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松(《中国戏剧》杂志主编、编审),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越剧界的定海神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越剧界的定海神针
作者:罗松(《中国戏剧》杂志主编、编审)
2022年,由温州市越剧院创排的现代戏《霞光》,以全女团挑战红色革命题材,在第五届中国越剧艺术节上亮相。该剧犹如一抹嫣红,感染了全场观众,也照亮了女子越剧演绎现代题材的新路径。该剧延续剧院一直以来秉持的立足温州这座国家文化名城的历史与现实,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弘扬温州精神的艺术创作理念,拾掇散落在瓯越大地上的红色印记,打造出一台全新的越剧红色革命题材大戏。
《霞光》讲述了身为中央特科一科负责人、上海中央局秘书长的李得钊,为保护转移中央文库,被叛徒出卖,在组织积极营救时为不牵连革命战友,毅然选择放弃生还机会,英勇就义的动人故事。作为越剧舞台上的一出描写地下党的红色革命题材戏剧,亮点颇多。
该剧谍战戏份占比很高,戏剧冲突紧凑。与同类剧目将谍战视为一种元素嵌入、整体依然保持越剧抒情为主的格局相比,这是一个突破。《霞光》前半部分围绕文库转移这一核心焦点,敌我双方经过多次交锋对决,反复争夺;后半部分又围绕李得钊能否得救的悬念展开,带给观众一种事态瞬息万变、目不暇接的“烧脑”体验。缜密的逻辑推演和地下工作特殊的行动方式将谍战戏强情节、高悬念的特质充分渲染出来。
越剧《霞光》是全女团阵容演绎现代戏的又一次新探索。以往越剧具有红色革命题材元素的戏大都是男女合演。然而,温州越剧院的主创班底一直想在女子现代戏创排这一颇有难度的课题上有所建树。此前该院排演的弘扬温商精神的当代商战大戏《风乍起》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上演后反响强烈,获得专家和观众的肯定。带着此前的经验,此次剧团选择了红色革命题材,《霞光》一剧的难度可谓更上层楼,剧中四位重要角色都是男性,且分属不同行当,不仅有越剧擅长的小生,还有反派角色花脸、丑角。几位演员密切配合,演出了不凡的气势。如李得钊遭刑讯一场,徐恩曾开始假意屈尊附就摆高姿态,见劝说不成且搜查无果便丧失耐心;赵忠良两边尴尬,既不敢违拗上司,又愧对曾经的战友,一旁侍立如热锅蚂蚁;李得钊虽身戴刑具、病体沉重,却不怒自威,他犹如关羽一般不睁眼睛,言辞交锋时又激情热血。三人把这场戏演得层次分明,一波三折,颇为精彩。
《霞光》的导演卢昂说:“这是一部疯狂围剿与机制转移,血腥屠杀与舍命守护的具有红色革命题材色彩的传奇越剧;也是一部一往情深、生死不渝、穿越黑暗、追逐光明的抒情越剧。”剧中李得钊夫妻的离别和重逢很好地发挥了越剧擅长的悲情对唱,缠绵悱恻、感人至深,点睛之笔在于李得钊强忍悲痛,咽泪装欢,令人不忍卒睹。饰演李得钊的演员是温州越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黄燕舞,她的演唱刚柔并蓄、华彩跌宕、高亢激昂、热情豪迈。尤其最后一场在医院中,黄燕舞的唱腔以嚣板加快板将情绪推向高潮,把李得钊无私无畏的人格魅力渲染得淋漓尽致,他故意敲碎窗户制造逃跑的假象,实则是通知战友们放弃营救的暗号。在众特务围着他团团转的情况下,李得钊毅然站在病床上高唱俄语版《工人马赛曲》,一股烈火豪情将全场的压抑彻底点燃,也将英雄的形象定格。
该剧的舞美和灯光亦很有特色,颇有种电影大片的既视感。整体背景光几乎全黑,前景写实,后景矗立在舞台上流动的多个景片被多次巧妙运用,呈现诸如街头、医院病房、刑讯室、牢房等场景,夸张的比例营造出一种特殊的视效。运动中的人物始终处在压抑逼仄的环境中,营造出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统治时期人心惶惶的上海,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身影犹如黎明中的一抹朝霞,为这个红色革命题材故事平添了几分诗意,很好地凸显了“霞光”的意象性和可视性——黑暗笼罩,光明犹存。
可以预见,红色革命题材将成为我国文艺创作的一个长期热点,相应的,创新难度也水涨船高。对创作者而言,为观众讲好一个有吸引力的故事,用富于艺术感染力的手法传递爱国热忱,诉说革命先辈在血与火中砥砺前行,以大无畏精神看待个人生死,坚信革命前途的真实心路历程,并非易事。从此意义上说,在观赏性与教育性之间找到艺术的平衡点,用现代化的视觉和审美丰富舞台艺术的表现力,是越剧《霞光》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相信经过不断提升和演出,它将成为红色革命题材戏曲的优秀保留作品。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01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