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人民网·人民健康首届“互联网 健康中国”科普大赛活动,提升健康素养,争做健康达人!https://hys.people-health.cn/m/#/pages/vote/voteIndex/index
|编辑/排版:蕉 责编:peki 审核:李云
壬二酸(Azelaic acid),虽然也被称为杜鹃花酸(杜鹃花英文:azalea),但其实和杜鹃花没什么关系,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饱和直链二羧酸。
与其他常见的药品护肤品相比,壬二酸就显得没什么人气,例如...
和阿达帕林一比较,人家被列为轻度痤疮和痤疮维持治疗的一线用药,而15%壬二酸凝胶却被FDA批准仅用于玫瑰痤疮,虽然许多欧洲国家批准用于治疗痤疮,但也只是二线用药。
卑微!
同样能用于痤疮治疗的水杨酸类产品,种类众多好评纷纷,而壬二酸,产品屈指可数,还没有名气。
卑微!
No.1 壬二酸有什么用?
壬二酸虽然人气低迷,但它可以抗炎抗菌,溶解粉刺,并且可以抑制异常黑色素细胞的酪氨酸酶作用,即使是孤身作战,效果也说得过去。
作为非抗生素类局部外用的治疗痤疮药物,壬二酸可以长期使用,不会产生耐药性,而且在妊娠期属于B类用药,相对比较安全。
对于不能耐受阿达帕林或其他维甲酸类外用药物的人来说,壬二酸可以作为替代方案,论作用来说会逊色于阿达帕林。
那壬二酸可以用于啥子情况??
1. 痤疮合并玫瑰痤疮,或者皮肤较为敏感的痤疮;玫瑰痤疮。
2. 壬二酸也可用于炎症后留下的色素沉着,例如痘印或肤色不均,但对正常的皮肤来说没有作用,不会让你变得更白~
3. 黄褐斑、雀斑、太田痣、褐青色痣等色素性皮肤疾病不仅可以使用光电疗法治疗,也可考虑外用壬二酸,也有一定效果。
4. 去掉未见天日的屁股上的两团黑。
5. 预防痘痘复发,护肤品方面可以选择含壬二酸成分的产品,水杨酸也可以。
目前在国内购买不到壬二酸药膏。
但网上有许多含有壬二酸成分的产品可以选择,毕竟壬二酸在护肤品当中也有良好的功效。
不过壬二酸的配伍性较差,限制了它的应用:溶解性差,需要高浓度才能发挥作用;使用时涂抹感不佳。所以此类护肤品在市面上也并不多,寥寥无几。
假如购买了壬二酸的护肤品,使用时需注意其刺激性,建立耐受后使用即可,问题不大。
No.4 用壬二酸会色素减退么?
许多人使用壬二酸都会担心出现色素减退,也就是脸上出现一点点的小白点,因为呈白色状的花斑糠疹是由马拉色菌引起的,而此菌可以合成壬二酸,影响黑色素的合成。
但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在脂质过氧化过程中不仅涉及不饱和脂肪酸(导致壬二酸的产生),还涉及了角鲨烯和胆固醇,过程中还会产生高度不稳定、反应性的和细胞毒性的脂质自由基。
可能是这些物质导致了花斑糠疹中黑色素细胞的抑制和损伤,而不是壬二酸所导致的。
所以在这一方面引起色素减退的凶手可能是其他产物,而不是壬二酸。
但要注意,深肤色人群需慎重使用壬二酸!
因为壬二酸会抑制异常活跃的黑色素细胞当中的酪氨酸酶反应,具有提亮肤色的效果,使用的话可能会引起局部的色素减退,到时看起来肤色就不太对劲了,慎用慎用。
关于壬二酸,还有这些疑惑↓
Q:壬二酸可以涂在红肿痘痘上么?
A:可以,但是已经有破损的部位可以暂不涂抹,避免造成刺激。
Q:敏感肌可以使用么?
A:可以安全使用,不管是什么肤质,使用前需小范围试用,无不适后再上脸涂抹,逐步建立耐受,不要心急,要是多次试用仍感觉不适,可以尽早停用,另寻新欢。
Q:孕期可以使用么?
A:壬二酸在孕期使用也是安全的,算得上一个小优点。
Q:祛痘能力强么?
A:相比阿达帕林会弱一些,对阿达帕林不耐受的人可以选择壬二酸,除此之外,壬二酸还有护肤品可以购买,可以日常护肤使用,预防痘痘复发。
Q:多久见效?可以用多久?
A:一般需要使用1-2个月才能见到初步疗效;如果病情需要可以长期使用,比较安全。
Q:正在用维甲酸类药物(或水杨酸产品),可以叠加使用壬二酸么?
A:使不得使不得,买回家等等后宫要打起来了。
Q:什么人群不建议使用?
A:使用期间出现严重刺激性刺激性皮炎的患者需尽快停用。
理智种草,假如自己是上面所述的适合人群,并且了解产品作用及使用方法,可以选择购买。
〔参考文献〕
[1]季禾子.壬二酸乳膏治疗84例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06):421.
[2]宋欣.壬二酸及其衍生物在护肤美容中的应用[J].河北化工,2010,33(03):35-36.
[3]陈冠容.壬二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04):50-51.
[4]Shemer A,Weiss G,Amichai B,Kaplan B,Trau H. Azelaic acid (20%) cream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J].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Journal,2002,16(2).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19年12月11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进行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设计:零零
,