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雨:创作从来都是水到渠成

独家专访| 记者 姚岸

创作从来都是水到渠成的(创作从来都是水到渠成)(1)

本期人物:冒雨

生日:12月9日

籍贯:福建泉州

职业: 今年起自由撰稿人

爱好:旅游,咖啡,发呆

关注理由:冒雨作品《春意中掠过双耳(诗二首)》在【林萧传媒】读者最喜爱的作品评选中以较高人气荣获第二名,并有作品被翻译传播至海外。

酷爱文学,曾半夜摸黑在手心写诗

姚岸:冒雨先生您好,首先祝贺您在【林萧传媒】读者最喜爱的作品评选中荣获第二名,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读者朋友都想知道,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的,中间有不有难忘的故事?请跟读者朋友们分享下您的文学经历。

冒雨:我是1985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的,那时候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学生,由于一篇作品被当时的语文老师看上了推荐到市报上发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创作之路。记得那时候是中午下课后老师拿着报纸给我,我才知道自己上了报,兴奋的忘记吃午饭。说实在话,开始创作的前面几年自己都不懂得投稿(唉,那时候如果像现在有微信有QQ就好了),很多作品都没有能够好好保存,太遗憾了,大部分作品丢失了。

第一次诗歌投稿,稀里糊涂上了《诗神》

姚岸:您的简介很有趣,中国冒雨,曾用笔名林懋予,“懋予”跟“冒雨”谐音,您的本名方便透露给大家认识吗?您取中国冒雨和林懋予作为笔名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如果有笔名背后的故事也欢迎跟大家分享一下。

冒雨:我现在都不用本名了。最早用的笔名也好几个,现在也不用了。现在用得最频繁的是“林懋予”和“冒雨”,为什么用“冒雨”来自于这样几个真实的故事,好几个人要介绍我的名字时候突然卡了,还有一个著名诗人很坦率的问我笔名中间那个字怎么读,我从那时感觉问题大了,从那天开始我在作者那一行都要这样写着:林懋予(冒雨)。再后来有诗作被欧美国家的诗人翻译推介到国外,他们称呼我为“中国冒雨”,我突然之间就用上了“中国冒雨”这个笔名,自己也感觉挺有意思的。

姚岸:写作者都知道,在大型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很不容易,您在这些刊物发过哪些作品?可以简单跟读者朋友介绍下给这些报刊写作以及投稿的经验吗?

冒雨:其实,在投稿这方面我是最没有经验的,记得我写作的第一篇文章,体裁是小小说,只能说是习作;第一次诗歌投稿,稀里糊涂就投到《诗神》(后改名为《诗选刊》,国内唯一的最权威的诗歌选刊)了,第二个月就发表出来,而且是组诗。可能是天意吧,当然水平也可以,哈哈。

创作从来都是水到渠成的(创作从来都是水到渠成)(2)

曾辍笔多年,满意的作品还在路上

姚岸:“记忆的耳朵/不曾聋过/来自心灵的记忆耳朵/曾经谛听过竖琴最美妙的弹奏”,”你也只掠走我的耳/从此,我便天天聆听/你那骤风般的心跳”,您本次的获奖作品《春意中掠过双耳(诗二首)》由两首诗组成——《左耳:雨中,记忆之耳》和《右耳:春意盎然,被掠走的耳》,从左耳写到右耳,让人感觉诗歌写得很有趣味,您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两首诗的?可以跟大家谈谈当时的写作感受吗? 当时的写作灵感从哪里来?

冒雨:我是先写的左耳,后来有部电影也叫左耳,那时候我还没发表这首诗,自己在想:不要让人感觉自己这么赶流行吧,于是就开始构思右耳,也就有了后来的《春意中掠过双耳(诗二首)》。

姚岸:有人说,诗人是最不靠谱的职业,因为现实生活中,不少诗人穷困潦倒,可以说是精神富有物质贫穷,您是怎样看待这句话的?您平时主要从事什么工作?现实生活跟您的创作有冲突吗?诗歌创作对于您而言,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冒雨:原来从事的职业和诗歌创作没有关系,这也是造成辍笔十几年的原因。这句话虽然老套,但很实在。诗歌创作对于我而言,是文采自然而然的流露,我的创作,从来都是水到渠成。我活得很随意,不会像某些诗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好像很累。 姚岸:您应该创作了不少文学作品,您对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有哪些?最后,作为获奖者,请您送一句话给广大读者朋友。

冒雨:我虽然发表了那么多的作品,但还是感觉自己最满意的作品还在路上,还要有一阵子才能抵达目的地。一句话与广大读者朋友共勉:是龙种终能腾飞,无论何时何地。

冒雨简介:冒雨,曾用笔名林懋予、中国冒雨与林冒雨等,出生于厦门,已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四百余篇(首),网刊发表无数,十次荣获全国性诗歌奖,多首诗作被选录进高规格诗集,并有作品被翻译流传海外。

诗观:好的诗歌往往具有美好独特且让人可感知的意象,这些意象唤醒人们的感觉、经验乃至沉睡的心灵!

【林萧传媒】独家专访媒体团队,专业打造,10多家主流媒体同步发布,欢迎预约专访!微信/QQ206088518 【林萧传媒】linxiao3332,由知名青年作家、资深媒体人、湖南卫视嘉宾林萧主持,欢迎关注、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