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三喵

在《水浒传》中,阮氏三雄一直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人物,尤其是活阎罗阮小七,以其天真浪漫、豪爽仗义的性格俘获了一批粉丝。《打渔杀家》作为某种意义上的阮小七后传,更加丰富了阮小七的人物性格。《打渔杀家》此剧各个剧种均有,最为著名的是谭富英、梅兰芳两位先生的京剧,凭借两位精湛的演技,优美的唱腔,征服戏迷无数。

水浒传中阮小五的背景(阮小五为什么叫短命二郎)(1)

说到阮小七,自然少不了他的两位兄长,即立地太岁阮小二和短命二郎阮小五。这兄弟俩的外号单拿出来的话还没有问题,合在一起看就有些莫名其妙了——阮小二行二,应该叫短命二郎才对,怎么排行在五的阮小五反而成了短命二郎了?

01.二郎是谁?

“短命二郎”中的“二郎”,指的不是随便哪个排行在二的男子,也不是我们所熟知的三只眼的二郎神杨二郎,而是另一个二郎神——李二郎。这个李二郎是修建都江堰的蜀郡太守李冰的次子,相传他在修水利的时候厥功至伟,因此被人所祭祀。如今都江堰还有李冰和李二郎合祀的二王庙。

水浒传中阮小五的背景(阮小五为什么叫短命二郎)(2)

《西游记》中孙悟空跑到灌江口二郎神的庙里大玩cosplay,去的很有可能就是这位李二郎的庙。这个路痴猴子找错庙不说,杨二郎竟然也跟着找来了,看起来这对大圣和小圣还真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呢。

李二郎与水关系密切,因此用来形容水性极佳的阮小二或阮小五,都是恰如其分的。但李二郎也排行在二,用来形容阮小二显然更加合适。

01.没有编辑惹的祸?

可以肯定的是,《水浒传》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才形成的一部书,其中《大宋宣和遗事》和宋人周密编撰的《癸辛杂识》中所存的龚圣所著《宋江三十六人赞》是十分重要的两种资料。我们不妨看看原始材料中是怎么写的。

水浒传中阮小五的背景(阮小五为什么叫短命二郎)(3)

《宋江三十六人赞》中阮小二的赞语是“灌口少年,短命何益?曷不监之,清源朝食”,阮小五的赞语是“东家之西,即西家东,汝虽特立,何有吾宫”。

水浒传中阮小五的背景(阮小五为什么叫短命二郎)(4)

吊诡的是,赞语之前各人的绰号和姓名,分明写的是短命二郎阮小二和立地太岁阮小五。与《水浒传》中二人的绰号正好相反。鲁迅先生在《病后杂谈之余》中曾说过:“清朝的考据家有人说过:‘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妄行校改”。这很有可能就是时人妄行校改的结果,或者干脆就是刊印错误。

水浒传中阮小五的背景(阮小五为什么叫短命二郎)(5)

在我们看来,《水浒传》是古典名著,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但在时人看来,无非就是闲时无聊随便翻阅的通俗读物罢了,刊刻起来自然不会太过讲究。但在当时《水浒传》确实风行,于是《水浒传》的刊刻印刷量十分惊人——一方面是不严谨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巨大的数量,有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03.强行兄弟惹的祸?

如果就凭这个来说明阮小二和阮小五绰号和姓名对应错误,也显得过于武断,学界对此也有不同的声音。

《大宋宣和遗事》中关于阮氏兄弟的记载就更值得玩味了。生辰纲事发后,花约(白胜的原型)的供词是:“为头的是郓城县石碣村住,姓晁名盖,人号唤他做‘铁天王’;带领得吴加亮、刘唐、秦明、阮进、阮通、阮小七、燕青等”。可见,阮小二有了名字叫阮通,阮小五有了名字叫阮进。

水浒传中阮小五的背景(阮小五为什么叫短命二郎)(6)

这里的三阮有没有血缘关系无从知晓,但都姓阮,于是,三阮便随着民间流传关系日益紧密,直到现在我们看到的“亲兄弟”。既然是亲兄弟,那么阮小二就是三兄弟中的老大,阮小五是三兄弟中的老二了。那么,“短命二郎”这个绰号就被放在了三兄弟行二的阮小五的身上。

总之,关于阮小二和阮小五绰号的对掉,学界尚无定论,但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个谜团迟早会被揭开。

参考文献:

1.(宋)周密 撰:《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北京: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

3.胡以存:《谁该是短命二郎——试从绰号变更管窥阮氏三雄亲缘关系的变迁》,《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