蹦出来,什么类似“OK”、“byebye”、“party”的一些英文单词也会穿插其中,新鲜气儿十足。

但在搞怪比喻之外,易中天老师,也经常说出不少例如“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成功,需要敌人。”“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的妙语金句。

易中天不要贫穷(易中天潦倒中年)(4)

而当有人对易中天的评讲方式和内容大加批判时,也自有那些“忠心耿耿”的粉丝们,挺身而出与拉踩水军大战几百回合。

从新疆到武汉·从学生到硕士

站在讲台上的易中天老师自然风光无两,他说出口的个别话语,甚至会直接影响到部分年轻观众价值观的树立和完善。

无疑,《百家讲坛》因易中天焕发新生,而易中天也就此一炮而红,在历史迷和年轻人圈子里成了大红人儿。

但诸位或许不知,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之前的生活其实是十分难过的。

30几岁的他,也只能与女儿挤在一个仅28平方米的小屋里,除一日三餐的温饱刚需外便再无其他,烟瘾上来了便去商店买一根最便宜的。

易中天不要贫穷(易中天潦倒中年)(5)

而有的时候,甚至连那仅仅一块钱的香烟也支付不起。

易中天出生于1947年,6岁读书,18岁响应国家号召,远赴新疆支援开荒新疆,并在新疆一待就是10年。

后在1978年,易中天乘上了国家研究生复招的东风,经过学习备考,顺利考上了武汉大学,并从师胡国瑞,开始攻读古文学专业。

易中天不要贫穷(易中天潦倒中年)(6)

3年后,易中天顺利毕业,同时也考取了硕士,但是按照彼时军队的规章,易中天需要放弃在武汉的学业和教育事业,返回新疆部队担任教学工作。

经过这些年的客户学习,易中天锻炼出极强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备受学生的推崇,介于此,胡国瑞和校长刘道玉联合向上级反应情况,以挽留人才为由,硬是将易中天留了下来。

天无绝人之路·否极泰来的人生转折

为了留下易中天,校长刘道玉与新疆方面的学校达成协议,同意每年送5位本校的高材生赴新疆教学,而易中天也就名正言顺的,开始了他在武汉大学的十年任教生涯。

易中天不要贫穷(易中天潦倒中年)(7)

这便是易中天人生的一大转折,也是为日后的爆发埋下伏笔。

易中天的能力很强,正式任教5个月后便被升为系副级,但由于学校内部领导人员的变动,向来不喜易中天,为人行事的新领导成为了他发展路上的一大难关

这也使得易中天,被牢牢固定在了副主任这个尴尬的位置上,既选不上教授职位,连科研费用的批发也困难重重。

这使得易中天的生活过得十分艰苦,微薄的薪水仅能勉强家用,其他一切也都是痴人说梦般,最终,易中天为求出路,也不得不离开了心爱的武汉大学。

易中天不要贫穷(易中天潦倒中年)(8)

在武汉大学里经过的,又是一个10年的时间,10年援疆10年苟居,似乎未来已经没有了希望,但终于在2004年末时,《百家讲坛》栏目组找到了易中天。

这位学生口中,能将枯燥历史讲成生动故事,能将书面人物活现于嘴边的易老师,也让正寻求突破的栏目组,产生出莫大的兴趣。

2005年,易中天初登《百家讲坛》的讲桌,别开生面的白话评价方式,得到观众们大力地追捧,此前写的书,也都被社会公众挖出并且疯狂购买入手。

易中天不要贫穷(易中天潦倒中年)(9)

之后2008年、2009年,易中天同《百家讲坛》二次、三次合作,受众效果亦是不俗。

易中天老师的人生道路先抑后起,其中不乏波折苦涩,这或许也应了他在节目中说过的那句名言——“人都是逼出来的。”

结语

易中天老师凭借其独特的见解,以及其别具一格的演讲风格,让《品三国》、《汉代人物风云》这两部作品深入人心。

易中天不要贫穷(易中天潦倒中年)(10)

在被易中天老师逗笑的同时,观众们也深刻地了解到汉代、三国的历史知识,即便听入耳朵的故事已经忘却,但大家的心中,也会永远牢记易中天老师的姿态和语气。

或许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易中天老师本人,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具象象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